王金龙 赵志刚 甲宗琳 高蕾
1.寿光市中医医院,山东 寿光 262700;2.寿光市卫健局,山东 寿光 262700
咳嗽为小儿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四季均可发生,特别是春季与冬季,以发热、咳痰与咳嗽等为主要症状,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大部分见于婴幼儿,且容易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一般病程短,但若治疗不合理,病情很容易迁延不愈亦或是反复发作,进而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与家庭生活学习。由此可见,针对小儿咳嗽的临床治疗方法的研究十分必要,笔者应用自制清热止咳膏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且易被小儿接受,现汇报如下:
1.1基础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治疗的风热犯肺型咳嗽患儿1000例,利用奇偶法分成对照组、治疗组,每组各500例。其中对照组男300例,女200例,中位年龄(4.26±0.54)岁,平均病程(4.15±2.36)天;治疗组男280例,女220例,中位年龄(4.22±0.53)岁,平均病程(4.14±2.33)天。对比两组治疗前上述基线资料,P>0.05,统计学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平喘、退热等治疗,治疗3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自制清肺止咳膏治疗,基本组方包括:蜜麻黄(6g),石膏(15g),射干(9g),苦杏仁(6g),浙贝母(9g),瓜蒌(15g),北沙参(15g),炒牛蒡子(9g),栀子(9g),炒六神曲(15g),甘草(6g)。根据年龄调整用药剂量,每天温水服用两次。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治疗,患儿年龄小于2岁,每次剂量2.5毫升;患儿年龄在2-6岁,每次剂量5毫升;患儿年龄大于6岁,每次剂量10毫升,每天服用三次[1]。
1.3评价指标 (1)对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包块临床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总例数。
(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症积分、次症积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P<0.05表示数据有差异。
2.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350例、有效14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8%(490/500),对照组显效320例、有效150例、无效30例,总有效率94%(470/500),前者比后者高,χ2=10.4167,P=0.0012,P<0.05。
2.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主症积分、次症积分比较 经治疗,治疗组各项指标较之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主症积分、次症积分比较
咳嗽是小儿时期常见肺系疾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支气管炎、气管炎,由于小儿各呼吸系统体能未发育完全,容易罹患该系统疾病。常见致病病原体包括细菌、肺炎支原体、病毒等,其病因主要是致病原体进入气道,对支气管黏膜造成直接侵袭,亦或是通过炎症因子分泌对其产生刺激,进而出现分泌物增加、充血水肿的情况,轻症患儿表现出咳痰、咳嗽、发热,严重者可出现喘憋等症状,危害患儿身体健康。目前西医治疗本病,若为细菌与支原体感染,通过抗生素即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2]。然而,现阶段抗生素的应用缺乏合理性,使得临床耐药菌、病毒和细菌等多重感染率显著提高。同时西医对于病毒感染无特效治疗方法。
中医学认为,小儿咳嗽的病因有外感与内伤两种类别,临床上外感咳嗽多于内伤咳嗽,其病机为外邪由口鼻犯肺,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其中外感咳嗽中风热犯肺证型,起病较急,病程短,兼有表证,因小儿的脏腑相对娇嫩形气未充,其肺脏的卫外功能较差,且脾常不足,肾常虚,其冷暖不能自知,加之护理不当亦或是气候突然变化,很容易出现风夹热侵犯肺脏,导致肺气不宣,进而出现咳嗽不爽与痰黄黏稠的表现[3],同时可伴有咽红咽痛,鼻流黄涕,或伴有发热口渴等表现。中医学通过整体调理,分证论治取得了满意疗效。
我院自制清肺止咳膏来源于麻杏石甘汤,组方中蜜麻黄为君药,取其宣肺而泻热。配伍石膏,利于平喘清肺,栀子清泻三焦火邪,二者为臣药;杏仁、射干、牛蒡子辅助麻黄、石膏清肺平喘,浙贝母、北沙参、瓜蒌润肺化痰止咳,炒六神曲健脾和胃,消食化积,均为佐药。而甘草调和诸药,以达到辛凉宣肺,化痰平喘的功效。
本研究中,治疗组患儿口服自制清肺止咳膏,各项指标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由此证实,自制清肺止咳膏治疗小儿风热犯肺型咳嗽,有确切临床治疗效果,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具有辛凉宣肺与化痰平喘功效,易于被小儿接受,推广价值较高。
总体来讲,自制清肺止咳膏治疗小儿风热犯肺型咳嗽,可充分发挥各组方效用,在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使其身体得到更好地康复,可在临床全面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