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笔谈

2021-10-18 01:03李传兵郭明飞李哲
关键词:建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李传兵 郭明飞 李哲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说法来源、内在逻辑、实践路径

李传兵

(贵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①这一重要论述,高度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的重要作用。回顾百年党史,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指明了前进方向。因此,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说法来源、内在逻辑、实践路径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

一、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说法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源于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深入研究

纵观百年党史,在救国立国兴国强国的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坚持用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昂扬的奋斗精神滋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树,结出了累累硕果。回顾党的百年历程,我们在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人民排除万难,成长为世界上第一执政大党时,决不能忽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思想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思想密码。

(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深刻领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党情世情,立足党的事业发展,立足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用创新思维创造了属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纵深推进,使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要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就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后蕴含的内在理论逻辑去寻找。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理论基石。

(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归根到底是一个源自现实生活的、扎根群众的、深刻的理论问题

首先,这个问题既源于现实、又指导现实。“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是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成功的逻辑前提出发,追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成功的根源。同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刻地认识这个问题对于解决党和人民在现实中遇到的新难题,实现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次,“行不行”是一种口头表达。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是一个用人民群众口头化的语言来阐述和表达的问题,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的认同感。最后,这归根到底是一个深刻的理论问题。要对这一问题做出系统性、科学性、理论化的回答,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了解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探索中,马克思主义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内在逻辑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纵观百年党史,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社会主义也不会辜负中国。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内在逻辑,要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三个维度来把握。

(一)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历史逻辑

1.五四运动之前各阶级救亡运动失败的教训

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深刻的变化。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为了争取民族独立,无数仁人志士先后走向探索救亡图存的爱国、救国道路。农民阶级、封建地主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先后登场,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企图挽救危在旦夕的中华民族。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及其自身的局限性,这些运动都一一失败了。这些失败的救国运动使人们开始陷入迷茫,不知中国的出路在何处,只能在黑暗中不断摸索碰壁。正是因为五四运动之前,各阶级救亡运动的实践“不行”,进一步促使先进的中国人寻找新的救国方案,找到了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贡献

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后,当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思想解放的重要性,想要通过改造国民思想,唤醒民智来挽救危在旦夕的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是建党先驱们在各种社会思潮和五花八门的“主义”中,经过反复地比较和慎重地考虑之后选择的。纵览百年党史,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中国的国情,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总路线和中国革命的纲领,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历经28年的艰苦奋斗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明确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历史证明,中国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要想走得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3.马克思主义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改革创新精神,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乘风破浪、敢闯敢试,让中国大踏步地赶上时代,让中华民族走在了富起来的道路上。新时代,在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党不断强化危机意识,深刻认识到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性,不惧挑战,勇担时代大任,坚持实干兴邦。在2021年的“七·一”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全社会的接续奋斗,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我们党将以此为契机,努力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关系到党能不能在新时代继续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胜利,关系到我们的事业能不能有正确的方向指引,关系到能不能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马克思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我们党和人民一旦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在精神上就会由被动转为主动,产生改造中国的巨大力量。纵观百年党史,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历经百年沧桑,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从五四运动前各种失败的运动中汲取教训,契合时代发展大势,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实现了从开天辟地到改天换地、从翻天覆地到惊天动地的伟大跨越。

(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理论逻辑

1.马克思主义“行”,源自马克思主义哲学“行”

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正确认识物质世界本原,揭示实践的本质,指出了实践在检验和发展真理中的重要性,树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同时,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缺陷,确立了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它历史性地克服了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观上的缺陷,建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正确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阐明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规律。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中,高度重视人的重要性,建立了群众史观。因此,满足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

2.马克思主义“行”,源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行”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基石。马克思、恩格斯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彻到观察、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发现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分析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同时,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民主法制、意识形态的本质做了深入的分析。事实证明,在距离《资本论》出版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它所论证的观点依然是客观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当今世界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3.马克思主义“行”,源自科学社会主义“行”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在总结空想社会主义者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创立的。它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它为无产阶级追求的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导,为无产阶级革命描绘了具有实现可能的前景,为世界人民勾画了一幅自由、平等、全面发展的美好蓝图。无产阶级以此为指导投身革命,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历史和实践证明,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中国的成功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有力证明。

“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行”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行”的重要依据;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行”的关键环节,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论逻辑。

(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实践逻辑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经济实践

