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秀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2-460
一、智障儿童劳动教育现状
20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中规定,劳动技能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一般性课程,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掌握生活必备的劳动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且以实践学习为特征的必修课程。但通过对本校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尽管在培智学校已经把劳动技术课程开设的相对完善,但一是部分家庭劳动的特殊性,在学校受时间、场地、环境条件等限制,仅仅只能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并且多数学生存在着在学校学得多,回家练的少的问题。
2.智障儿童多是大脑受损害且智力发展有障碍的儿童,通常会伴有适应行为方面的障碍。常常听到他们说“我不会做”或“我做不来”,遇到困难就放弃,学生劳动技能很难掌握,习惯很难形成。
3.智力障礙学生家庭也是一个特殊群体,存在负面情绪多、亲子沟通少、自身文化偏低、家务繁重、缺乏正确的劳动观,缺少陪伴智障儿童劳动的耐心以及科学的劳动教育方式等问题,很难正视残疾子女的家庭劳动教育,有的更甚会选择忽视,造成智障儿童需要终身照顾,家庭的累赘,社会的负担。
当今智障儿童教育的基本目标和首要任务是:尽早对智障儿童进行教育干预,挖掘和利用智障儿童的智能潜力提高他们的劳动和社会适应能力,并尽可能地发展、培养其积极的劳动品质,从而使其今后能够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合格自尊的公民。如何解决智障儿童家庭劳动教育的上述问题,培养智障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劳动能力就成为特教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家庭劳动教育小组工作模式
1.核心概念
家庭劳动教育小组,指以智障儿童家庭为主导,在同伴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引导和支持下,为智障儿童制定生活化、日常化、个性化的劳动教育计划和实施策略,培养智障儿童生活劳动能力,使他们学会生活,融入社会,能够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实现从“被服务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成为好照顾者、好家人、好帮手和好公民。
2.理论依据
家庭教育支持小组的理论基础是社会支持、社会学习和优势视角理论。对智障儿童家长来说,当不知如何教育孩子劳动时,通过小组内的经验分享和资讯的交换,家长可以掌握更多、更有效的劳动教育技巧,也能为家长提供情感支持,缓解因教育和照顾孩子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组员可以通过观察和学习小组内的其他成员的行为来提升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技巧。
3.工作思路
家庭劳动教育小组目的在于培养智障儿童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以把智障儿童培养为好照顾者、好家人、好帮手和好公民为四维目标,以辅助支持的学校老师、社区人员、同伴家庭为成员,为智障儿童制定生活化、日常化、符合孩子接受能力实际的IEP。家长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陪伴或辅助劳动的整个过程,记录实践过程,通过互联网与学校、同伴家庭进行交流,分享成果、评价作品;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每学期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掌握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使智障儿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养成劳动习惯。总体框架如下:
4.工作目标
(1)通过家庭劳动工作小组的辅助支持,让智障儿童家长走出原有惰性教育舒适圈,定期邀请教的好的家长走进学校课堂,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提升家长、教师教育水平和学生劳动技能,改进家庭劳动教育方式方法。
(2)通过生活化、日常化、个别化的IEP实施,搭建各种展示平台,加强儿童家庭劳动实践,培养劳动素养,增强劳动意识,为生活自理、走向社会做好铺垫。
(3)通过家庭劳动小组的共同努力,培养智障儿童劳动自信,主动接受劳动技能和教育,成为好照顾者、好家人、好帮手、好公民。
三、智障儿童家庭劳动教育小组工作模式示例
1.智障儿童基本情况。安某某,女,年龄12周岁,唐氏综合征,智商34,性格执拗、动作笨拙、不协调、步态不稳,能执行简单的动作,如穿衣、吃饭等。该生比较懒散,在学校不能积极参加劳动,劳动课不愿意动手,放学回家既不能完成劳动作业也不能主动帮家人做家务,劳动习惯差,生活自理差。
2.智障儿童家长家庭劳动教育基本情况。该生家长,父亲小学文化水平,务农,脾气暴躁,孩子不听话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拳打脚踢,不让孩子做家务,不进行家庭劳动教育;母亲小学文化水平,在附近打工,对孩子比较溺爱,不舍得让孩子劳动,对孩子照顾得很周到,也不知道如何进行家庭劳动教育。
3.成立家庭劳动小组。班主任在班级内发出结对帮扶通知,该班A学生的妈妈申请自愿帮扶该家庭。A学生的妈妈,家委会成员,在家庭教育方面一直做得较好,与学校配合较好,并且与安同学家住的较近,在一个小区,与安同学家长经常走动,联系较多。在班主任的牵头下,安同学家长、A同学家长和该班劳动老师一起组成家庭劳动小组。
4.制定个别化训练目标。家庭劳动小组在一起对该生的劳动能力进行评估,在“好照顾者、好家人、好帮手和好公民”四维目标中选取好照顾者,作为安同学的一级目标,目标完成时间为一年,一级目标目的是提升该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家庭劳动小组又为该生制定了一学期的训练目标,包括“A.坚持每天自己洗漱,并会将洗手盆和地面上的水渍擦干。B.自己的小衣物自己洗。C.学会自己洗澡、梳头。D.自己洗澡。”这四条自理能力训练。并继续细化到一学期20周,每5周进行一项技能的学习、强化、展示。
5.运行家庭劳动教育小组工作模式。
家庭劳动小组商定好学生训练计划后,由安同学家长为安同学制定每天的家庭劳动内容,并在班级优化大师上进行家庭劳动打卡;由劳动教师对家庭劳动打卡进行监督、点评;每周安同学家长与A同学家长沟通一周安同学的劳动表现、家庭教育中的难点,并协助安同学家长一起解决难点;一学期该班班主任对学生的家庭劳动打卡情况、家庭劳动进步情况进行总结、表彰;班级定期与社区联系,为学生提供自愿劳动机会,进行劳动实习;一学年该学校进行一次劳动技能比赛,由家长提报学生需要展示的劳动技能比赛项目,学校进行评比表彰;家庭劳动教育小组对学生的劳动表现和劳动教育成果进行总结,并制定下一步家庭劳动教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