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几个问题

2021-10-16 07:18唐远廷
语文教学之友 2021年10期
关键词:江阴河豚苏轼

摘要: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历来为人们所赞颂,但关于诗歌的题目学界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争议。拟以古代文献资料记载及河豚的生活习性为依据,考证题目应为“春江晓景”。同时,根据资料考证文章的写作背景,论证惠崇画面的“生活真实性”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苏轼;河豚;晚景;晓景;江阴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脍炙人口,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诗歌的内容很简单,刻画也很到位: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可就是这么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却存在两个问题:其一,到底是“春江晚景”还是“春江晓景”?其二,这首诗到底作于江阴还是汴京?而笔者读诗时还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惠崇画的是“桃花、蒌蒿、芦芽”而不是其他景物?

通过阅读相关的解读文章并对河豚习性及苏轼的生平进行一定的研究,发现了解答上述问题的一些蛛丝马迹。

一、惠崇画“桃花、蒌蒿、芦芽”的原因

惠崇是北宋初年的僧人。当时有著名的“九诗僧”,惠崇居首,其人诗画俱佳,尤其擅长画水乡,再放上几只飞禽走兽,人称“惠崇小景”。后人多有好评,说其“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渚、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也”;王安石评价其“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黄庭坚等也有诗称赞其画“惠崇笔下开生面,万里晴波向落晖”;明著名画家董其昌将惠崇与巨然并论,称他们的作品“皆画家之神品也”。

由以上的评论可知,惠崇的画不是泛泛之作,更不是随意而为,其画都是生活的反映,这幅《春江晚景》也必定如此。

那为什么惠崇在自己的这幅“小景”里画了“桃花、萎蒿、芦芽”这样几种景物呢?近读黄进德批注的《六一诗话·冷斋夜话》时,看到一则内容,使人茅塞顿开,真正明白了惠崇画的高妙之处:

梅圣俞尝于范希文席上《赋河豚鱼诗》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故知诗者谓只破题两句,已道尽河豚好处。圣俞平生苦于吟咏,以闲远古淡为意,故其构思极艰。此诗作于樽俎之间,笔力雄赡,顷而成,遂为绝唱。(欧阳修《六一诗话》)

近代上海籍学者黄进德的注释说:

河豚上市始自元宵前,溯江而上,自暮春三月,有毒,人不食,而江西人还误以为时鲜货,举以上席……

这两段文字提供了两则信息:一是元宵前即开始食用河豚一直到暮春三月,此时河豚最为鲜美(时鲜)却有剧毒,一般人不吃,胆大者食之。二是制作河豚这道菜肴时,以蒌蒿、芦芽为辅料最为鲜美。

由此可知,惠崇画“桃花三两枝”即表达“早春”之意。中國画多以“桃花”喻春,“三两枝”自然是说“早春”。而画“蒌蒿满地”“芦芽短”,一方面是写实,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食河豚”正当其时,因为烹饪河豚的辅料也正好鲜嫩可口。

早春有许多景物,但那些与河豚“无关”,故不画也;而蒌蒿、芦芽是制作河豚的绝配,故在画中表现出来。

二、是“春江晚景”还是“春江晓景”

因为惠崇的这幅“春江图”早已佚失了,所以后人找不到直接的证据来证明这幅画是“晚景”还是“晓景”。

苏轼先生应该是见过原画的,苏轼先生的题画应该是清楚明白的,之所以出现后来“晚景”“晓景”的不同,应是传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从现在的情况看,持“晓景”说的代表人物有著名学者钱钟书,其《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用的就是《惠崇〈春江晓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绝句三百首》也持此说。持“晚景”说的代表人物是朱东润先生,其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出版)中第二册亦收录了这首诗,题为《惠崇〈春江晚景〉》;人教社版本的教材则采用了朱先生的说法;《东坡全集》及清以前的注本多用“晚景”。

还有一种说法也颇有意思,是解释“晓景”说的。持此说者认为原画应该是《春江小景》,所以诗的原题应该是《惠崇〈春江小景〉》,后来有人改作《惠崇〈春江晓景〉》,再后来又误传为《惠崇〈春江晚景〉》。

不管是“晓景”还是“晚景”争论各方都没有拿出有力的证据,都只是在做各种猜测。要想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从诗歌的内容中去找依据。

由第一部分的论证看,惠崇的这幅画是“写实”的,而从苏轼“正是河豚欲上时”这句话中的“欲”字看,可能画中隐约有一两只河豚,当然也可能画上没有,它只是苏轼的想象。不管怎么说,这句话本身就有两重意思:一是这个季节“正是河豚欲上时”;二是这个时间点(时段)“正是河豚欲上时”。

那么,哪个意思最接近惠崇的本意呢?