马克思主义充分重视生产力发展对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立足于新的时代主题,强调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所有制结构多样化,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新时代,我们党坚持创新驱动,激发社会生产活力,调整供需错配,紧扣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放缓经济增长速度,注重效率,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促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政治实践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求斗争、求解放的历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始终把人民放在首要位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充分发挥人民参与政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机统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政治建设规律有了新的认识,不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人民的民主意识增强、权利不断扩大。发展民主政治,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保障人民参政议政,有利于增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福祉。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文化实践

唯物史观认为,文化是社会意识的一个重要部分。先进的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发展,并且先进的文化越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其促进作用就越大。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弄清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这事关政党性质、事关国家发展方向、事关民心向背。中国共产党人相信、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源自对历史的总结、对现实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深化对社会主義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构建共同思想基础,提升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凝心聚力,为建设文化强国不懈努力。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社会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描绘了一幅共产主义社会蓝图,十分重视社会全面进步和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进入新世纪,现代化建设在取得重大成功的同时,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例如:城乡发展差距拉大、教育医疗问题突出,等等。面对社会建设的严峻形势,面对影响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中国共产党着力构建和谐社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建设规律有了新的认识,不断提高民生水平,大力促进社会公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努力把做大的“蛋糕”更好地分给人民,让亿万人民过上幸福小康的日子。

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生态文明实践

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提供的环境和资源,过去我们的发展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其带来的环境恶化问题,致使生态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紧张的关系,党中央提出发展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又要注重生态保护,要坚持科学发展。新时代,我们党对生态建设规律有了新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著名的“两山论”,要求坚持绿色发展,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各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建设美丽中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的成功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能够发展中国,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时代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的结合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三、研究拓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实践路径

踏上新的征程,我们党要以史为鉴,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这不仅要继续明确马克思主义在全党全国各项事业中的指导地位,而且要拓宽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我国一项根本制度。它对我们党事业的长远发展、对我国文化的前进方向、对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定有着定标指航的作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意识形态建设规律有了新的认识,要求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四史”学习,把更多组织和群众团结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二)毫不动摇地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座恢宏的理论大厦,它不是教条,不是一成不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逻辑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际、时代特征、人民群众的实践结合起来;就是既继承前人的理论精华,又不断根据时代的要求丰富发展。新时代,发展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同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在总结时代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坚持守正与创新的统一,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充分展现其时代性。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回顾百年征程,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把握历史大势,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并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发扬光大。为了继续夺取新时代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解答历史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所想所需,确保我们党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新征程上,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更好地把科学的思想理论转化为发展路上的强大物质力量,增強“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继续创造新的辉煌,向历史、向人民、向时代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内涵、生成逻辑、时代价值

郭明飞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①

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指出并明确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丰富、意境深远、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深入探讨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内涵、生成逻辑、时代价值,对我们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至关重要,对我们深化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以及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至关重要,对我们党“如何继往开来在新发展阶段的每个重大实践中激发磅礴力量”至关重要。

一、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内涵

“伟大建党精神”言约意丰,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

(一)认知和信仰层面:“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因真理而坚持,因理想而坚守。“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③曾经五花八门的“主义”没有使我们国家找到正确的出路,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看到了民族和国家的希望。他们相信了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能够以它的真理性解释世界。他们选择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并将中国共产党明确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自己的最高纲领,因为马克思主义契合了中国现实的需要并能够以它的真理性指导中国的革命。革命理想高于天。无数革命先辈们用实践和生命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真理的坚持,理想的坚守”。李大钊视马克思主义为“人生最高之理想”;毛泽东对待马克思主义更是坚定,“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董乐山译,东方出版社,2010年版,第147页。];夏明翰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马骏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叫我不宣传马列主义,不宣传革命,这比太阳从西边出来还难”……中国共产党人一旦把马克思主义奉为信仰,就对其矢志不渝。事实和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实相结合,创新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一次又一次在中国实现理论飞跃,造就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中国共产党“能”的最深层的精神支撑。

(二)实践和担当层面:“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页。]中国共产党人当初为谁而建党?在“技不如人”“制不如人”“文不如人”“民族被殖民”“国家被分裂”“人民被奴役”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誓为天地创太平、为人民谋安康。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表述的“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一样,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行胜于言,把造福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初心使命从未动摇过。“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9页。]。中国共产党围绕着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历史使命,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系列实践中,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作为最鲜明政治底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本质属性。

