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2021-10-17 06:33真真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2021年10期
关键词:华西成都

真真

春熙路商圈是成都的摩登去处。

行前阅读

扶霞的《川菜》,在這本咽着口水看完的书里,你会深度了解川菜和老成都的日常。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绿色生态正在成为成都这座公园城市的最美底色。

10月平均气温

15°C~22°C

2093万

2093万人生活在成都

书店最多的城市

成都是国内书店数量最多的城市,达到3522家。

人间十分烟火气,已有七分在成都

2300年城址不迁的成都,积攒了几千年烟火人间。若闭眼不看繁华的“南门”,成都依旧是那座将市井气融进骨血的城市,慵懒如挂在枝头的大熊猫。老成都的线索不在纵横的大道上,只有踏进那些不足百米的老街古巷,才得解其中味。

宽窄巷子走一圈

从成都博物馆向西出发,一条探寻老成都的路线延伸开来。宽巷子的早茶颇有老成都的味道,茶博士看茶,老曲调在木板楼上下萦绕。宽巷子8号的“德门仁里”还原了川西人家的生活氛围。挂着11号门牌的宅子门口用青砖垒砌拱门,传统石匾大篆阳刻“恺庐”二字,是宽巷子最有特色的门头。35号门牌挂着明晃晃的“思贤庐”招牌,底下有个摆摊的长烟枪老人谢阶葵,他背后的木门内不是什么秘密,是最寻常的生活。大早来这儿,能看见大门撇开一个缝,居民提着菜篮子侧身闪出。小店扎堆的窄巷子比宽巷子更好地保留了老成都的日子和院落文化。作为成都最早打造的文化街区,把这里作为初来乍到的第一面是个不错的选择。石板路、青砖瓦,高墙深宅中,30号四合院内是低调的三联韬奋书店。在王亥主持设计下,融合了川西特色四合院风格,先锋与古朴院落合二为一。这里多少带着些中式院落的梦想,园林、砖屋、绿树,树上是天,天上挂月。

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附近的斌升街上的读本屋。/Shy Guys。

小通巷 文青的白月光

上了年纪的成都文青,心中都有一处白月光:小通巷。灰色是小通巷的底色,稳重平和不张扬,和成都人那份深入骨髓的内敛如出一辙。随着文化和创意的涌入,这里变得越来越鲜艳,如同新加坡的哈芝巷,在涂鸦的包裹下,一个新的世界被重塑。这儿也是成都慢生活的地标,涂鸦和红砖灰墙相生相伴,扎堆儿的老饕觅食处,需得扒开门前肆意张扬的绿植才能找到门路。站在巷口,临街的店铺全都缩进了居民楼,走街串巷时也多了一股邻居串门的亲切感。

柿子巷 挤下梦想

位于同仁路和金河路之间的柿子巷,短短300米厚重古旧的街道上挤下了许多梦想。有一间咖啡店小到容不下两人并排通过,店主张统在法国留学时爱上了咖啡,因为女朋友一句“不喜欢巴黎,想回成都”,便把Gout&Co开在了柿子巷。每周一、周三是闭店日,张统会在静悄悄的店里盘豆子。在他眼里,每一款豆子都反映着产地的雨水和土壤,时间越长,原始风味留存越少,“咖啡保鲜期太短了,就在店里喝吧”。

柿子巷的氛围让倩姐把经营了十余年的陶艺舍从同仁路搬了过来。塑陶、上色、烧制,不善言辞的倩姐从来不提情怀,陶艺舍就是一件自己喜欢的小事,因为坚持,慢慢吸引了一群同好。店内的“一平方美术馆”CHENGDU | 成都不时进行的小型艺术展,颇有几分隐于市的格调。

茅草屋檐的角馆很容易被误认为茶座,空间一分为二,一半是夺目的定制珠宝,一半是懒散的闲散客人。走到正午时分,大致会路过一处居民区,再绕过一间副食店便是嘤鸣小舍。这里的私房川菜和淮扬菜是老客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春熙路商圈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若是想在几步之内感受成都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非春熙路商圈莫属。对于活在浪潮第一线的年轻人,带上潮娃是春熙路上最新的流行元素。次之,可以牵上宠物。春熙路商圈是个开眼界的地方,顶级奢侈品牌挤破头来占领沿街的铺面,刚在米兰秀场出现的新品转头就在家门口排队展览。这里辗转过 Blancpain、Dior、Bvlgari的高定艺术大展,也留存过为“城市生活空间”打造的艺术装置。

作为成都“会客厅”一般的所在,这里还有法餐厅 Le Jardin de Jo?lRobuchon、爱马仕集团SHANG XIA全球首店SHANG XIA Tea Temple,大德旗下的 A-Tisuto、小山集团 NEGIMA、FIELDS CONCORD,各店接踵而至。成都人天生的“看稀奇”和城市柔软的接纳成就了城市中心的勃勃生机。

