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 韩雪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2012年秋季修订版)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引导学生利用物理学科气压知识、数学学科定量计算知识、化学变化观念去探究身边物质的经典实验。实验者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涉及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五氧化二磷烟尘的环节,对空气造成污染。如果让学生分组进行该实验,对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伤害极大。因此,笔者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装置既能实现实验分组,又能让学生体验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门学科交叉融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现将该实验的改进过程分享如下。
一、实验改进
基于原实验的不足和STEM教育理念的指导思想,笔者对该实验进行创新改进。
(一)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右图)
(二)所需儀器与药品
仪器:无线信号发射器和接收器(网上购买,价格低廉),带钨丝的陶瓷容器,橡胶塞,直径为3cm、长度为25cm的均匀玻璃管,铁架台,烧杯,红墨水,刻度尺。
药品:红磷、水。
二、实验操作步骤
(一)准备装置
1.向装有水的烧杯中滴入5滴红色墨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便于观察液面变化)。
2.液封玻璃管下端管口。通过调节铁架台上的铁夹,调节玻璃管伸入水中的长度,经测试,伸入水下3cm以上可以避免空气受热膨胀外溢。
3.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二)装入药品
将带有点火头的橡胶塞从玻璃管取下,向带钨丝的陶瓷容器中加入红磷,然后塞紧橡胶塞。
(三)测量空气柱长度
因为玻璃管是外形规则的仪器,上下直径相同,所以可以用长度表示空气体积,记录数据为h1cm
(四)引燃红磷并充分消耗氧气
1.按下遥控器,点火头上的电热丝红热并引燃红磷;
2.继续按住遥控器按钮,使电热丝保持红热(为使红磷在高温下转化为白磷,白磷的缓慢氧化能消耗更多的氧气,使结果更加准确),待管壁出现少量黄色附着物(凝华的白磷)时,松开遥控器按钮,停止加热。
(五)观察实验现象
开始时,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片刻后,产生大量黄烟(白磷);玻璃管内的液面先迅速下降而后逐渐上升(倒吸明显)。
(六)测量剩余气体柱长度
待管内白烟和黄烟完全消失且玻璃管冷却至室温时,将玻璃管下移,使管内液面与烧杯中液面相平(保证恒压测定),测量剩余气体柱长度,记录数据为 h2 cm 。
(七)数据处理
1.计算方法: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h1-h2) /h1×100%
2. 多次实验均能得出氧气含量20%左右的实验结论。
(八)清洗实验仪器
实验过程中,生成的少量白磷附着在玻璃管壁,为防止发生自燃或火灾,必须及时清除。将纸巾搓成长圆柱形,用玻璃棒将纸巾圆柱从玻璃管一端推入,从另一端取出,此时白磷脱离玻璃管壁,全部粘在纸巾上,最后将纸巾做燃烧处理。
三、实验改进说明
(一)无线遥感技术实现容器内点火
经查阅文献发现,大多数改进方法将红磷改为白磷,利用热水或放大镜或电烙铁引燃白磷。可是,随着国家对易燃易爆物品的严格控制,购买白磷,难以实现。因此,笔者依旧用红磷作为药品,采用钨丝发热头(发热温度600℃)点燃红磷,同时引入无线遥感技术,既能将红磷在容器内引燃,杜绝污染,又能向学生传递科技改变未来的理念,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测定方法彰显科学性和数学运用
首先,改进后的实验,将集气瓶改为玻璃管,并用刻度尺测量气柱长度,将原实验中的“大约1/5”提升至准确测量和数据处理的层次,彰显科学的严谨性和数学学科的重要性;其次,操作过程中,注重恒压状态下测量反应前后的气柱长度,凸显物理学科与数学学科知识在化学学科中的运用,使学生体验多学科交叉融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装置的简易化体现工程创新思维
STEM理念倡导工程改造过程中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世界、实现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1.装置连接精简
原实验装置连接复杂,涉及橡胶管与玻璃导管连接(两次),燃烧匙与橡胶塞连接,橡胶塞与集气瓶连接,较多的连接导致气密性难以保证。而改进后的实验,只有两处连接,点火头与橡胶塞和橡胶塞与玻璃管连接,既保证了气密性,组装起来也简单。
2.装置稳定性提升
原实验用导管将集气瓶和烧杯连接起来,导致空的集气瓶稳定性较差,在实际操作时,有倾倒的情况出现。改进后的实验引入铁架台固定主体反应容器,提升装置稳定性,而且便于教师携带(上课前固定好后,拎起铁架台长柱即可)。
3.反应容器微型化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用微型陶瓷容器代替铜制燃烧匙,节约药品,减小污染。
4.实验现象动态化
利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实验者可以观察化学变化过程中容器能气压的变化,体现在当红磷开始燃烧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液面又上升。此过程有助于构建学生的化学变化观念,增强实验结果的说服力。
四、讨论与反思
(一)改进过程中的新发现
经过数字手持技术(氧气传感器和数据收集软件)的测定发现,足量红磷燃烧后,容器内剩余氧气的含量为8.85%,而足量的白磷燃烧后,容器内剩余氧气的含量为1.34%;该实验利用无线遥控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发热丝的发热时间,让红磷燃烧的同时转化为白磷,白磷会进一步消耗容器中的氧气,使实现结果更加准确,同时也解决了购买白磷难的问题,最后的处理过程也能消除白磷的毒害。
(二)改进后实验的实施效果
改进后的实验多角度渗透 STEM 教育理念,有助于创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学习情景,提供给学生利用学科交叉融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生在利用该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充满好奇心,能够积极的参与实验活动,与原实验进行对比讨论。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感受了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实现创新的重要性,发展了学科整合能力。
责任编辑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