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彬
【摘 要】目的:探究手术室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剖宫产产妇90例,分为实施传统护理(对照组)与实施舒适护理(观察组),各45例。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疼痛相比数据相当(P>0.05),护理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产妇,临床进行舒适护理,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剖宫产;手术室
剖宫产是目前妇科临床解决产科难题的重要方式,剖宫产属于一种非自然人功能分娩法,可有效针对难产或身体不适合阴道分娩的产妇,确保分娩顺利进行。但是,通过临床实践研究发现,产妇在进行剖宫产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影响生产进程,不利于产后母乳喂养与身心健康,严重阻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因此临床必须对剖宫产产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促进分娩效果[1]。本次主要对我院剖宫产产妇的护理进行了研究,分析采用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剖宫产产妇90例,分为实施传统护理(对照组)与实施舒适护理(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年龄22岁~38岁,平均年龄(32.69±1.71)岁,孕周37周~42周,平均孕周(39.76±2.83)周;观察组,年龄23岁~39岁,平均年龄(32.15±1.26)岁,孕周38周~43周,平均孕周(39.33±2.13)周。两组产妇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大,(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主要包括:为患者做好日常基础护理,协助采取正确体位,加强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给予鼓励等。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内容如下:①环境护理。护理人员为产妇营造一个干净、安静、舒适的环境,调整好室内合适的温湿度,全程保持无菌操作理念,缓解产妇的负性情绪;另外,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必须保持规范有序,避免由于护理混乱而导致产妇心理不适。②心理护理。与产妇积极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叮嘱家属多陪伴产妇,给予产妇足够的鼓励和安全感。全面掌握产妇的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进而消除负性情绪,提高对手术的配合度;此外,详细为产妇及家属讲解手术进程,着重对重要环节的讲解,将手术进程如实告知给产妇,给予产妇分娩信心,进而消除对手术的顾虑,增强手术信心。③身体护理。术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产妇的各项体征,观察实际情况,应发生异常要立即采取处理措施;分娩后第一时间让新生儿与产妇接触,使产妇放松;术后护理人员要加强对产妇身体的清洁,避免感染,用干净消毒毛巾擦拭产妇身体的消毒液、汗液、血迹,并加强术后保暖。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两组术后疼痛程度。采用VAS疼痛评分量表,满分10分,分数低表示疼痛越轻。②分析两组母乳喂养情况。包括人工喂养、混合喂养、母乳喂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术后疼痛程度
护理前两组的疼痛相比数据相当(P>0.05),护理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分析两组母乳喂养情况
观察组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为保证难产产妇可有效分娩,剖宫产技术已经广泛用于各大妇科临床,有效保障了母婴的生命安全。但是通过实践研究表明,有大多数的剖宫产产妇都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压力较大,进而影响手术的进程,导致不良分娩结局。因此,需要为产妇实施具有人性化、人文化的护理措施,注重并尊重产妇的身心健康,缓解不良情绪。舒适护理就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将患者的舒适度作为护理工作的重点,从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多方面出发,从而达到缓解产妇不良情绪的目的,减轻疼痛,最终促成良好的母婴结局[2]。
本研究护理后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这与张芬[3]的研究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针对剖宫产产妇,临床进行舒适护理,不仅能减轻产妇的疼痛,还能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聂梅.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5):178-180.
[2] 王立霞,张立艳,刘静.舒适护理在剖宫產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14):180-181.
[3] 张芬.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