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背景下食品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2021-10-15 03:33:17王欣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跨文化交际

王欣

跨文化交际指语言和文化背景存在差异主体之间的交流,在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的背景下,商贸、学术、政治、社会等各领域的跨文化交际日趋频繁。立足我国实际,“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行业、领域的交流呈几何倍数式增加。因此,在语言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语言人才语言技能的系统培养,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塑造其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将语言教育纳入新的现实应用环境中,以充分激发专业英语人才的应用实践能力。

当前,食品贸易是国际贸易中较为基础、热门的一个版块。我国对外出口贸易的食品种类和数量十分巨大,同时,我国也积极引入世界各国的食品,食品贸易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在此形势下,高校中的食品英语课程被推到了教育领域的前端,尤其是食品英语的翻译教学。基于语言翻译对经贸交流、学术研讨的辅助支撑,则有必要反观高校当前食品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理清现阶段所采用的食品英语翻译教学理念、内容、模式、方法的突出优势与不足,进而推动教学改革,以期整体上优化教学体系、提升食品英语语言人才的翻译素养。

1 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教学造成的障碍

不同语言背景的交流活动,语言层面的鸿沟可以通过系统的语言培训解决,但文化层面的交流障碍却难以逾越。那文化差异究竟如何影响交流活动的正常进行呢? 首先,语言的翻译只能尽量弥补两种语言字面文本上的间隙,且只是在大致层面上实现对接融合,例如将“glass”翻译为“玻璃”或“玻璃杯”,在英语语境中,其具有多种含义,但中文语境下却一般只有“玻璃”一种语义,这就形成了语义偏差。从语言特征来看,中文的语义所指通常较为精准,但也可能出现一词多义的现象,但这种一词多义与英语的一词多义往往不能衔接。回到文化差异视角,文化间的差异往往比语义差异更普遍且难以被注意,其与系统的语言教学体系具有较为明显的距离,教师在教授目的语时如果没有足够的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素养,就很容易忽视这种文化差异。具体到英语翻译教学课堂上,教师一般只负责传授词汇、语法、翻译技巧等言教学体系中的知识,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在语言流变发展中的体现则难以兼顾,这造成了学生所掌握的语言技巧与文化背景处于一种“失联”状态,学生未形成足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只会片面地将两种语言进行词汇层面的转换,注意不到根植于语言词汇深处的文化根基,则容易在现实翻译活动中出现误译、偏译的情况。

2 食品英语的特征及翻译事项

食品英语属于专业性科技英语的一种,其与一般英语相比显示出更强的专业性,具体到语言层面,主要包含以下两个特征。一是食品英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主要体现在: 食品的生产、宣传、营销、质检环节,都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 食品生产过程涉及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多门学科理论专业知识; 食品原材料名目繁多、生僻专业术语较多。二是食品行业经常大量使用简化词汇和外来词汇,这对非专业读者的阅读提出了一定挑战。这主要是因为许多食品名词、量词等被频繁使用,为了方便书写、识记,生产者有时对其作简化处理,同时食品行业涉及多个学科,造成外来词汇的数量也十分庞大。

从食品英语的两个特征来看,食品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应注意保证译文的准确性、科学性,再追求雅致、生动性。基于前文对食品英语特征的阐述,在翻译食品英语时则着重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一是准确翻译词义。基于对食品英语翻译准确性的追求,翻译者必须具备足够的食品专业理论储备,同时借助各种渠道来消除翻译过程中的知识性差错,万不可随意改动、调换词汇。二是要注意词句的灵活转换。基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词性等方面的差异,翻译过程中则不可全程采用直译的办法,而要注意结合上下文语境,处理好句子结构、词性的转换,采用最契合上下文逻辑的翻译策略。三是要对句子翻译作合理的增删。因为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不同特性,英语中不是每个词都具有实际意义,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将那些只作为语气词、发语词的词汇进行删减,而在汉译英过程中,有时又要用到增加 词汇的情况。如“Potassium and sodium are seldommet in theirnatural state”此处英句中没有主语,我们在翻译为中文时,应注意将其加上,以保证句子读起来通畅,译为“我们不常见到自然状态的钾和钠”。对这些增译、减译的具體策略,译者要灵活辨识运用。

3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食品英语翻译教学问题

在食品英语翻译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就要重视文化解读、文化互动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还要树立充分的文化自信。反观当前高校的食品英语教学,对上述要求做得却不够充分。

( 1) 文化解读

文化解读是指主体对一种文化表征物或文化现象进行领悟感知的过程,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洽谈交流,语言素养是基础,文化解读能力则是融通使用语言的润滑剂,对高效率参与交流具有很明显的作用。但在当前食品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要么只灌输英语词汇、语法方面的学习技巧,而忽略对目的语国家社会风俗文化的讲解; 要么只对同一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作简单概述,但却忽略使用该种语言的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差异,这就使学生不仅无法形成系统的英语文化知识储备,对文化解读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 2) 文化互动

在食品英语翻译教学实践中,要注重营造真实的语境氛围,把食品英语翻译技巧的学习和文化交际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促进学生食品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但在当前食品英语翻译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将语言语法的学习训练和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割裂开来,学生要么拥有较为丰富的食品英语语法储备,但不擅于跨文化交际; 要么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却未掌握足够的食品英语翻译技法。这种问题的存在导致食品英语翻译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在现实食品经贸交流中无法实现有效翻译。

( 3) 文化自信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文化建设亦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国际文化竞争趋势加强,在国际各领域交流中,应注重本国文化的输出,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建设战略,在尊重他国文化的基础上,合理、自信地输出当代中国文化。具体到食品英语课堂上,教师可对我国饮食文化进行系统教学。但反观当前食品英语课堂,很少有教师对我国的饮食文化进行系统性介绍。存在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缺乏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对构建文化教学体系不够重视。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交际羊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22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学生天地(2020年28期)2020-06-01 02:18:52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现代企业(2015年1期)2015-02-28 18:44:00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人生十六七(2014年7期)2014-07-31 12: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