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体系模型建构与实证研究

2021-10-14 10:43宋文景
速读·下旬 2021年12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高校

宋文景

◆摘  要:高校网络舆情是一种社会从众意识行为,会对高校师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会对高校声誉和社会影响力产生影响。我国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因此难以对频繁发生的高校网络舆情进行控制,所以需要高校重视并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建构完善的网络舆情管理体系模型,努力为高校打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本文主要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教育对策,并按要求构建完善的高校舆情管理体系模型,加强实证研究,帮助高校积极应对网络舆情风险。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体系模型建构

高校网络舆情的兴起与当下媒介融合背景下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渠道广泛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些热点新闻事件、突发事件会引起广大网友关注、评论,并通过网络过度传播,如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各种信息在网络上大范围传播,引起全民关注、评论与转发,使其成为社会热点新闻而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反响。网络舆情的诱发事件是真实的,但是网络言论却不一定是真实的,因此需要各位网友站在客观事实的角度来平息各种网络事件,从而帮助消除网络事件带来的影响,解决高校内部网络舆情管理的问题。

一、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研究现状

1.高校网络舆情概述

高校网络舆情主要是指在高校内,大学生群体和高校教师对关于高校的各种突发性事件产生了心理刺激,并借助网络平台发表言论,并对这种突发事件进行传播,从而在高校范围内形成了对特殊事件刺激下的认知、态度、表现、情绪、行为等集合体。

2.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研究

大部分学术界都已经开始了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研究,但是关于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体系模型的建构却比较少,还处于初始阶段。针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学校需要从两方面入手,分别是舆情的引导和管理体系模型的建构。关于舆情的引导,学术界的研究较多,大部分是网络广播引导,这种引导是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按照一定的舆情引导规则、广播传播原理让大众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改变自己言论模式、收听习惯等。关于高校对此方面的引导,高校应该从网络媒体入手,科学制定相应的引导方法、制度,纠正大学生的价值观,从而让大学生在高校期望的方向内发表言论。

二、高校網络舆情管理体系模型建构的策略

1.建立网络舆情教育管理机构

首先,高校应该成立专门管理学校网络舆情教育的各种办公机构和执行机构,安排相应的领导负责人,成立网络舆情教育领导小组,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搜集、上传、下达,选择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筛选。网络舆情教育管理办公室负责对其他小组成员进行录取、考核、管理、监督等,对工作人员的业绩、教育结果进行考核、评比等,建立完善的考核监督机制。这种管理体系的建构可以提高管理人员和小组人员的责任意识,最终促使各部门积极合作,做好基层管理工作。

2.约束高校师生参与网络舆情管理的行为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体系模型的建构需要多方面合作,网络舆情是在校园中发生的,因此需要高校师生共同合作。首先高校需要建立网络舆情管理制度,对高校内部网站、论坛、网络平台等进行规范化管理,严格要求师生按照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参与网络评论等,杜绝法律禁止的网络行为,对各类违反规定的人进行处理。学校安排、选择一些网络信息员和评论监督员,加强对师生的网络行为管理,并定期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从而对网络舆情进行摸底,并组织他们通过问卷调查、科研、座谈等形式,不断提升高校内部网络舆情管理的水平。

3.建立并运行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建立需要依赖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信息智能管理技术等,网络信息管理员可以在网络上通过关键词信息搜索,对各种信息进行自动筛选,从而将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分类、归属,根据这种方法,网络信息管理员对各种敏感信息可以及时监测。且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也可以将人们对各种热点信息、新闻事件的意见、评论等进行动态监测,对网络上的极端评论、指向性观点进行搜集,最终规范网友的言论、行为。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建立需要以网络海量信息为基础,通过网络技术对舆情信息进行监测、追踪、预警等,最终在系统内部建立信息报表,为高校信息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提供数据依据。

三、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实证研究

1.设计问卷,搜集资料

本文研究基于探索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参考,制定了相应的问卷,对我市在校大学生进行初步调研和访谈,并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修正。调查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高校学生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高校学生的网络舆情参与情况,主要包括使用网络时间、发表言论的方式、关注舆情的种类等方面的内容;第三部分是分析高校学生对网络舆情的认识情况,主要是对网络现状的反应;第四部分是关于高校网络舆情学校的引导和管理情况。本次调查对象主要选择了市区内不同的大学生,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都有,调查方式包括线上线下两种方式。

