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高年级解决问题错因及矫正措施

2021-10-16 20:12:02周应芳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4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周应芳

摘要:错题的形成在学习过程中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但如能正确的应对并引导,则能够有效地将其矫正,以提高学生的解题正确率。在错因分析期间,不仅学生自身有着一定的因素,作为教师亦存在一定的原因,导致学生的错题现象改善效果不佳。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矫正措施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4-381

引言

小学数学习题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决问题几个部分,其中解决问题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解决问题既考查学生对教材当中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又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教师在讲解解决问题解答方法的时候,应当合理优化教学思路,通过创设情境指导小学生对题干信息的理解,并在针对性的训练的基础上提高小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而帮助小学生更快速地掌握解决问题的解题方法。

一、错因生成的具体表现

(一)对错题缺乏重视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数学的解题过程亦是其教学的主要重点之一,是以检验学生是否充分学会相应知识的主要过程。而在此期间,学生在习题练习过程当中亦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导致在解决问题过程当中常常出错。而教师在教学时,通常所关注的内容以自身的教学为主,对于学生所出现的解题错误并未加以重视,而是由学生自我反思進行修改,并未及时地进行辅导讲解,认为自身已将全部知识点讲授给学生。此外,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大多数精力用于备课、教学、批改作业,使得教师在学生作业辅导上精力有限,对于学生的错题无法及时讲解指导。

(二)不良学习习惯

审题作为学生的解题习惯之一,决定了学生解题的方向与思路,而大多数学生并未能够认真审题。一方面,学生受解题时间的影响,在审题时加快浏览速度,导致针对于题目中的个别词句疏于注意,而多一字少一字则决定了不同的含义。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过程当中,仍有部分教师执着于采用题海模式,导致学生形成了先入为主的审题习惯,当看到题目所呈现的形式,则自主认定其所要求的解题方式,从而出现由审题错误导致的解题错误等。

二、矫正措施建议

(一)鼓励学生合作,养成反思习惯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注重数形结合思想在试题分析和解决过程中的渗透,实现数和形的统一。数形结合思想是解决数学应用题的重要方式。尤其是针对一些解题难度较高的应用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找到题目中蕴含的已知条件,并进行数形转化,引导学生将题目中的文字信息转变为相应的图像,结合直观的图像,对其中的数量关系展开分析。这样,学生便能快速找到解题思路,降低学习难度。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某公路,甲、乙两队同时从A、B两个地点进行施工,两队相向施工,已知甲队的施工速度为15km/天,乙队的施工速度为13km/天,经过一段时间后,两队在距离中心3km的位置相遇。那么,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这道题较为复杂,学生解答题目存在一定的困难。基于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画图的方式,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画出示意图,使题目变得一目了然,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从而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二)开设针对性训练,提高小学生解题能力

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学习效率低、学习成绩不佳不高会影响学生探究良好学习方法的积极性,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总会在课堂的最后为小学生布置各种各样的练习题,希望通过这一方法来提高小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但实践证明,题海战术不仅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收效甚微,更浪费学生的课后时间,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针对性训练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解题能力。比如,在学习“最小公倍数”时,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方式进行,对于全体学生,给出基础题练习“求4和6、5和25、12和18各组的最小公倍数”;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给出稍有难度的练习题“建筑施工队将施工材料平均分给4个人或6个人,刚好分完,施工队至少要有多少个施工材料?”;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给出具有一定难度的练习题“两个数相乘=125,最大共因数为5,求最小公倍数”。这样分层设置作业的形式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思考、分析后完成作业,学困生也能在完成基础类型习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提升学习信心,掌握正确的解题方式。在学困生完成基础题练习后,教师可以提高习题难度,循序渐进,逐渐提升学困生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解决问题就是让小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要求学生牢固理解和掌握教材当中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灵活地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时,应该适当地改变教学观念,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方式锻炼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其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玉红.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19(12):25.

[2]李金梅.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中需关注的几个问题讨论[A].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C].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1.

[3]骆琼.高年级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18.

[4]张晋平.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解析[J].考试周刊,2018(87):87.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解决问题的设计
现代装饰(2019年11期)2019-12-20 07:06:04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
人大建设(2019年2期)2019-07-13 05:40:58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4:32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1:43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