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血流感染早期临床诊断的价值

2021-10-18 03:17尹峰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25期
关键词:血流人体血液

尹峰

泰安市中心医院分院,山东 泰安 271000

对于血流感染而言,其属于临床较为严重的一种全身感染性疾病,主要的发病则是因为人体血液中出现病原体感染,进而使得全身发生炎性反应,于各种各样的血流感染中,细菌性血流感染属于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一旦发病会使得机体受到严重损害,对此疾病的治疗重点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1-2]。因此,本文重在分析血流感染早期诊断工作,即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2月-2020年8月将在我院进行检测的患者89例为对象,旨在分析临床检查、诊断取得的效果。详细内容作如下说明: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2月-2020年8月,将在我院进行检测的患者89例,其中血流感染者有45例,即观察组,男性有20例,女性有25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72岁之间,中间数为(35.12±2.05)岁。同时需选择同期其他局部感染的44例患者为比较组,男性有30例,女性有14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5~78岁之间,中间数为(36.08±1.78)岁。89例患者均在临床上加以确诊,其为多菌种感染;还要将恶性肿瘤患者排除在外,将急性胰腺炎患者排除在外,将其他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予以排除。比照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后无差异性,即P>O.05,不存在临床可比较性。

1.2方法 参与研究的89例患者患者均借助自动化血培养仪器展开血培养检查工作,主要是于患者应用抗菌药治疗之前,其发热超过38.5℃的时候,需要在患者左、右上臂的皮肤进行穿刺,之后采集血液,2次足矣;同时实施双套血培养,其中的一瓶是厌氧培养,而另一瓶则是有氧培养,患者的采血量则是16~20mL/次之间,之后将其分别放置于两个血培养瓶内。注意两套血培养的样本采集实际间隔需控制在5分钟之内;相应的降钙素原检查则是借助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实施测定工作,如果PCT的检测结果超过或者等于0.5ng/L,则可以确认为阳性,以此提高鉴定的准确性;注意C反应蛋白则是借助全自动分析仪展开,应用乳胶比浊法测定,PCT结果超过10mg/L的时候,此时则可以确认为阳性。

1.3 统计学价值

2 结 果

2.1检测结果对比研究 组间患者实施检测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均优于比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检测结果对比研究

3 讨 论

在血流感染中常见的疾病则为败血症、菌血症两种,其中败血症的发生原因为:病原微生物的影响,例如细菌、真菌等对人体进行侵入,同时于血液中出现了大量的繁殖,随后其产生毒素与代谢物会导致患者发生全身性的感染,造成人体的机体功能受到损害,若是疾病发展严重,会累及大器官,造成脏器功能衰竭情况;另外菌血症的发生则是血液中有微生物的存在,一般情况下是细菌从局部病灶发展到了血压内部,最为常见的表现则是炎症,而炎症的出现会让肝脾、骨髓巨噬细胞形成一道防御线,以便进一步清除细菌。外界细菌侵入人体的方式包括体表入口、感染入口等,其在侵入之后会逐渐到达血液系统,并且在人体血液中逐渐繁殖,并且随着血液流动发生全身播散的情况,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3]。

在临床上,发生血流感染患者会因为自身发生炎症反应,极易出现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等不良情况,危及患者生命健康,为了更好的确诊血流感染,实施血培养为诊断“金标准”,在临床中能够起到较高的诊断效果。然而此方法实施诊断耗费时间较多,通常需要经过一周左右的培养才能够得到相应结果,对于血流感染早期诊治造成的不良影响,导致诊治周期延长,明显提高医疗费用,同时随着患者在实施抗感染治疗的影响下,进而在病原菌检出率中容易造成不良影响,若是检测结果出现误差,严重的则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经过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均优于比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即对疾病进行诊断的时候,血培养以及PCT、CRP检测等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将其与血培养动态检测结合在一起,能够快速的进行检测,缩短诊断时间,也可以更好地弥补单项检测指标当中的不足,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检测效果。因此能够显著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同时可以让患者得到更早的治疗,以提升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4]。

综上所述,应用CRP与PCT指标进行联合检测之后,其可以应用在血流感染患者临床诊断中,不但能够提升血流感染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并且对日后治疗提供了相应的理论诊断依据。

猜你喜欢
血流人体血液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排便顺畅,人体无毒一身轻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多彩血液大揭秘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神奇血液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