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体育课中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2021-10-18 11:22何建华
师道·教研 2021年9期
关键词:传接球分组篮球

何建华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体育已经成为各门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人格素养,更关系到未来国民素质的水平。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在充分的营养供给之外还要配合一定的体育锻炼,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制定有效的策略,将较为固定的教学大纲进行分解,并根据学生们的特点,找到适合他们成长的教学方法,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小学生爱上体育,在体育教学中放松心情,掌握技能。

一、教学目标要结合实际

小学体育目标可分为总体的教学目标和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总体的教学目标,要求全面的内容单元计划;而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合理地选择二三个目标进行设计。目前小学体育教学目标有机械化和内容过多的现象,在一堂课往往要完成过多的目标内容,将学生弄得疲惫不堪,却收不到良好教学效果,甚至导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实际的需要、运动能力等内容,合理地进行目标设置。

二、教学内容要合理选择

小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发育尚不成熟,对事物具有强烈的认知需求,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同时由于小学生的体能、骨骼、身高等因素的影响,体育老师必须对小学篮球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据了解发现,很多小学篮球教学竞技化较为严重,教学的内容与成人篮球教学的内容非常相似,对小学生身体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小学篮球教学内容不能过分竞技化,可以适当地对传统的篮球教学内容进行改编和创编,提高教学内容的娱乐性,如分散运球与对方打招呼、运球相互捉尾巴等。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每堂体育课有10分钟的身体素质练习,对此,我们可以选择20、30米的冲刺跑、滑步、纵跳等内容,提高学生的运动量。在10分钟的身体素质练习上,我建议:老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起做上肢、下肢、腹肌、背肌的训练内容,跟着口令和动作完成,效果会更好。

三、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差异发展进行分层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个体差异主要是由学生的体质、技能、认知水平以及对运动的兴趣等因素决定的。所以,针对不同体质层次的学生,对小学篮球的各水平段各种类型的学生,应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由于每一位学生在身体素质与掌握运动技能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教学中会出现掌握度不一样的现象,素质好的学生大都自己喜欢锻炼,他们会很快投入学习中,掌握动作技术,反之有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会大打折扣,参与性也很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用分层分组进行教学,其方法有:(1)按运动能力分组;(2)按性别分组;(3)按成绩分组;(4)自由组合。在篮球教学中,以层次分组进行练习,可以减少部分学生的挫折感。

四、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怎样让学生享受到篮球运动的乐趣?首先,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充分体会独立完成技术动作的满足感。其次是加强激励性的教学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在教双手胸前传接球时,如果是单纯为教传接球而练传接球,那么学生很快就会感到枯燥无味,为此,教学中可以采用传球、断球的游戏,使学生对传球产生趣味感。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习的趣味性,须不断变换练习的方法,如由原地传接球、移动传接球、行进间传接球,由直线传接球、三角传接球、四角传接球、五角传接球,由一组一球传接、一组多球连续传球,并结合一些竞赛活动进行,如哪一组傳得准、传得快、传的时间长等等。

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还要注重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积极运用激励语言,对有微小进步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赞许、肯定;对于遇上困难的学生要耐心细致地加以引导、启发。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传接球分组篮球
水平二(四年级)《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教案
提高学生足球接控球能力游戏三例
关于中小学传接球教学的三点思考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分组
脚内侧快速传接球教学设计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