(三)勇气与意志层面:“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征程中,以无比坚强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意志完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任务。这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可以毫不讳言地说,百年党史就是由无数中国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的悲壮史。在新中国成立前的28年,据统计,“全国牺牲的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余万人”[曲青山:《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人民日报,2021年7月8日。],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68年,共产党人发挥革命传统,勇于斗争、敢于斗争,“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77页。],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辉煌的成就。在新时代,在没有硝烟的脱贫攻坚和新冠疫情战场上,涌现出了张小娟、黄文秀、姜仕坤、李文亮、黄文军、廖建军等一批英雄人物,他们奋勇抗战、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用生命擦亮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以大无畏的精神气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意志。革命意志坚如铁,革命意志代代传。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只要国家安危和人民利益受到损害时,就会有中国共产党人挺身而出,英勇斗争。

(四)品格与价值层面:“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对党忠诚”,就是永不叛党。这是成为共产党人的最低党员标准,也是每位党员对党组织最庄严的宣誓。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不难发现,“永不叛党”是在入党誓词的历史沿革中唯一没有做修改的四个字。对党忠诚,就要表里如一做到“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毛泽东:《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71页。],就要表里如一做到“百折不挠,永不叛党”[陈云:《陈云文集:第1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页。],就要表里如一做到“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坚决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遵守民主政府的法令、群众的决议,在任何情况下不动摇,不妥协,不怕困难与牺牲,为新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到底”[中央组织部:《入黨誓词专家珍藏》,每日新报,2004年7月1日。],就要表里如一做到“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中国共产党历次党章汇编(1921~2017)》,中国方正出版社,2019年版。]。“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对党忠诚,就要忠于信仰而不迷失思想、忠于党而不迷失政治方向、忠于祖国人民而不迷失根本,这是中国共产党党员起码而又永恒的政治品格。

“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担当所向,价值所归。“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使人民翻身把家当,使人民摆脱饥饿,使人民过上幸福小康日子,逐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国共产党苦亦为人民,累亦为人民,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上从来没有让人民失望,创造了无数中国速度、中国智慧、中国奇迹。

伟大建党精神的四个层面并不是单一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的动力系统。“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侧重的是理想信念,是精神层面的动力;“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侧重的是行动,是实践层面的动力;“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侧重的是意志,是意志层面的动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侧重的是价值,是品质层面的动力。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伟大建党精神的精神样态。

二、系统阐明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逻辑

伟大建党精神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近现代中国特定历史背景下孕育形成的,它以动态的核心主线形式贯穿于救国、立国、富国、强国的各个伟大实践中。1840年鸦片战争后,封建社会全面衰落。如何救亡图存?无数仁人志士上下苦苦求索,但始终没有找到正确的救亡图存、改变民族命运的道路。洋务运动以甲午海战全军覆没宣告失败,维新变法以七君子血溅菜市口宣告失败,太平天国因农民的狭隘性宣告失败,同盟会(也就是后来的国民党)因巴黎和会失败让国人再次陷入迷茫。“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先驱者们在民族危亡、国家危难、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际勇立时代潮头,创建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救亡图存的探索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在救国、立国、富国、强国的历史实践中,伟大建党精神又与时俱进地培育、涵养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相结合,伟大建党精神培育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相结合,伟大建党精神培育了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与推进和深化改革相结合,伟大建党精神培育了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伟大建党精神都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衍生出与历史实践相适应的精神谱系。

(二)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逻辑

“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使之向着胜利,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实际运动的了解,就不能有胜利。”[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650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理论逻辑。

1.伟大建党精神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精神营养

“朝闻道,夕死可矣。”“志不强者智不达。”“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等古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伟大建党精神关于真理的坚持、理想的坚守提供了思想源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伟大建党精神关于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不负人民提供了参照。

2.马克思主义为伟大建党精神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国家治理的各项伟大实践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党的一大,以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宣言》)为行动指南,宣传“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直接明了地提出“直至阶级斗争结束为止,即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参见《中国共产党纲领(俄文译稿)》。],十分明确地要“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参见《中国共产党纲领(俄文译稿)》。]。党的七大,第一次正式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党的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分别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国情世情把马克思主义不断发扬光大,并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不同历史阶段的伟大实践。“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2页。]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理论,源源不断地为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赋予伟大建党精神鲜明的理论特色、时代特色。

