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燕
【中图分类号】R777.34 【文献标识码】B 【DOI】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遍应用,随着生活环境的日益变化,随着饮用食物的质量下降,干眼症的致病率接连攀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出现了干眼症的症状。总结而言,干眼症发生的原理就是泪液的质或量出现异常或者眼泪流体动力学出现异常改变。其临床特征就是眼睛干涩、流泪,严重者甚至产生视力下降等症状。诱发干眼的因素通常较多,外部因素譬如环境污染,内部因素就是药物、食物以及眼球眼睑的位置异常等情况。近年来,干眼症在青年人中发病率逐渐升高,在很大程度上同电子视频产品的发展关系密切。所以:干眼症的危害有哪些?会有哪些临床症状?该如何治疗呢?我们来讲一讲。
1 干眼症的概念
干眼症是一种眼表疾病,指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以眼睛干涩为主要症状,但其实临床表现呈多样性的泪液障碍的慢性眼病,可有眼痒、流泪、异物感、烧灼感等不适症状,甚至畏光、视物模糊、视力波动等视功能的障碍。这种疾病发病缓慢,病程往往比较长,那么治疗起来疗程也比较长。
2 干眼症的原因
我们的眼泪由泪腺产生,通过眨眼分布于眼球表面,通过泪小点引流到泪道再至鼻腔中代谢掉。眼泪通过眨眼分布于眼表时称为泪膜,它的作用是滋润眼睛,维护眼表功能。泪膜由外向内分为三层:水液层、脂质层、黏蛋白层。任何的一层发生异常(即质或量的异常),或者眨眼异常(即流体动力学的异常),必定会引发干眼症。这也指导了干眼症的分类。分为:(1)水液缺乏型干眼:因泪液分泌不足导致的干眼。如:工作压力巨大的情况下,泪腺分泌受控制;如:服用安眠药或者避孕药,也会影响泪水分泌量。(2)脂质异常型干眼:因睑板腺功能障碍、睑缘炎等眼病导致睑板腺分泌脂质异常形成的干眼。(3)黏蛋白异常型干眼:比如:长期点含防腐剂的滴眼液导致的毒性作用;工地上班的工人因不慎酸性或碱性化学物品入眼带来的眼表伤害;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等,都属于这一类型。(4)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比如:面瘫的患者因神经麻痹无法眨眼或眨眼迟缓;老年人的眼睑松弛、结膜松弛导致泪膜分布不均;如今的年轻人工作及生活中长期的注视手机、电脑等视频终端,导致了干眼症的全球流行。等。(5)混合型:就是由上述的任意两种或多种原因同时存在的情况导致的干眼症。所以需要找准病因,方能针对性地治疗。
3 干眼症都有哪些症状
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就是患者眼睛以干涩为主的多种眼部不适感,严重者甚至产生视力障碍。患者极易产生的视疲惫感,眼瘙痒不适、畏光流泪、焦躁不安,以及注意力无法高度集中等表现。随着时间的延长,更严重的症状是因泪膜异常导致眼表微环境的损伤而导致视力下降,最终直接影响到日常的生活以及工作。上述干眼症的临床症状在干燥的气候、长时间暴露在一些化学制剂及手机电脑面前等情况下加剧。在病情非常严重的状态下,干眼症可导致:(1)眼睑边缘慢性肥厚、长期充血。(2)泪膜厚度下降,刺激性流泪,同时存在黏液性碎屑以及纤维分泌物发生,导致分泌物增多。(3)结膜会逐步增厚,同时易发生出血等情况,甚至可能结膜角质化。(4)眼角膜变性:长期没有泪液的滋润,眼角膜可出现浑浊或变白,导致视力下降;运用荧光素进行角膜染色检测过程中,会观察到角膜上皮有点状、斑片状着色。
4 干眼症有什么危害?
对于干眼症的患者而言,很多体验都可谓苦不堪言。譬如一旦创作灵感的源泉开始涌现,却出现双眼干涩、流泪、看不清,这就直接影响到整体工作效率了;正当正襟危坐准备会见宾客时,却因为眼睛不适而不停眨眼、流泪,使得患者坐立难安,场面尴尬;患者正非常高兴地观看自己喜欢的电影时,却眼睛酸胀,视物越来越模糊,直接影响到电影的观感;等等。症状轻的还可以耐受,严重的确实会导致患者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以及生活。随着病情的加剧,会诱发眼结膜、角膜等部位并发疾病。举个例子: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诊治措施,干眼症会导致角膜炎、角膜溃疡的形成,更有甚者出现角膜穿孔,随后眼内感染,那么不仅视力不保,眼球也保不住了,眼睛健康就会遭受严重的损害。所以不能不重视干眼症的治疗。
5 干眼症的治疗
干眼症是眼表的一种慢性疾病,它的治疗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治疗干眼,最重要的是坚持。发病的时候,坚持治疗;病情反复的时候,坚持复诊;痊愈以后,坚持随访。
以下高危人群需要警惕患上干眼症:(1)年龄超过65岁的人。这一类人群中有75%患有干眼症,因为老年人泪液的产生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泪液分泌减少使眼睛易受刺激,有时会引起剧烈的流泪反应,即溢泪。(2)激素失衡的女人,如绝经期、怀孕期、哺乳期及口服避孕药的妇女。这一类人群因激素水平的改变可产生干眼的症状。(3)青年人。近年来干眼病的年轻化趋势明显,主要是由于现代生活中,青年人的工作和娱乐与电视、电脑、平板、手机越来越相关,长时间面对屏幕,缺乏适时的眨眼或让眼睛休息,影响了双眼的泪液分泌。
我们治疗干眼症的目标是:缓解眼部症状,保护视功能,尽可能地去除病因。
对于轻症的患者,应考虑:改善生活环境,三餐饮食健康,生活作息规律,积极调整情绪及心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使用或接触导致干眼症的药物或化学物品,减少电子产品使用,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局部使用人工泪液等治疗干眼症的药物,局部眼睑物理治疗(如热敷等),等等。对于中到重度的患者:在轻症的治疗基础上,积极寻找导致干眼的病因,尽可能针对病因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针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可采用单一用药、联合用药、或药物结合物理治疗、或药物联合手术治疗,等。
临床上治疗干眼症的眼部药物有以下几类:(1)润滑眼表、促进修复类:如人工泪液、地夸磷索钠眼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液、自体血清、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部制剂等。(2)抗炎类:a、糖皮质激素類: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氟米龙眼液等。b、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环孢素A等。c、非甾体类消炎药:如:普拉洛芬眼液、溴芬酸钠滴眼液等。(3)抗菌药物:如左氧氟沙星眼液、红霉素眼膏的等。
非药物治疗包括:(1)物理治疗:眼睑清洁,热敷熏蒸,睑板腺按摩等。(2)热敷脉冲治疗。(3)泪道栓塞或泪点封闭。(4)湿房镜。(5)治疗性角膜接触镜。(6)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睑缘缝合、松弛结膜切除术、羊膜移植等等。
当然具体的方案的选择,最好去专业的眼科门诊就诊,由医生给予专业的意见及治疗。
总之,干眼症属于内部因素以及外部因素协同导致的疾病,在具体诊治过程中,广大患者应充分了解该病诱发的因素和具体对症措施,医患通力合作,方能还自己一双干净清凉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