先看“季节”说。不管是“晚景”还是“晓景”,从“桃花三两枝”“蒌蒿满地”“芦芽短”等景物看,惠崇画的是“早春”无疑。因为惠崇画的是现在江苏江阴一带的风景,这个区域桃花正常情况至少应该在农历一月下旬开花。根据上海籍(古代属于江苏)学者黄进德的“河豚上市始自元宵前”的说法,这个季节(一月下旬以后)的河豚不应该是“欲上时”,而应该是“已上后”。所以“欲上时”指“季节”这种说法不准确。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惠崇或者说苏轼的“正是河豚欲上时”应该是指“这个时间点”更符合江苏江阴一带河豚出没的特点。“正是河豚欲上时”,即是说(画面上)这个时间点,正是河豚快要上来的时候。

推论到这里,我们只是知道“此时河豚快要上来了”,但还是看不出是“晓”还是“晚”。

我们再来看看河豚的生活习性。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下面两则资料:

河豚一般都有洄游习性……每年冬季,河豚一般都要向海洋深处作越冬洄游。室内水泥池中饲养的暗纹东方鲀,在白天时会不停绕池游动,这也是其洄游习性的体现。

……由于河鲀生长适温范围为9~32℃,冬季池水温度低于9℃时河鲀鱼需进入温室越冬。另外,河鲀鱼对溶氧要求较高,当水中溶氧低于1.5克/升时开始浮头,低于1.3毫克/升时开始死亡……

读这两段资料,第一则材料需要学生注意两点:“每年冬季,河豚就要……”;“在白天会不停绕池游动,这也是洄游习性的体现”,前一句正好印证河豚在“元宵节前”就可以上市;第二点则说明了河豚的生活习性——白天活动(晚上不活动或不太多的活动)。第二则材料需要学生注意两点:水温、氧气。

既然河豚是白天洄游,“欲上时”(将上未上时)就应该是早上(“晓景”)才对:一会儿,太阳出来了,水温暖起来,水里氧气充足起来,河豚就会洄游上来了。如果是“晚景”的话,那么“一会儿(太阳下山了,水温低下去了),河豚就要洄游上来了”与河豚的生活习性不符。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惠崇和尚这幅画应该是“春江晓景”。

三、这首诗写于“江阴”还是“汴京”

关于这个问题的考证,有一位叫“渭北春树”的网友在其博客里说得很清楚,我在这里就基本引用他的原文(有删节)。

元丰七年(1084年,中国古代用农历,可能稍有差异),苏轼离开了贬居的黄州,改判调任汝州团练副使,中途还与长子苏迈访游了江西湖口的石钟山,并写下《石钟山记》。这年七月份在金陵见了王安石,两人聊了好久后,东坡就不再走了,不北上去赴任了。便于同年稍晚时候(岁晚),就在苏北泗州上表請常州居住。元丰八年正月,东坡的退休申请获准后,便从泗州到了南京(江宁)。

元丰八年三月,神宗驾崩,哲宗继位。此时,对东坡特别有好感的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很快苏轼就官复原职,还被任为登州知州(旨复朝奉郎知登州),旋即又除尚书礼部郎中。苏轼十一月才至登州任,刚上任,太皇太后高氏又召东坡进京作官。苏轼十二月到汴京,被授官起居舍人(弟弟苏辙也升了官)。

傅玉认为《惠崇〈春江晓景〉》是苏轼在江阴渡江前后创作的,理由如下:

一是诗中清新明快的基调:淡淡的喜悦与轻松的情感,在元丰八年三五月间,最符合苏轼的心境——又是初春季节,又是苦尽甘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河豚欲上时”与张季鹰“莼鲈之思”相比照读一读。如果说是在汴京创作,那么就是元丰八年寒冬腊月里了,首先季节因素不利,其次,此时已经好消息频来,苏轼不断升官,应该正是放弃舍藏避世之念,意气风发之时,诗中的感觉应该更豪迈一些才对。

第二,苏轼题画诗共有两首,另一首内容如下: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诗中的“归鸿”“北归”“朔漠”“江南春”的这些关键字更是有“大难不死,苦尽甘来”之感,“未归”的意味很是明显。

中国的诗人大多会在自己的作品中通过一些固定的意象含蓄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苏轼的这两首“题画诗”也正是其当时(欲归未归时)境况和心境的真实体现。

作者简介:唐远廷(1964— ),男,广东省江门市五邑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教材与教学。

猜你喜欢
江阴河豚苏轼
有趣的小河豚
江阴:探索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毒界霸主——河豚
苏轼吟诗赴宴
河豚生气了
江阴旅港同乡会成立26周年晚会在港举行
江阴旅港同乡会成立26周年晚会在港举行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