2.数据分析

首先是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参与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大学生平均使用网络的时间长4个小时的占比为45.56%,使用网络的时间长6到10个小时的占比为44.45%,超过10个小时的占比为9.62%,一个小时之内的占比为0.37%。这些数据说明,大学生的生活和网络有着紧密的关系,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发表网络舆情的渠道主要是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其他社区自媒体平台等,各占比都不相同,微信朋友圈占比最多。关于舆情的内容,大多数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如新冠肺炎疫情等还是比较关注的,通过实证分析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发现,有6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网络舆情是客观的、理性的,有30%左右的大学生认为网络舆情有积极影响的,有45.5%的大学生认为网络舆情是具有消极影响的。还有少数大学生认为网络舆情有着严重的问题和危害,会对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另外,对大学生也进行了采访发现,部分大学生认为网络舆情出现负面影响主要是因为学校缺乏规范和引导,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言论也会被学校限制。因此大部分学生希望学校可以加强对网络舆情现状的了解,并以维护学生的利益为主来科学看待网络舆情,让其为学生服务。

其次是假设检验。根据学生的基本特点了解学生对高校网络舆情参与情况的认知层次,使用SPSS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专业作为自变量,将学生上网时间、网絡言论感知度、网络舆情的认知层次、网络舆情的满意度来作为因变量,进行双变量相关性检验。结果发现,学生的上网时间和性别无影响,主要因为网络化的普及,导致学生使用网络时间都比较长,性别差异无显著变化。但是性别差异对网络言论感知度、网络舆情的认知层次、网络舆情满意度等都有影响,女生相比于男生大部分对网络言论持客观态度。其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网络舆情的认知和参与度有较大差异,人文科学、工科、理科、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对网络舆情认知、网络言论感知等都不同。其中年龄的影响也有变化,大部分学生会因为年龄的增长对网络舆情的理性认知度更高。

3.聚类分析

本文通过搜集、整理相关学术文献以及对学生进行线下访谈,对高校网络舆情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于高校的引导情况对其进行了方法指导,其中主要有这些: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特征进行引导。第一对于大三大四文科专业的女生,她们发表网络言论的渠道主要是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关注娱乐新闻和社会热点,因此高校可以从学生利益下手,为学生提供网络邮箱,让学生将自己的建议、留言或者存在的疑问写进邮箱,向学校反馈,学校再进行处理和解决。第二对于大一大二理工科专业的男生,他们参与网络舆情的渠道主要是微信、QQ、论坛、关注热点资讯、新闻等,高校可以通过干预校园论坛来引导学生参与网络舆情,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网络安全知识教育,要求学生主动承担使用网络的责任,学校搜集网络技术,完善相关意见,从而提高网络舆情的引导性。第三是对于指低年级、人文专业的女生,他们较多关注于学校内的教育问题、学习问题、科研问题,因此学校需要建立高素质、高能力的网络舆情管理教师队伍,从而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的引导。第四是对于高年级理工科专业的男生,他们对社会热点信息、国际政治新闻较为关注,因此高校需要对关注热点新闻的学生进行引导,并建立健全意见反馈、处理机制和制度,培养并选拔出高校网络舆情论坛的意见领导者。

四、结束语

高校构建网络舆情管理体系模型,便于优化管理过程,加强高校师生的网络舆情防范意识,从而保证高校师生可以多渠道、规范化的发表言论,促使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在法律规范内、在校园制度内向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从而营造文明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明,侯甜甜.基于共生理论的高校网络舆情导控研究——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 2019, 000(004):72-80.

[2]马春影.基于大数据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问题及对策实证分析——以铜陵学院为例[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9(5):50-55.

[3]张晓霞.高校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及可拓预警模型的构建研究[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000(003):115-119.

[4]韩孟婷, 柴彬彬,马立民.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新媒体舆情分析模型的探索与实践[J].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0, 000(004):76-78.

2020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项目批准号:2020SJB1253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高校
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舆情管理中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