另一方面,在最繁华的地段揣着10块钱也能吃顿饱饭,是成都的友善。每天中午的大慈寺除了香火气,还带着饭菜香。大慈寺专门开设的小食店是油腻日常之后的一口脱胎换骨,这里的百年豆花更让人赞叹天下第一。豆花丰腴细嫩,凝结在陶碗里,豆香味顺着蒸汽腾起,入口即上头。

太古里停车场边有一条不起眼的小巷,比起早年火起来的镋钯街、青莲上街,这里的日子过于平凡。现在,玉成路变成了有趣灵魂扎堆的地方,一条白色走廊连通了成都的摩登世界和烟火日常。年初,玉成巷变成了玉成集巷,各家店主自创的艺术品被统一了包装,玉成集巷有了自己的IP形象 —— 一只巨大的兔子,也拥有了彻夜不闭的霓虹。

太古里街景。

16900KM

成都规划建设有“天府绿道”,长达1.69万公里,以及“城市绿心”——面积达1275平方公里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华西坝上新了

每个大学旁边都应该有一条大学路,用来盛装年轻人无处释放的精力和想象。成都的这条路在华西坝,紧邻四川大学华西校区。百年前,大批外国教授和学者在华西坝上建起中西结合的建筑。今年夏天,华西坝的老街道变成了博物馆。这里整理好了疯狂的梧桐树,修缮了环境和交通,新种的栀子花长得正攒劲,一大批新店,从书店、咖啡、设计到文创,给这一片区带去了前所未有的新生命力。

斌升街的读本屋把新店放在了大学路,廖老板对书籍质量和品位的把控让读本屋在成都的独立书店中,以高级的“人文”腔调占据了一席之地。不定期的读书会、分享会更成了客人和读本屋之间的依赖。

讲究的老一辈成都人都喜欢找有名的裁缝做衣服。于是,Soarin把咖啡、精酿和复古服饰装进同一个空间,在华西坝种下了成都首店。邮差绿的门头嵌套着巨大的落地窗,像是一个盛放宝藏的木匣。在老板“赵裁缝”的手里,Soarin不仅“缝制”服饰,更把年轻人对复古的热情,连同咖啡、精酿和华西坝拼接在一起。

大学路11号院的猫事多艺术商店像一个可爱旋涡,和本土艺术家“还是一碗泡面”联名的巨型猫猫把每个路人的目光都牢牢抓住,和隔壁的蜜多商店一起,组成了大学路上的插画博物馆。

从玉林社区开始,Little Travel跟随成都老街区的改造,在华西坝开了第三家店。两层的开阔空间保留了美式工业风,一台 Probat烘焙机在聚光灯下重复着枯燥的烘焙流程,给坐在窗边的闲人充当BGM。一杯“香料集市”满口肉桂甘醇,在吉普赛音乐中,让一身燥热尽数散尽。

把中药和咖啡糅合在一起的马尾咖啡是复古中药铺的概念,精巧的黑色中药柜、西洋彩色花砖玻璃与老成都的结合让马尾在咖啡之上多了一些美学韵味。若是夜半深入,你还会发现一处酒窖 MeetingPoint。若是深夜不想在街头游荡,你可以躲进这里买醉,只有音乐和昏黄的灯光。

作为拥有成都百年西餐文化的街区,华西坝的氛围在 Shamrock得以延续。除了优质的美式精酿和餐点供应,更迷人的是不定期的文化活动,有西班牙文化沙龙、拉丁舞会,听生活浪漫,道日子风雅。若是挑剔,We Bistro的东南亚风味自开业就被成都人写上了必吃名单;京都风情的街头面包店郭中原在和平安逸中传递着手作的温度。百年积淀的华西坝在承载历史前行的同时,也不断给路人、邻居、顾客带来未知的下一站。

华西坝的Soarin。

知美术馆。

艺游慢活

沿着城市中轴线一路南行,密集高楼变为空旷的待建区。在成都,“南门”多少带着一些精致和艺术的气息,银泰 IN99、仁和新城挤占着城南的热闹。这里有成都最时尚的地标,每到夜色渐浓,双子塔华灯初上,南门便换下白日里的西装革履,成为年轻人徘徊到午夜的夜生活区。

这里还有大大小小的艺术空间。由 AntoinePredock设计的艺展中心以红砂岩地貌为基地,清晰区别于周围的水木场景,乍一看自成一体,但无论是外界的水草波光倒影,还是内在的可自由穿梭的展区,都赋予了建筑极强的流动性。外立面上镶嵌的玻璃组成了一面巨大的镜子,相对而立,在镜子那边可以望见的小径蜿蜒向前。这是 Antoine想要的仪式感。

艺展中心的入口宛若喀斯特溶洞,在9米挑高的天花板下,切开的巨大石块给日光让出窄窄的通路。夜幕降临后,艺展中心也随之隐匿,美术馆的灯光刺破玻璃幕墙洒在湖面上,像旷野上遗落的钻石般夺目。

