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 翟凤岐
吉林省四平市中心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0
粘连性肠梗阻属临床多发梗阻类型,其发病原因与腹部手术相关。患者行腹部手术后,损伤修复期间如产生肠管粘连、压迫、扭转等问题,可导致肠道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进而诱发粘连性肠梗阻发病[1]。临床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主要方案包括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常规保守治疗方案疗效不佳,病情易反复,手术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首选方案[2]。常规开腹手术技术应用广泛,其主要缺陷为术中创伤面积大,极易诱发粘连性肠梗阻复发。腹腔镜手术属微创手术模式,本研究总结评估我院患者相关基线临床资料,研究并分析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手术的相关问题。
1.1一般资料 择取样本来源为2018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于我院就诊3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以手术方案差异为依据,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全部患者均确诊为粘连性肠梗阻,且存在腹部手术史。总结统计两组基线临床资料,研究组男9例,女6例,年龄区间值18-65岁,平均数(41.29±2.57)岁,粘连程度Ⅰ级7例,Ⅱ级5例,Ⅲ级3例。研究组男8例,女7例,年龄区间值19-63岁,平均数(41.22±2.58)岁,粘连程度Ⅰ级8例,Ⅱ级5例,Ⅲ级2例,基线资料未见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麻醉方案为气管插管全麻,以原手术瘢痕为基准,选择与之相距5cm处设置纵向手术切口,依据患者梗阻情况向不同方向适当延长切口。完成操作后妥善分离粘连部位,将梗阻解除,并修复损伤区域,病灶采用生理盐水冲洗,缝合切口,表面涂抹透明质酸钠,预防病情复发。研究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麻醉方案为气管插管全麻,以原手术瘢痕为基准,选择与之相距5cm处设置切口,将其作为观察孔。直视状态下入腹,妥善置入腹腔镜,建立人工CO[2]气腹,气腹压力设置为10-15mmHg,于患者腹壁区域设置2-3个操作孔及辅助操作孔。观察评估患者病情,如患者为粘连成角梗阻,行粘连松解操作。如患者为粘连束带束缚,将束带切除。如患者小肠与腹壁粘连面积较大、大网膜及肠管与腹腔粘连面积较大,需利用超声刀与分离钳实施病变区域粘连组织分离操作。病灶采用生理盐水冲洗,缝合切口,表面涂抹透明质酸钠,预防病情复发。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1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 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
表1 对比两手术相关指标
2.2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4例,2例粘连性肠梗阻复发,并发症发生率为40%,高于研究组(P<0.05)。
粘连性肠梗阻包括纤维束缚带束缚肠道、肠道与腹壁粘连、肠道之间粘连等,可导致肠道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患者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无法排便等症状。单纯粘连性肠梗阻可采用保守治疗方案,如患者粘连性绞窄性肠梗阻,则需采用手术治疗,以避免病情延误[3]。开腹手术是临床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常规方案,其主要缺陷为创伤面积大,术后并发症多发,且复发率较高。腹腔镜手术属微创技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其探查范围显著扩大,诊断准确率较高[4]。手术切口是诱发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腹腔镜手术切口面积小,可显著减轻术后疼痛。同时,腹腔镜手术视野清晰,局部放大作用显著,通过人工气腹的建立能够为手术治疗营造有利空间,便于医师精细化完成手术操作,有助于减少出血量,提高手术安全性。另外,腹腔镜手术在封闭环境下完成,可预防异物污染等问题,能够降低多种并发症发生率,且手术瘢痕面积小,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缩短,有助于预防粘连性肠梗阻二次复发。总结分析本研究数据,研究组患者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可认为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安全有效。同时,腹腔镜手术对医师操作技术要求较高,术中需合理选择观察孔,并规范化完成各项操作,避免损伤患者肠管等区域。如患者腹腔内存在广泛致密性粘连,进入难度较大或病变部位无法定位,合并肠穿孔,需及时中转开腹手术[5]。由此可知,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疗效显著,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值得全面推广。同时,本研究就诊患者总量较少,缺乏同类型数据的比对与分析研究,腹腔镜手术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相关问题仍需持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