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林
靖江市妇幼保健院,江苏 泰州 214500
产褥期作为孕产妇分娩后重要阶段,因女性经妊娠及分娩等多重因素影响,产后机体功能虚弱,需经由产褥期修复,恢复至产前水平;妇产科将产后六周划分产褥期,为母体恢复及新生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针对产褥期开展有效的康复指导对策尤为重要。因孕产妇机体特异性,于产褥期继发产后出血、感染几率较高;加之不同女性患者机体差异性,其初始泌乳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严重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开展有效的泌乳指导,提高产后泌乳量,加速子宫修复,为产褥期康复主要目的。近年随着治疗仪器于妇产科产后康复治疗的推广,针对产褥期孕产妇开展早期康复指导,可有效加速产后修复,帮助其初始泌乳,以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1]。
1.1一般资料 以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妇产科收治足月分娩孕产妇为探查对象,共计134例,采用双色球抓阄分组方式划分小组,67例分设一组,年龄范围23-42岁,年龄均值(28.63±1.01)岁,初产妇39例,经产妇28例;67例分设一组,年龄范围22-39岁,年龄均值(28.58±0.96)岁,初产妇41例,经产妇26例;针对2组孕产妇基线资料做统计学分析,差异均衡(P>0.05)。
纳入标准:(1)134例患者入组前均签署书面知情书;(2)具有完整病历资料。
排除标准:(1)不良妊娠结局、器质性病变及精神障碍性疾病;(2)拒绝参与或中断研究患者。
1.2方法 基础组孕产妇沿用传统产褥期康复护理,针对孕产妇产后出血情况,进行针对性管理,加强会阴清洁,以规避产后感染情况发生,加强营养支持,以促使孕产妇初始泌乳;观察组孕产妇于传统期康复基础上联合使用早期产后康复治疗仪,于治疗之前,针对产后康复治疗仪临床应用优势、开展原理等相关情况对孕产妇进行讲解,提高孕产妇对治疗知识的掌握,以便提高孕产妇治疗依从性,并考虑产妇心理护理需求,加强孕产妇心理健康指导,于护患沟通期间,明确患者心理状况,针对孕产妇不良情绪进行针对性纾解,帮助其改善不良心理状况,树立治疗信心,于康复治疗仪使用期间,客观讲解其操作流程,指导孕产妇呈平卧位的方式,充分暴露治疗皮肤,对其局部皮肤进行详细消毒,加强隐私防护,避免不必要皮肤暴露,以免导致机体降温过快,导致感冒等情况发生,于局部皮肤涂抹耦合剂,将其探头放置于乳房位置,设定治疗仪参数,持续进行超声波输出,于治疗期间,依据孕产妇机体耐受度,合理调节输出强度,每日分别于早晚治疗一次,每次持续时间为20分钟;两组患者均持续康复治疗6周[2-3]。
1.3评价标准 于产后予以患者B超检查,测量孕产妇子宫底高度;依据产褥垫出血情况评估产后出血情况;评估孕产妇产后泌乳情况,若泌乳量不足10ml,则为少量泌乳;若泌乳量10ml(含)-30ml,则为中量泌乳;若泌乳量30ml(含)-50ml,则为足量泌乳。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假设校验,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12组孕产妇子宫恢复情况统计 观察组患者子宫底高度及产后出血量等指标均低于基础组,行统计校验,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2组孕产妇子宫恢复情况统计
2.22组孕产妇泌乳情况统计 观察组孕产妇足量泌乳人次多于基础组,少量泌乳及中量泌乳人次少于基础组,行统计校验,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2组孕产妇泌乳情况统计[n/%]
产褥期为妇产科护理管理重要阶段,因孕产妇妊娠周期较长,分娩体力消耗过大,于产褥期继发切口疼痛、会阴感染等情况相对较多,护理风险发生几率高,易导致不良护患纠纷情况发生,于产褥期开展有效的护理管理对策尤为重要。孕产妇产后受子宫收缩及机体激素影响,情绪波动较大,临床护理开展难度较大,同时因新生儿生长发育需求,需促使孕产妇初始泌乳,以提供新生儿喂养量,加强有效的泌乳指导;经临床大量样本分析显示,孕产妇产后泌乳周期较长,泌乳量相对较低,一定程度影响新生儿健康发育,不利于其子宫收缩,易导致产后大出血情况发生,需于产褥期开展有效的康复指导[4]。研究笔者于产褥期引入康复治疗仪,可显著缩短初始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为新生儿生长发育提供帮助,同时利于乳腺管疏通,刺激机体垂体,有效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经由产后康复治疗仪可有效促进子宫收缩,降低产后出血情况,以促使恶露早期排出,利于孕产妇产后修复[5]。
综上,于产后康复辅以早期康复治疗仪,利于产褥期子宫修复,促使初始泌乳,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