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之
90%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一次志愿填报关系到职业生涯的发展,甚至是整个家庭的命运走向。对志愿填报的高度重视,催生了用户基数庞大的高考志愿填报咨询市场,2019年,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机构优志愿就提供数据显示,购买其志愿填报服务产品的考生为120万人,到了2020年,据不完全统计,现有高考志愿填报市场渗透率不足10%,仍有90%的市场有待开发,相关市场仍处于一片蓝海。
千万级
很快,不少专业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只因瞄上了这块“大蛋糕”。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29日,全国共有954家相关企业,其中42%的企业成立时间尚不足一年,成立10年以上的企业仅有28家,成立时间在1年-3年的企业有280家,3年-10年的有238家。惹人注目的是,2011年便进入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的赢鼎教育,2015年在新三板上市,成立于2014年的优志愿在去年5月完成了千万级B轮融资。
415家
从地域分布上看,《2020-2025年中国教育事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显示,时间截至2020年6月29日,河北高考志愿填报相关企业数量全国第一,达到415家,遥遥领先于位列第二的内蒙古119家高考志愿填报企业数。山东排名第三,共有63家企业。值得注意的是,北京(1家)、上海(1家)、广东(7家)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及“教育大省”江苏(9家)的数据均不高。
2万多元
然而,与高需求不相匹配的是处于发展初期、并不成熟的服务市场,高考志愿填报咨詢的收费一直以来也备受争议。“一些机构在高考季使劲‘割韭菜,定价畸高。”优志愿创始人兼CEO耿忠诚曾坦言。市场调查也显示,目前行业收费并不统一,价格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如山西太原,价格最高可达2万多元。不仅如此,随着填报节点临近,价格也会一涨再涨。“高考分数出来后,每两到三天会涨一次价”“去年从4600元/次涨到6000元/次”等爆料声不绝于耳。
-3181.02万元
2015年,完美志愿的杨洋踏入高考志愿填报行业,他“吃”到了一波红利。“2017年至2019年营收以三倍速度增长。”不过,随着玩家不断入场,市场份额逐渐被瓜分,生意也变得不好做,比如目前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百年育才,从公开的财务情况来看,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9.05万元,同比减少96.79%;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81.02万元,同比亏损增加。除此之外,旭德教育、聚智未来两家新三板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
三无
看来志愿填报这片蓝海,只是看上去很美,况且无条件相信机构,实则是一场对前途的冒险。不少调查显示,高考志愿填报咨询行业很大程度上处于监管真空地带,不仅行业本身无准入门槛要求,也无明确的行业标准,更无须获得教育部门开具的《办学许可证》,只办理《经营许可证》等相关手续即可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