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杨
【摘要】目的:针对新生儿护理,探究全程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内科2019年~2020年收录的80例新生儿进行研究,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与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比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睡眠时長较对照组更长,日均血清胆红素水平更低,而日均下降血清胆红素水平更高,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00%)较对照组(20.00%)更低,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50%)较对照组(82.50%)更高,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能提高新生儿护理的临床效果,减少新生儿并发症,改善护理体验,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关键词】全程优质护理模式;新生儿护理;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4.117
在新生儿时期,由于其身体尚未发育完善,更需要细致的护理,来避免出现新生儿重症等不良情况,保证其健康的成长,因此除了需要常规的护理外,还需借助科学的护理模式,来提高整体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通过我院内科收录的114例新生儿为对象,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阐述至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录我院2019年~2020年总计80例新生儿为对象,胎龄为37~42周,分为两组各40两组的一般资料如表1所示,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模式。依照医院对新生儿的相关流程,实施常规护理,做好新生儿的保暖工作,对其家属做好健康宣教工作,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防止新生儿发生感染等不良现象。
观察组开展全程优质护理模式。(1)护理计划。结合新生儿的身体质量、营养状况以及疾病情况等,制定全程的优质护理计划,并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性的培训,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1]。(2)环境护理。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做好消毒灭菌工作,每天开窗换气,控制好灯光暖色调,让新生儿得到充足的睡眠[2]。(3)皮肤护理。加强对新生儿皮肤的监测,护理人员重视手卫生,定期用温水对其会阴、腋窝等部位实施清洁,并加强手和头部的抚触,保证新生儿的安全感[3]。(4)排便护理。观察新生儿的排便情况,定时定量的让其饮水,并适当对其腹部进行按摩,以免出现便秘等情况。(5)喂养护理。指导产妇通过母乳来喂养新生儿,告知其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帮助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4]。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的临床指标(睡眠时长、日均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日均下降血清胆红素水平)做比较。
将两组的并发症情况(红疹、皮肤感染以及高胆红素血症)比较。
将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做比较。
1.4统计学计算
该研究计算的统计工具为SPSS 25.0,以(x±s)显示并用t检验计量,以率(%)显示并用x2检验计数,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临床指标
观察组的睡眠时长较对照组更长,日均血清胆红素水平更低,而日均下降血清胆红素水平更高,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2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51%)较对照组(14.04%)更低,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2.3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50%)较对照组(82.50%)更高,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3 讨论
新生儿出生后,其身体较弱,各项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低下,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因此在对其护理方面需要进行特别应对,需要采用科学的护理方式,来保证新生儿能够健康的成长[4]。全程优质护理模式针对新生儿护理的特点,通过皮肤、粪便、环境等的护理,来为新生儿创造良好的休养条件,同时引导产妇尽快参与到母乳喂养中,来帮助新生儿更好的成长改善预后[5]。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得出,观察组的睡眠时长较对照组更长,日均血清胆红素水平更低,而日均下降血清胆红素水平更高,并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而护理满意度更高,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说明,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新生儿的效果更为理想。
综上所述,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突出,能够提高临床效果,减少新生儿并发症,改善护理体验,具有在基层医院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秋菊,姬广翠,江莹,等.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9,9(33):155-156.
[2]杨华芳.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250+258.
[3]陆瑶.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8, 16(34):119-120.
[4]苏红梅.探讨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运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465(23):110-111.
[5]王静宜.全程优质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307(7):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