A4美术馆也有着两副面孔。白天,流连于马克·夏加尔的印象派牧歌,和现代艺术家进行一场艺术实验,探讨人与自然、生命与存续。晚上,不能错过“A4奇妙夜”,把一本正经抛之脑后,反转的A4也有着玩闹热情的一面,酒档、乐队、文身工作室,推翻一切对艺术的禁锢,随意释放。

和A4美术馆傍身车水马龙不同,知美术馆落脚老君山下。隈研吾的手笔下,流水、行云、竹林、瓦片,建筑与自然有機相融,内敛中极具禅意,空灵寂静。这里的展览也贯彻“玄妙”的意境,探索东方美学的时间线,将人与科技高度结合,给予艺术体验完全的开放和“不被定义”。未知的艺术装置调动着观看者的情绪,在这儿的每个人都处于无法掌控的状态,从已知走向未知是这里给人最深刻的体验。

会呼吸的城

若是天朗气清的白天乘飞机抵达成都,在落地前20分钟俯瞰,便是展开的一幅青绿画卷。岷江奔腾注入,雨水润泽,沃野千里,锦城伊始便遵循自然之道,四时运行。“窗含西岭千秋雪”从来不只是传说,东看朝霞,西望雪山,在胜景之上,成都的绿道、公园、湿地构成了这座城市跳动的心脏。

成都有逛不完的公园。东边的龙泉山破两江而立,龙泉山森林公园里的丹景台作为城市观察的新地标,睁开了“城市之眼”;融合公共艺术和清新自然的江家艺苑是亲子休闲的好去处,一派“天镜长堤树无影,清风拥水画中游”的意境。

在城北的凤凰山下,露天音乐公园以石、森、风、水、琴为主题,用森林、山坡自然分隔,打造与自然完美融合的舞台。凤凰湖生态湿地已经滋养了成都数十年,没有哪座城市退出大片的土地,让还自然,虽无鸡犬相闻,但有落英缤纷。

沿着城市中轴线一路南行,密集高楼变为绿道和湖光。交子公园是在高耸的水泥森林间让城市能够自由呼吸的秘密,也是城南的生态艺术空间;桂溪生态公园立于新会展和环球中心之间,“海绵城市”的理念在这里得以实现,在这里慢跑嬉戏,抬头便是城市地标。绿色生态正成为成都这座公园城市的最美底色。这是千百年来成都人对自然的依赖和反哺。

精彩居停

成都W酒店

对有趣玩法从不抗拒的成都而言,W的进驻众望所归。成都W酒店地处“新贵”的高新区,大堂堪比“爱丽丝梦游仙境”:绮绚丽多彩的天然石料、波浪形的联排沙发、teamLab创作的多媒体互动艺术装置,将九寨沟的自然景致予以抽象又诙谐的表达。川剧变脸、熊猫、麻将等元素也在此有着惊艳出挑的演绎。在这家酒店,你极有可能碰上各类盛事,比如客座调酒师助阵的快闪酒吧、当红音乐人领衔的音乐盛典,都令“休闲之都”中的W酒店熠熠生辉。

交子公园。/成都W酒店。

成都瑯珀·凯悦臻选酒店大堂。

Insider

整个成都就是一个大型社区,观察此地的最佳方式是骑自行车或步行。你大可花上半天时间慢悠悠浸入到城市的“毛细血管”里,流连于一家家独立书店(成都是国内书店最多的城市)。咖啡店前女孩男孩轮番打卡,老外也养出了成都胃,面对兔头流下虔诚的口水。在这里,新与旧相互咬合依存,老市井气保有力道,新的生活方式自在生长。

成都博舍

博舍由鳞次栉比的设计师店铺和焕新演绎的历史建筑环绕,深受设计和时尚氛围的浸染。两座历史院落分别作为酒店的入口前厅和休闲设施(茶馆和水疗)。每间客房都布局就简、用色克制,烘托出空间的纯粹之美。在先锋的设计表壳下,蕴藏着对四川地貌、材质和匠人精神的细腻解构。此外,酒店还有很多动人之处,也许是睡前搁在床头的一片面膜、也许是深藏在古庭院里的SPA、也许是经过精心创新的川味素食……

成都瑯珀·凯悦臻选酒店

去年开业的瑯珀是春熙路商圈的全新住处。酒店位于与太古里一街之隔的高层建筑中,闹中取静。客房极为宽敞,椭圆浴缸、落地窗边的转角沙发配合简洁的线条,在高空重新定義中式旅居生活。你将从空中感受摩登与古朴交融的成都,南河与府河从窗前蜿蜒而过。值得一提的是,客房备品都采用环保包装,感受绿色成都从这里开始。

猜你喜欢
华西成都
成都之旅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成都生活
成都生活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数看成都
没有吴仁宝的华西村
没有吴仁宝的华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