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洁
山东费县精神病医院,山东 临沂 273400
对于精神分裂症病因临床尚无明确定论,由于精神类疾病类型繁多,加上个体差异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因此精神类疾病诊治难度较大,发病后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此外,随着人们工作、生活压力逐年增加,精神分裂症发病率随之增加,呈年轻化趋势进展。对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多采取药物对症干预,但传统抗精神病类药物虽能控制病情,但患者复发风险较高,反复不愈可增加患者耐药性,影响疗效[2]。此外,抗精神病类药物不良反应风险较高,因此确定安全高效药物,以提升药物疗效仍为临床研究热点。临床实践表明,利培酮、奥氮平均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能力,安全性较高。以本文46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样本探究上述药物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1资料 46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样本,时间2018年8月-2020年8月,随机分组。A组,14例男性、9例女性,年龄均值(40.89±3.28)岁;B组,15例男性、8例女性,年龄均值(40.92±3.34)岁。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分析本次纳入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数据,P>0.05。
1.2选入排除标准 选入标准:纳入样本均符合ICD一10精神分裂症标准,所有样本均出现严重精神症状;精神分裂症病程超过5年;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学习;经3种或3种以上适当剂量及疗程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
排除标准:剔除入院前1月采取其他药物治疗者、剔除并发心肝病变者、剔除抗精神病药物过敏者[2]。
1.3治疗方法 A组行奥氮平(无锡积大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治疗,每日给药1次,单次给药剂量不可超过20mg。用药6月。
B组行利培酮(福安药业集团宁波天衡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治疗,每日给药2次,单次给药剂量控制在6-12mg。用药6月。
1.4疗效评判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药物干预,PANSS分降低未超过25%为无效,PANSS分降低25-75%为有效,PANSS分降低超过75%为显效[3]。
A、B组分别采取奥氮平、利培酮治疗,A组出现1例(4.35%)便秘、1例(4.35%)失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9%;B组出现3例(13.04%)便秘、2例(8.69%)口干、2例(8.69%)失眠、2例(8.69%)嗜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13%。A组疗效95.65%、B组疗效69.57%,不良反应与疗效差异分析,P<0.05,如表1。
表1 疗效与不良反应分析表(n,%)
精神分裂症控制难度较大,复发率较高,可并发情感、思维、知觉等障碍,进而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因此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需及时诊治,积极控制病情进展,以稳定病情,目前临床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以药物干预为主。近年来,我国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发展,新型抗精神分裂症类药物不断更新,增加了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愈几率,为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4]。众多抗精神病药物中,奥氮平与利培酮应用较为广泛,效果良好。结合作用机制分析,奥氮平进入人体后,可作用于多巴胺、5-羟色胺及毒蕈碱受体,亲和性良好,能够抑制中脑边缘多巴胺通路,进而缓解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促使患者恢复认知功能;结合疗效分析,奥氮平可阻滞5-羟色胺受体活性、抑制机体释放多巴胺,进而控制精神分裂症病情,提升患者生存质量。而利培酮作用机制类似奥氮平,属于苯丙异恶唑衍生物类药物,可作用于多巴胺、5-羟色胺受体,发挥受体拮抗作用,能够改善认知障碍。结合相关文献分析,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利培酮诊治,可抑制D2受体,提升患者日常注意力,且能够抑制中脑皮质通路,阻滞5-HT2A受体通路,进而修复受损认知功能,提升患者认知能力[5]。因此临床多采用奥氮平与利培酮进行抗精神病治疗。结合本次研究分析,A组疗效95.65%优于B组69.57%,且不良反应风险8.69%低于B组39.13%,P<0.05,提示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可行。此外,本文A、B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但停止给药后,患者均自行恢复,未影响研究结果,但本次研究未采用双盲设计,研究成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因此选取PANSS评分评判组间疗效,以保障研究成果准确性,后续需增加样本数量进一步研究奥氮平与利培酮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奥氮平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效果更佳,可控制病情进展,缓解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恢复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