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宗荣 聂建巍
【摘要】目的:探究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淋病的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淋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分组方式为电脑随机分组,本次研究人数共60例,对照组采取头孢曲松治疗、观察组采取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并将两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以明确效果。结果:观察组起效时间、分泌物改善时间、生化指标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免疫指标水平中FEER(71.25±1.52)%、RBC-ICR(10.25±1.52)%、ATER(60.25±1.02)%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淋病的效果显著,并且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值得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头孢曲松;阿奇霉素;淋病;治疗效果;免疫功能
淋病是通过不洁性行为所传播的疾病,由奈瑟菌感染所致,一般发生在人体泌尿生殖系统中。女性患者发病后,易出现多种妇科疾病,如宫颈炎、盆腔炎、异位妊娠等,而男性发病后,可出现尿频、尿道口流脓、尿急等症状,该疾病能够在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中,并且能够通过间接传播,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本文目的在于探究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淋病的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具体内容见下文。
1.资料/方法
1.1基线资料
此次选取我院在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淋病患者60例,采用电脑随机方式平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
纳入标准:①符合淋病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和家属均知情;③患者的临床资料完善。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疾病;②处于妊娠期的淋病;③合并其他同种类型的性病。
观察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0~52岁,平均值(36.21±1.12)岁;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1~52岁,平均值(36.22±1.13)岁。两组患者在上述基线资料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头孢曲松治疗:给予其1g头孢曲松(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0572;生产企业:齐鲁制药有限公司)行肌内注射,每日1次,在治疗期间,需对患者出现的各项症状进行观察和统计。
观察组采用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头孢曲松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阿奇霉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3302;生产企业:南京易亨制药有限公司)的用法用量为每日1次、每次1g,于饭后半小时用温水冲服,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如各项治疗指标、免疫指标水平。
选择患者血清标本,选择免疫比浊法测定治疗前、治疗后的免疫指标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实施处理,对于数据中计量资料,则用(x±s)表示、t检验;对于计数资料,则用(%)表示、X2检验,当研究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时,用P<0.05表示,表明有对比性。
2. 结果
2.1两组各项治疗指标的对比
观察组起效时间、分泌物改善时间、生化指标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如表1:
2.2对比免疫指标水平
观察组经治疗后,免疫指标水平中FEER(71.25±1.52)%、RBC-ICR(10.25±1.52)%、ATER(60.25±1.02)%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淋病主要是由于人体泌尿生殖系统受到奈瑟菌感染所致的一种病变,也是临床十分常见的化脓性炎性病变,传播途径以性传播最为常见。淋病的潜伏期大约在3-5天,在发病初期症状不显著,导致临床诊断困难,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加重病情。淋病在临床具有极高发病率,其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性主要以尿道口流脓、异物分泌、尿急、尿道发痒等作为临床表现,而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易导致患者出现发烧、尿道炎,1个月后以上症状均可消失,但可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而女性患淋病后,易引起一系列妇科疾病,如宫颈炎、异位妊娠、盆腔炎等,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头孢曲松作为广谱抗菌药物,能够对机体内致病菌细胞壁的合成造成影响,并且对病菌的分裂产生抑制,以促进致病菌的凋亡,达到杀菌、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目前临床主要将该药物用于各类细菌感染性疾病中,并且头孢曲松被认为是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而阿奇霉素是大環内酯类抗生素,能够对淋病致病菌的活性产生抑制,并且能够有效杀菌,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以上两种药物均为常见的抗菌和杀菌药物,通过不同作用对致病菌进行抑制和消灭。
综上所述,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淋病的效果显著,并且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参考文献
[1]罗才会,李春花,王有为,等.2018年成都地区淋病奈瑟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结果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20,45(6):627-630.
[2]陈慧姮,梁景耀,梁晓冬,等.淋球菌耐药现况及淋病治疗策略研究进展[J].临床皮肤科杂志,2020,49(1):58-61.
[3]王洪琳,蔡于茂,张春来,等.深圳市性传播疾病门诊患者淋病奈瑟菌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5):74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