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课堂 品质教学

2021-10-16 20:39:44娄芝红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4期
关键词:幼儿发展音乐游戏

娄芝红

摘要:音乐游戏对于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课程游戏化最有效的呈现形式,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幼儿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幼儿在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本文阐述了音乐游戏在课程实施、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如何趣化幼儿园音乐游戏的有效策略,从而促进品质教学。

关键词:音乐游戏;幼儿发展;品质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4-443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园的课堂呈现形式以游戏为主,音乐游戏是幼儿园各类游戏的一种,是指幼儿在音乐伴奏或者歌曲伴唱下进行的游戏。有趣的音乐游戏是音乐教育的基础,幼儿喜欢音乐,喜欢跟着音乐手舞足蹈,也喜欢用各种打击乐敲出自己想听的声音。随着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的推进,随着游戏促进课堂效果的日趋明显,教师们的“游戏化”意识也越来越高,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问诊把脉”——寻问题找原因

1.“形式少”——缺乏趣味性

音乐活动中,肢体语言的运用形式是大部分教师采用的途径,教师希望通过自己形象的肢体语言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但由于年龄特点,孩子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长时间的教唱或者无兴趣的活动很容易走神,单一重复的音乐游戏容易引起孩子们的无趣反应。

2.“规则多”——缺乏适宜性

小班孩子活泼好动,正处于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的学习与游戏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行动与实物,对于抽象的、需要运用逻辑思维的、规则又多的游戏还无能力驾驭。因此,小班孩子的音乐游戏设计,既要简单又要有趣,过多的规则会限制了孩子们的游戏欲望,从而影响了游戏能力的发展。

3.“选材窄”——缺乏生活性

教师在音乐游戏的选材上还是依然喜欢依靠省编教材,尽管已经开始实施课程生活化,但是筛选的活动依然没有“生活化”,偏向于“教材化”,选材比较窄。

二、“寻医问药”——趣课堂提品质

(一)建构趣味化音乐游戏资源

1.收集书刊及其他游戏的趣味音乐资源

通过对幼儿教育书刊和其他游戏的一些游戏音乐素材进行筛选,选取适合各年龄段幼儿、体现趣味化的音乐进行整理及再次创作。

如民间游戏《骑竹马》结合音乐《白龙马》:白龙马,蹄儿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孩子们骑上了竹马,跟着音乐节奏,后面还能“驮”几个“徒弟”,到了目的地,孩子们学起了“妖魔鬼怪”,跳起了身体舞,邪恶打不过正义,骑马回营。

2.收集现下网络中流行的音乐资源

利用网络,搜寻时下流行的曲目加以设计。如:海草舞、听我说谢谢你、隔壁泰山等等,都是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曲目,而且动作有趣,节奏鲜明。

如:《听我说谢谢你》这一曲目,很多孩子会唱会表演。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主题教学,将这首歌与幼儿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做自己觉得适宜且喜欢的动作: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或者进行情境表演,丰富音乐游戏的表现形式。

3.收集幼儿日常兴趣的音乐资源

捕捉幼儿的日常兴趣,根据幼儿喜欢的事物形象改编或创编成有趣的游戏题材,然后选取、剪辑适合的音乐。

如:音乐游戏《合拢放开》,根据小班孩子喜欢的“躲猫猫”,让孩子们用双手遮住小脸,然后再打开,小手拍一拍,指指自己的小眼睛、小鼻子、小嘴巴。进一步可以让两个孩子面对面,进行合拢放开的游戏,相互拍拍手,互相指一指同伴的小眼睛、小鼻子、小嘴巴。

4.收集绘本中趣味情景的音乐资源

选取富有童趣的绘本,将故事内容配上恰当的音乐,进行演绎。如:《小蝌蚪找妈妈》、《喜洋洋与灰太狼》等等。

(二)呈现趣味化音乐游戏课堂

1.游戏方法多样化

如角色扮演法、闯关激励法、情境烘托法等等,提高幼儿游戏积极性,感受游戏的趣味性。

音乐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形式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类型,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模仿妈妈、爸爸、理发师、医生等等角色,在音乐中感受角色,在角色中享受音乐,在音乐游戏中快乐成长。如:小鸡小鸭、腰鼓表演、猴子学样等等。

2.游戏规则趣味化

如:采用音乐提示,感受音乐中自发的规则;将游戏规则融入游戏情境中;幼儿根据游戏情节的发展,自定一些有趣的规则;教师以特定的身份融入游戏中,以扮演者的口吻渗透一些游戏规则等等。旨在趣化音乐游戏规则,提升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实效。

(三)拓展趣味化音乐游戏类型

1.表演游戏

表演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某一音乐作品的角色,通过动作、手势等情节的表演来表现音乐。如:《森林狂想曲》,幼儿根据音乐模仿不同的动物;《理发师》,幼儿可以根据理发的情节来表演歌曲;《五指歌》,幼儿可以利用手指或者同伴合作来表演歌曲等等。

2.律动游戏

律动游戏是幼儿根据音乐节奏,将身体动起来,充分融入到活动中。如《兔子舞》的音乐,节奏比较明显,能让幼儿充分地调动起来。如我们上面有讲到过的《海草舞》、《小宝贝》等等,跟着音乐的节奏,开心舞蹈,开心游戏,还能让幼儿进行创编,感受音乐游戏的快乐。

3.互动游戏

互动游戏主要通过师幼、幼幼之间的互动来呈现音乐游戏。如《两只小鸟》这个音乐活动,通过两只“小鸟”的互动来进行音乐游戏,更能调动幼儿的游戏积极性及想象力,促进幼儿游戏能力。

游戏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指南》中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趣化游戏是提升幼儿园课堂品质的有效途经,有趣的音乐课堂游戏让幼儿在听听、唱唱、动动、玩玩中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达到品质课堂效果,提升教学实效,幼儿在游戏中既愉悦了身心,又促进了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应充分创造游戏的条件和机会,关注幼儿一日生活与兴趣,為幼儿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2012年9月

[2]嵇美兰.《浅谈幼儿园教学游戏化》[J].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1月

[3]刘炎.儿童游戏通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翁丹枫.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游戏化教学研究[J].幼儿教育,2015(11).

猜你喜欢
幼儿发展音乐游戏
游戏对幼儿教育及幼儿发展的价值探讨
青年时代(2016年32期)2017-01-20 12:23:58
环境艺术与幼儿互动的重要作用
音乐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
幼儿音乐游戏教学研究
艺术评鉴(2016年19期)2016-12-24 09:03:44
浅析幼儿音乐教学中游戏的融入
青春岁月(2016年22期)2016-12-23 10:47:03
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游戏作用与应用
谈小学音乐课堂游戏
以游戏化促幼儿节奏发展
戏剧之家(2016年13期)2016-07-07 12:46:27
试论幼儿发展评价的指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