(三)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逻辑

精神来源于实践,实践产生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在中国道路的历史性实践中生成的。只有紧密联系实践,才能真正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逻辑。建党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最初实践,党的先驱们打破思想禁锢,冲破重重封锁,创建中国共产党,从此,日月换新天。土地革命时期,我们党在井冈山根据地坚定革命理想信念,坚持走群众路线,吃大苦、耐大劳,战斗不止、流血不息,保住了中国革命的火种,从此,中国革命带着“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不断燎原。在延安,我们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得以奠定。在“三大改造”结束后,我们党带领人民奋发图强、意气风发地求索社会主义建设,从此,社会主义蓝图初步勾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拨乱反正,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从此,中国走上了富起来的道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带领各族人民奋力赶超,从此,中华民族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我们党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接续奋斗,分两步走,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道路上每一个奇迹的发生、每一次胜利的到来,都催生了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精神品格。历史和实践也将继续证明,伟大建党精神历久而弥新。

三、深入激发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实现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实现和满足人民对幸福日子的渴望,要实现和满足每一个人出彩的机会,就愈发需要深入激发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凝聚磅礴力量。

要以伟大建党精神锤炼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对党忠诚,是每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共产党员要以伟大建党精神经常内省自警,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始终在“立场、方向、原则、道路”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以伟大建党精神时刻警醒、激励自己,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不断提升敢于担当的政治素质。

要以伟大建党精神激发英勇斗争的斗争精神。百年党史,最不应该忽视的就是斗争精神。今天,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情况,面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一系列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共产党员要敢于迎难而上,敢于亮剑,在伟大建党精神中寻找奋斗的激情,探索斗争的道理。

要以伟大建党精神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伟大建党精神为共产党人坚守初心、践行使命提供了对照标准。中国共产党四百六十多万个基层党组织、九千多万名党员,要胸怀人民,紧密联系人民,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和发展好。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共产党员要深入激发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在理想信念、初心使命、担当作为、不负人民上占首位,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新的胜利迈进。

着力推进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李 哲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大会上强调,我们必须在新的征程中“推进科技自立自强”。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也明确提出要求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科技创新上提出的重要部署,标志着我国科技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一、新发展阶段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

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科技事业。新中国成立后,就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改革开放以后,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进入新世纪,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发展目标;党的十八大后,提出了“创新是第一动力”的论断,并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戰略,要求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形成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和统筹协调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围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要求,全面部署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出台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着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扩大科技领域开放合作、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使得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得到提升,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激发,推动了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惠及国家和人民。

实践证明,我国科技发展成果丰硕,科技整体实力持续提升,一些重要领域、某些重要方向已由原来的跟跑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创新对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但同时也存在创新能力不够强的问题,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们还面临着科技基础薄弱、科技原创能力不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还不够、科技创新力量布局有待优化、科技投入产出效益较低、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有待优化、科技评价体系还不适应科技发展要求、科技生态需要进一步完善等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全面深化改革,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着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

二、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意义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对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建成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支撑。要实现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就必须下大力气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围绕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比如,落实创新驱动发展,需要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经济体系,加快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加快完善创新机制、打造更加有效激励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环境,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在激发市场创新主体活力上,需要继续深化科研院所改革,进一步加快和完善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励各类企业更大研发投入、更高更强的技术创新,深化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创造平等竞争的良好环境。在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方面,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此外,还要加快形成有利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政策体系、财税体系、金融体系、人力资源体系及其绩效考核体系等。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2013年,党中央做出判断,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历史性变化的重大判断,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明确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基本依据。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高质量发展必须体现新发展理念,必须使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从供给端看,无论是产业体系、企业组织方式还是品牌影响力、服务核心竞争力,都需要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注入,不断提高劳动、资本、土地和各类环境资源的效率和效益。从需求端看,只有科技创新,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有效防止“需求外溢”,并能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的变化,促使宏观经济供求达到新的动态平衡。从宏观经济循环看,高科技发展与转化,能够打通国民经济生产、流通、分配、循环的痛点和堵点,畅通国内循环,有利于形成国内和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历史上,我国不仅拥有灿烂文明,而且长期位居世界经济大国之列,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曾达到30%以上,但由于技术落后和工业化水平低,近代以来屡遭西方列强入侵。历史事实表明,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根源就在于科技落后。经济大国不等于经济强国。一个国家长期落后的根源不取决于经济规模,而在于技术落后。当前,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科技实力甚至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当今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环境日趋复杂,表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而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保护国家安全为由,相继把中国一批高科技企业以及高等院校列入管控实体清单,试图通过封锁技术和科学知识制约中国高科技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事实上,西方世界一直没有停止过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制裁和封锁。继二战后发达国家发起的“巴黎统筹委员会”解散后,20世纪90年代以美国主导、西方国家为主体的33个国家在奥地利维也纳又签署了《瓦森纳协定》,主要目的是限制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出口尖端技术和军民两用技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必须清醒面对这一客观存在的现实环境,唯有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是迈向科技强国的不二法门。

