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学管理效果不明显,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满足时代发展,更好地管理高职学生和教师,需要对当前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意识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并且采取有效措施,从各个方面来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提升,从而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为其后续发展打下基础。
随着时代发展,由于我国人才培养准则和人才需求会随着国家宏观调控而变化,所以高职院校也必须跟上国家发展的脚步,积极对教育管理系统进行革新,使其能够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实现教育管理改革,有助于优化整体课程结构,提升各个课程之间的整合程度,同时优化课程门类和课时之间的比例,使课程结构能够更具合理性,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对教育管理进行改革还能够有效提高教学工作的工作质量,可以引导教师树立以生为本的正确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能够实现互帮互助,对优秀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培育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需要的高质量技术型人才。除此之外,对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进行改革还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在不断的教育管理改革的实践中,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当前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高校教学能够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为确保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改革能够顺利成果,就需要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严格遵守改革的规律性。由于高职院校的主要责任是培养综合发展的技术性人才,所以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重点结合学生的社会实践,将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领域相互适应。同时,由于技术性人才往往会面向企业岗位,所以为了提升学生对企业岗位的适应性,为了培养出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较高的大学生人才,需要制定多元教学模式和教学体制,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人才。教师在制定面向市场的教学模式时,应该着眼于市场发展,定期做好市场调研和市场观察,分析当前市场中缺口较大的一些岗位和对口专业,及时在学校内增设相关专业,或者为原有专业增设面向市场的学科内容。
部分高校教学时,只把专业技能的培育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忽略了对学生素质教育水平和素质教育能力的培养,认为只要学生能够在在校期间内掌握专业技能,便可以完成教学任务。由于学生缺乏对综合素养和素质教育的培养,会导致在进行教学管理时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发生,所以需要在进行高职学校教学改革时提升对素质教育的重视性,将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首项任务和必要前提,制定完善的素质教育计划方案,并且采取现场指导的方式,在培训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下培训学生的职业素养。
在进行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工作时,应该时时刻刻铭记以学生为主体的改革观念,在改革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在教育教学任务中的主体地位,把发挥学生个性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第一要义[1]。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也应该面向不同学生对知识和专业技术的不同掌握能力,制定符合不同学生需求的不同培养计划。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创造出良好的氛围环境,扔学生在较为轻松和舒适的环境中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培养综合素质。
一个稳定的教学基地能够服务于当地稀缺专业和新兴专业,并且提供大量能够辅助学生完成实践操作的专业技术器材。在建立教学基地之后,学校应该对基地中科学器材进行合理管控,当器材过于陈旧,不符合教学需要时要及时淘汰旧器材,购买新器材。对于一些自身危险系数较高的专业,学校也要在教学基地内部做好配套安全措施,以保障学生实验安全。对于一些自身经济水平发展不足,无法单独建立教学基地的学校,可以寻求与企业的合作,并且签订长期合同以保障学生学习。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完成社会实践任务,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并且观察正式人员的操作流程,改进自身操作误区。
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计基本由国家相关部门规定而成,随着教学改革的规定出台,高职院校传统的管理运行方式发生转变,高职院校逐渐获得专业课程的制定权,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课程管理的整体改革。但是当前的高职院校课程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学校在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过分重视课本知识和理论知识的教育,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的培养,导致培养出的学生无法满足人才市场的需要,其就业率堪忧。所以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使其能够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要,高职院校应该对当前课程管理模式进行整体化的改革,设置一些能够直接面向市场和岗位的专业课程,让学生能够在学校内部较为直观地完成专业技术课程和实践操作技能的综合性学习,从而更加适应市场和企业的要求。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在设置和岗位直接对接的专业课程时,应该时时刻刻把握市场的动向和产业结构发展的方向,随时根据市场的变革更新课程内容,使之更符合教学发展需求。
