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吸氧配合适量运动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率

2021-10-18 06:12:40周建盈张东瑜张志军
智慧健康 2021年23期
关键词:氧分压肺活量呼气

周建盈,张东瑜,张志军

(1.广东省徐闻县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广东 湛江 524000;2.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广东 湛江 524100)

0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一种具有反复发作特点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在我国的发病率大约为8.55%左右,且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1]。呼吸衰竭是COPD 患者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不仅会进一步促进患者病情发展,而且对其生命健康还会带来严重影响。抗感染以及扩张支气管等是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常见基础性治疗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临床症状,但是疗效有限,因此需要采取其他治疗干预措施,近年来有研究[2]指出,规律吸氧以及适量运动治疗等可以有效改善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以及呼吸衰竭症状,因此本次将通过抽签的形式在我院2020 年1~9 月期间收治的COPD 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中选取出104 例展开研究,以进一步分析规律吸氧配合适量运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具体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抽签的形式在我院2020 年1~9 月期间收治的COPD 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中选取出104 例展开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52 例,男22例,女30 例;年龄54~67 岁,平均(59.11±3.45)岁;肺功能分级Ⅱ级和Ⅲ级患者例数分别为25 例和27 例;COPD 病程3~17 年,平均(12.11±2.84)年。观察组52 例,男24 例,女28 例;年龄52~68 岁,平均(59.16±3.43)岁;肺功能分级Ⅱ级和Ⅲ级患者例数分别为28 例和24 例;COPD 病程3~16 年,平均(12.15±2.82)年。组间上述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COPD相关诊断标准[3]者;②年龄在18岁以上75岁以下者;③病情稳定者;④合并呼吸衰竭者;⑤配合治疗者;⑥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脏器功能不全者;②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③合并精神类疾病者;④病情不稳定者;⑤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者;⑥拒绝参与研究者。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安排进行对症治疗,包括支气管扩张、抗感染治疗以及水电解质纠正等,在此基础上再安排进行规律吸氧治疗,鼻导管或者面罩视患者具体情况而定,每天吸氧时间控制在15h,氧流量为(1.50±0.50)L/min。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再安排进行肺部康复训练以及适量运动治疗,其中肺康复训练包括腹式呼吸以及缩唇呼吸等,腹式呼吸方法为双手置于胸部上,同时用鼻吸入空气待腹壁突出后再用口呼吸,并且腹部内收,呼吸用口缩唇慢慢进行呼气与吸气每分钟的呼吸频率为七次左右,每天训练三次,每次训练15min。缩唇呼吸则是指导患者呼吸需要尽量口唇缩小,同时慢慢将口中气体呼出,每天训练两次。除此之外,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的拍背排痰方法以及咳嗽方法,如有必要可以指导患者开展雾化吸入治疗[4]。运动治疗则是结合患者自身喜好,指导其定期进行适量运动,例如太极拳、上下楼梯、瑜伽、散步以及老年体操等,同时视其康复情况合理调整其运动时间。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为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以肺功能仪测定其第1 秒呼气容积及用力肺活量。③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6min 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评分,其中6min 步行距离结果以未发生呼吸急促现象的结果为准,测量两次,前后间隔10min,取两次平均值。生活质量评分通过COPD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问卷(CAT)[5]进行评价,总分0~40 分,评分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22.0 处理分析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比较

如表1 所示,两组治疗前的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比较于参照组明显更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比较于参照组明显更低(P<0.05)。

表1 两组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比较(,mmHg)

表1 两组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比较(,mmHg)

2.2 两组第1 秒呼气容积及用力肺活量比较

如表2 所示,两组治疗前的第1 秒呼气容积及用力肺活量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第1 秒呼气容积及用力肺活量比较于参照组明显更高(P<0.05)。

表2 两组第1 秒呼气容积及用力肺活量比较(,L)

表2 两组第1 秒呼气容积及用力肺活量比较(,L)

2.3 两组 6min 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如表3 所示,两组治疗前的6min 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评分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6min 步行距离比较于参照组明显更长,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于参照组明显更高(P<0.05)。

表3 两组6min 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表3 两组6min 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3 讨论

COPD 是一种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影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通过药物进行对症治疗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呼吸状态,但是效果有限[6]。目前较多研究均表明在COPD 患者治疗期间,非药物治疗方法例如非康复训练等可以帮助患者进一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改善其机体缺氧状态以及生活质量。呼吸衰竭是COPD 患者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会进一步加剧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吸氧治疗在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具有良好效果,不仅可以有效帮助患者降低心脏负荷,而且还可以有效改善其呼吸功能障碍,降低疾病对其日常活动的影响[7]。

近年来随着临床对COPD 合并呼吸衰竭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学者指出适量运动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运动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但是也有研究[8]表示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再单一进行适量运动对患者呼吸功能无明显改善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第1秒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于参照组均明显更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比较于参照组明显更低,6min 步行距离比较于参照组明显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规律吸氧配合适量运动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更有利于提高患者肺部功能,对患者呼吸状态以及生活质量可以起到良好改善作用。目前已经有较多研究指出吸氧治疗结合肺康复训练在提高COPD 患者腹肌肌力以及改善呼吸功能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而适量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其整体力量,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其运动耐力,改善其呼吸困难症状[9]。刘芝芳等[10]以88 例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规律吸氧治疗和规律吸氧配合适量运动治疗,结果显示后者无论是在肺功能指标方面还是在生活质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前者,和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证实规律吸氧配合适量运动治疗的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以规律吸氧配合适量运动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其肺部功能,对患者呼吸状态以及生活质量可以起到良好改善作用,治疗效果良好,可推广。

猜你喜欢
氧分压肺活量呼气
制作简易肺活量袋
小学科学(2022年22期)2023-01-20 12:43:42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军事文摘(2021年18期)2021-12-02 01:28:00
45例肺动静脉畸形的特点及病灶分布对动脉血氧分压的影响
静脉血中氧分压的调节
医疗装备(2020年9期)2020-05-28 12:52:54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08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多舱段载人航天器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手机测肺活量不科学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肺活量测定用于无症状吸烟者气道阻塞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