三、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正确处理好三大关系

一是处理好自主与开放的关系。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并非对立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并不意味着“闭关锁国”“另起炉灶”。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科技资源、创新要素更具有开放性、流动性,各国经济科技联系更加紧密,关起门来搞创新搞研发是搞不好的。况且,任何一个国家也不可能仅凭自己的力量解决所有的创新难题,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全面提升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但同时也应该深刻认识到,自力更生是科技自立自强不可动摇的基石。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化缘要不来,花钱买不来,市场换不来。只有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來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只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

二是处理好举国体制与市场配置的关系。要建立科技创新市场机制,让市场发挥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理论与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和服务,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对于科技创新这类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我们更要利用市场机制,让一切创新资源都充分活跃起来,加快实现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并真正实现创新价值,获得更大的效益。与此同时,还必须更好地发挥党和政府在科技自立自强中的领导作用,运用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法宝”,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利用科技举国体制大力开展协同创新,站在系统布局高度,统筹协调、跨界集成,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形成创新合力。

三是处理好科技自立自强与创新规律的关系。科技自立自强意味着要有雄心、有信心,树立敢于同世界强手比拼的志气,奋起直追、潮头搏浪,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做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但科技自立自强也必须遵循创新规律,尊重科学、技术、工程等各自运行规律以及人才成长规律。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到推广应用,再到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环环相扣、紧密衔接,每一环节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比如,科学研究方面,物质构造、意识本质、宇宙演化等基础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信息、生物、能源、材料、海洋、空间等应用科学领域的不断发展,进而才带动关键技术交叉融合与群体跃进、创新突破能量的不断积累、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孕育兴起。再比如,创新人才队伍的构建与完善,亦非一朝一夕之功,“百年树人”必须深谙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才能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聘用、评价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

四、准确把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原创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标志和具体体现。要以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为抓手,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整体把握一些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呈现出的革命性突破先兆,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重点是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推进科技攻关和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关键是加强基础研究,既要突出原创,推进对宇宙演化、意识本质、物质结构、生命起源等的探索和发现,拓展认识自然的边界,开辟新的认知疆域;又要坚持问题导向,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理论支撑和行动方案。

二、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强大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在要求,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必须跟踪全球科技发展方向,努力赶超,作为国家重要科技力量的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各司其职,形成比较优势,力争缩小关键领域差距,切实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旨在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必须清除各种有形无形障碍,打破部门利益和门户之偏见束缚,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发挥协同效应,形成国家实验室、各类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研发机构等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协同创新新格局。最重要的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突破、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支持全面创新的制度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科技创新有赖于科学有效的科技管理体制,有赖于一个支持全面创新的制度体系。要围绕推动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要求,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既要促进土地、资本、劳动等传统要素在城乡之间自主有序流动,又要推动诸如技术、数据、知识等新型要素的高效利用与配置,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撑。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努力形成市场准入畅通、开放有序、竞争充分、秩序规范的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抓系统布局、系统组织、跨界集成”的作用,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起来,推动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四、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时代性,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开放的姿态推动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聚焦气候变化、人类安全等问题,加强同各国科研人员的联合研发。要从国情出发确定跟进和突破策略,按照“主动跟进、精心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明确我国科技创新的重点和突破口。关键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抓主动权,力争成为规则的重要制定者、竞争的重要主导者,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让科技更好地增进人类福祉,让中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五、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潜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是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和创业人才以及更多高水平的创新团队。为此,一方面要更加注重人才自主培养,通过健全人才发展机制、保障机制和深化教育改革,更加重视人才特别是青年才俊的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育和塑造。另一方面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让更多的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制定更加积极的人才引进计划,不断完善高端人才、专业人才来华工作、科研、交流的政策,在全球范围内“揽四方之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构筑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

作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最关键变量,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更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让中国创新成为新阶段发展的第一动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支撑。

(责任编辑:张 娅)

收稿日期:2021-07-20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共产党坚守人民立场的理论演进与实现机制研究”(20XKS014)。

作者简介:

李传兵,男,湖北襄阳人,博士,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

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

收稿日期:2021-07-20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郭明飞,男,河南汝南人,博士,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

②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2页。

收稿日期:2021-07-20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李 哲,男,江西九江人,博士,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猜你喜欢
建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童心向党”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作品展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庆祝建党100周年”绘画大赛(1)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庆祝建党100周年”绘画大赛(2)
小画家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