为了有效实现对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素质的全方位管理,高职院校也需要实现教学模式管理的整体改革,首先,在进行教学模式管理时,应该把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水平放在改革的首位,为了学生在结束学校的学习后,能够顺利在企业中就业,教师应该把教学内容和企业管理需要对接,把教学课堂作为整体教学内容的基础和前提。在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提高实践操作内容在课堂中的所占比例,将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操作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加适应相关专业技术。其次,在对学生进行相关专业技能知识的教学时,除了要教育学生专业技术之外,还要训练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观念,帮助学生树立好良好的心态,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认识到遵守工作制度的重要性。再次,为了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工作理念,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全方位综合素质。最后,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时,教师也应该立足于各个专业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根据教学需要来完成教学模式管理改革工作。
由于教学过程中的很大一部分教学内容都是通过教材进行的,所以为了有效开展后续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必要在强化高职院校管理力度时对当前的教材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使之能够符合学生学习和学校发展的客观需要。首先,为确保教材中所涵盖的内容能够与社会和市场所需要的专业素质情况相匹配,学校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应该遵循社会化原则,保证教材内容与社会人才培养标准相匹配,与工作岗位相契合。其次,为了能够使不同校区内的教材能够被妥善调剂,应该利用校园网络来进行教材数量的共享和等级,出现校区内教材数量不足的情况时应该及时从其他校区进行调配,确保教材能够得到有效供应[2]。在完善以上两点之后,为进一步加强教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高职院校可以适当在教材中增加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自编写课程内容,使教材内容能够充分和时代接轨。
为保障以上教学改革内容能够得到实施,需要对当前高职院校中存在的管理体系进行变革和改良,使之能够符合学校的组织和保障作用。为了能够系统化地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教师应该首先构建较为完善的教育决策体系,以完善的教育决策体系来对教学中日常工作进行规范,使其能够符合教学管理需要。设置完毕之后,应该设立子系统来对教育决策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以免出现教育决策工作中不符合实际要求的情况,除此之外,教育决策子系统还能够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较为详细的监督监管,在教学执行中出现问题的情况,可以通过教育监督子系统来处理当前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措施并且监督相关教育者解决问题。在监督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平的同时,教育监管子系统也需要承担起监督教师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作用,相关人员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管理工作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水平,并且随着教育系统的整体改革、教学课本和教学方法的变更,对教育管理子系统进行符合高职院校发展需要的改革。只有完善好高职院校的监督管理体系,才能够有效提升学校管理质量。
由于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工作是为了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和市场企业需要的,具有专业技术素质和综合能力素质的优秀技能型人才,所以在高职院校进行教育管理改革时,应该结合当地经济状况和市场需求,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和地方特色性优势,创新出符合当地发展和社会经济需要的全新教学管理机制,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和市场培养符合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国家经济全方位发展。所以,为了能够使教学成果和市场接轨,和企业接轨,院校在设立专业时便要把市场作为一项重要参考因素来设置教学专业。学习应该定期对市场进行调查,并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设置学科,尽量打造出具有院校特色性的优势专业。与此同时,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状况和人文状况都较为不同,很多地区都具有自身较为独特的特色文化,学校可以立足于校区所在地内特殊文化,打造出具有特色性的专业,并聘请具有专业素质的高职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科技成果在教育工作中的转化,加强产学相结合,把培养专业人才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
为完善教育闭环,使学生学习成效能够得到有效评价,从而加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学习动力,教师应该构建能够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全新评价体系。高职院校的专业评价体系除了需要真实反映学生专业技术知识掌握能力,还应该较好地反映学生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在对现有评价机制进行创新时,可以把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使评价内容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情况[3]。除此之外,教学评价也具有一定的反映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作用。科学化系统化的教学评价能够为教师教学计划制定和教学内容完善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标准,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整体提升。
近年来,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教学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情况,对教学管理效果有一定影响。所以需要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加强对当前院校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系统化的创新改革,使之能够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全面地、多角度地实现提升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品质素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