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萍
【摘 要】目的:分析已婚育龄妇女保健知识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间随机选取收治的106例已婚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纳入两组,即对比组(n=53)与研究组(n=53)。评估对比组妇女的保健知识认知水平,根据影响保健知识认知水平的因素为研究组妇女制定保健知识培训。统计两组妇女的保健知识认知情况。结果:较之于对比组,研究组生殖卫生、妇科保健、孕期保健、计划生育知识水平的数值结果明显更高(P<0.05)。结论:已婚育龄妇女的保健知识认知水平与自身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等因素有关。加强对已婚育龄妇女的思想教育、保健知识培训非常关键,可以提示妇女的保健意识、水平。
【关键词】已婚育龄妇女;影响因素;保健知识
对于已婚育龄妇女来说,健康的身体非常关键。良好、健康的身体,不仅让其能够顺利完成工作任务,也可以让自己的家庭更加快乐、幸福[1]。此外,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对妇女健康的重视程度,也是评估国民素质、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此,提升已婚育龄妇女的健康水平非常关键。本文旨在分析已婚育龄妇女保健知识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间随机选取收治的106例已婚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纳入两组,即对比组(n=53)与研究组(n=53)。对比组妇,年龄23岁~50岁,平均年龄(32.81±4.83)岁。文化程度中,小学及以下6例、初中17例、高中及以上30例。研究组,年龄21岁~49岁,平均年龄(32.65±4.76)岁。文化程度中,小学及以下7例、初中18例、高中及以上28例。对比两组已婚育龄妇女的基本资料,差异结果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评估对比组妇女的保健知识认知水平,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从评估结果来看,妇女的保健知识认知情况与自身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等因素有关。根据影响保健知识认知水平的因素为研究组妇女制定保健知识培训,可分为:(1)强化妇幼保健网站的建设、宣传:信息时代下,网络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妇幼保健网站的建设与宣传,可以帮助已婚育龄妇女积极掌握、学习相关保健知识。定期宣传、讲解保健知识,提升妇女的保健意识。(2)强化已婚育龄妇女的保健意识:在积极开展保健知识宣教时,还需重视已婚育龄妇女的保健意识的激发、培养。根据妇女的需求、关心的问题,推送出其切实需要的健康知识,强调其保健认知水平的提高。(3)重视已婚育龄妇女的心理指导:部分已婚育龄妇女对保健知识不了解,无法准确认识到保健知识的重要性。此时,需告诉其掌握保健知识的重要性,认识到保健知识的重要性之后,再实施相关宣传教育、知识讲解,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关注对已婚育龄妇女的心理疏导,促使其积极参与知识教育。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妇女的保健知识认知情况,评估内容:生殖卫生、妇科保健、孕期保健、计划生育等。每项分值:0分~14分,分值越高,保健知识认知水平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妇女的生殖卫生、妇科保健、孕期保健、计划生育知识水平:较之于对比组,研究组生殖卫生、妇科保健、孕期保健、计划生育知识水平的数值 结果明显更高(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 讨论
已婚育龄妇女的自身健康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存在一定联系,同时也会对自身的家庭生活质量、幸福指数造成一定影响。研究指出[2],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收入、年龄等均是影响保健知识认知水平的重要指标。女性的生育期约在30年左右,育龄期的保健知识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自身、后代、家庭的健康水平[3]。已婚育龄妇女的保健知识水平得到提升,表明当地经济状况、医疗卫生标准均较高,一定程度上也关乎出生人口的素质、健康。
本次研究显示,较之于对比组,研究组生殖卫生、妇科保健、孕期保健、计划生育知识水平的数值 结果明显更高(P<0.05)。结果提示,年龄较小或文化程度较高的妇女,受教育的机会越多,获取知识的途径越广,知识接受、理解能力越强。心理压力大、收入较低的妇女,关注保健知识的时间较少,在认知上容易出现局限。此外,婚姻幸福指数较高的家庭,也更关注下一代的健康,妇女也会主动去研究保健知识。由此,关注对已婚育龄妇女的保健知識宣传、教育非常关键,不仅可以推动医疗卫生水平的进步,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下一代出生人口的素质。
综上所述,已婚育龄妇女的保健知识认知水平与自身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等因素有关。加强对已婚育龄妇女的思想教育、保健知识培训非常关键,可以提示妇女的保健意识、水平。
参考文献
[1] 贺丽丽,徐海耿.孕产妇对妇幼保健服务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30(9):1111-1114.
[2] 陈庆,景秀,陈亮.重庆市育龄妇女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认知程度与知识获取途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8):180-183.
[3] 陈水莲,梁志江,黄冠豪,等.广东省育龄妇女自然流产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20,16(2):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