锴文
主旋律剧《觉醒年代》获得空前好评,尤其在以年轻人为主的豆瓣,获得9.3的高分。很多人都欢呼,要想让年轻人接受正剧,就该像《觉醒年代》那样,对历史名人刻画得更人性,陈独秀的不修边幅、言语犀利,蔡元培的外柔内刚,胡适的怕老婆,只有這样,才能对接上现代观众。
“接受”两字显得非常刺耳。难道主旋律作品只要摆脱喊口号、高大全,只要拍得人性化,年轻人就能“接受”?
显然不是,现在的青年成长于互联网,学识与眼界今非昔比,普通00后高中生,文史方面的阅读量已经超过70后的硕士。他们知道世界有多大,他们知道历史的复杂性。若总心存教化之念,挖空心思去让他们“接受”,这部剧即便将陈独秀演绎得再有人情味,也不能获得掌声。
《觉醒年代》的成功,核心精神是竭尽全力地接近公允,在着力描述新文化运动旗手之风骨的同时,不忘给另一群体公允的展示。辜鸿铭虽顽固守旧,但对中国人精神的慷慨陈述令人动容;黄侃虽在剧中“屡战屡败”,但丝毫不减国学大师风采。还有林琴南,虽全力痛斥白话文,但面对奸徒欲陷害革新者,却也疾呼“文化之争,需堂堂正正”。电视剧前半段在北大校园内的“神仙打架”,参与者哪一位不是锐意革新的大儒大贤?若没一个公允的态度,诚恳陈述,那些已今非昔比、对历史了然于心的年轻人会认可吗?
对历史人物公允的演绎,尊重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智商,不求对方接受,而求对方认可。这种态度不仅适用于文艺作品,也适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