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萍
【摘要】养成良好习惯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各种习惯的关键阶段,对此,教师根据“21天效应”,主动发挥小组价值,制定有效制度,携手家长形成教育合力,以便在搭建完善的习惯养成体系中,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关键词】21天;良好习惯;小学;德育
由于工作繁忙,大多数家长会选择由长辈来照顾孩子,但是这些祖辈往往会采取溺爱的方式,不仅不会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甚至会纵容孩子,使孩子逐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同时,小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制力较差,不能主动地辨别许多行为正确与否,甚至会出于好奇心对这些行为进行模仿,导致在文明礼仪、卫生习惯等方面的自律、自理能力明显不足。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根据“21天效应”,主动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花时间、精力进行总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发挥小组价值,培养良好习惯
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时,教师应当意识到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无法对每一个学生都给予关怀备至的指导,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成长。学生人数远远多于教师人数,学生之间会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所以,教师可以以21天为一个周期,确定一个习惯主题,并为学生搭建互动的小组,引导学生在小组中督促彼此纠正不良习惯。在对学生分组时,教师要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有自身独有的个性,因此教师应当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以便学生在相互帮助中养成良好习惯。
比如,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个学生应当具备的基础素养,但是生活背景和学习背景的差异,使得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状态不同。有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有效完成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练习的活动,而有的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无法有效地完成预习、学习和练习的活动。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判断,并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分组完毕后,每个小组中选择出一个组长,监督大家的学习情况,当组内有学生的学习习惯不佳时,全组共同商讨方案,共享自己学习的技巧,从而帮助组内学生改变不良学习习惯。
由此看出,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习惯对学生进行分组,在21天的周期内有效发挥学生资源的价值,让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关系,以便学生在找准自身定位中与其他组员共同制订习惯改进计划,对组内的其他学生给予帮助,促使同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引导制订制度,培养良好习惯
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着起点和终点的地位,而一个完善健全的制度是学生有序参与学习活动的后盾,也是学生自觉养成良好习惯的依据。在以往的德育活动中,教师都是直接为学生带来班级管理制度,使得学生具备一定的压迫感,不利于其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为了充分调动学生遵守良好习惯的动力,使学生自觉按照制度行事,教师有必要组织学生参与制度制订的过程,以便学生在强烈的参与感中将制度条例铭记于心。
以“不随地乱扔垃圾”这一制度条例来说,为了让学生主动养成不随地乱扔垃圾的习惯,教师就可以利用班会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设定这一条例。在活动中,教师先提出问题:“我们每天都会生产出许多的垃圾,如果将这些垃圾随意扔在地上,我们周围生活的环境会怎样呢?地球会怎样呢?”引发学生思考。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回答:“环卫工人的工作量会增多。”“学校、社区里随处都可以见到垃圾。”等等。之后,教师为学生播放一些垃圾遍地的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到随地乱扔垃圾带來的严重后果,使学生认识到应当合理处理垃圾。针对学生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不随地乱扔垃圾”的制度,增强学生遵守制度的自觉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基于上述案例可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想象,能够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必要价值,促使学生主动提出培养良好习惯的管理制度,以便学生在自觉遵守制度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语言鼓励学生,培养良好习惯
对话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形式。教师通过对话不仅能够向学生渗透正确的思想,而且可以在学生的心底注入力量,让学生获得鼓励。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时,教师应当认识到,单纯使用批评性的语言,并不能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甚至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无地自容。所以,教师应当有意识地使用艺术性的语言,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表现不好的学生给予鼓励,促使学生从教师的话语中获得力量,不断培养良好的习惯。
例如,教师平时可以观察到,经常有学生见到教师不知道问好,躲着教师走开。这种行为是学生不讲礼貌的表现。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出改变,比如看到学生问好后,应当及时说“你也好”,并给学生一个微笑,使学生从教师的言语和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亲和与肯定,从而下次见到教师后主动地向教师问好。此外,教师可以利用班会等时机对学生鼓励:“虽然现在有很多同学见到老师不知道问好,但老师相信是你们有些害羞造成的,没关系,老师相信下次你们可以突破自己,对不对呀?”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获得力量,以便在下次遇见教师时可以鼓起勇气问好。
对话是传递教师想法、鼓励学生的有效工具。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使用艺术性的话语,与学生对话,不仅能够让学生肯定自己的行为,认识到自己的优点,而且可以让学生大胆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教师做好示范,培养良好习惯
社会学家班杜拉提出了“榜样示范”的教育理论,认为榜样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学生一般会潜意识地模仿榜样的言行举止,从而在靠近榜样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身的行为。教师就是学生在学校的榜样之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学生。所以,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自身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主动地按照职业规范调整自身的行为,避免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学生养成不良习惯。
比如,做作业是学生每天都要完成的任务,但是许多学生的自律能力较差,不能及时地完成作业,甚至有的学生还会出现“抄作业”的行为。对此,教师就可以从自身备课、授课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做好示范,让学生从教师的自律行为中获得学习的养分。首先,教师在每一次上课前都要对教材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以便结合学生的真实情况和教材中的知识点安排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体现出备课认真、负责的态度。其次,在每一次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为之后的教学打好基础,使学生体会到教师认真、自律的品质,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完成作业。
不难看出,榜样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示范作用,是学生学习的方向。教师做好自身的教学工作,并为学生进行示范,能够有效发挥榜样的价值,使学生不断地调整自身的言行举止,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注重多方合力,培养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单单是教师的责任,家长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许多家长认为学校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理应全权担当起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责任。显然,这样的想法不仅不能发挥家长的教育价值,而且会抹杀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意义。所以,为了摆正家长的态度,使家长主动地协助教师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教师应当主动与家长建立沟通渠道,利用多种方式向家长渗透正确的习惯培养观念,在提高家长认识的同时,形成教育合力。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线下交流和线上沟通两种方式,搭建与家长之间的对话渠道,促使家长认识到自己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中扮演的角色,懂得如何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家长会的机会,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并为家长展示学生的日常行为,使家长直观看到学生的不良习惯,意识到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之后,教師为家长渗透家校合作的意义和价值,使家长提高重视度,主动地配合学校展开教育工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其次,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使用微信等即时通信技术,与家长及时沟通,实时跟踪学生的习惯养成情况,并在家长遇到疑惑时,及时地引导家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可以看出,教师利用线下、线上多种方式与家长建立沟通渠道,能够从多个角度向家长渗透正确的教育理念,使家长认识到自己在学生习惯养成中发挥的作用,以便家长在教师的帮助下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将培养计划融入日常教学的总体规划中,并不断探寻落实良好习惯培养的策略和方法,以便学生在良好习惯的助力下开展更高质的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于瑞珍.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N].发展导报,2015-05-08(027).
胡良秀,左洪光.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11):110-111.
瓦志宏.浅析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管理[J].才智,2019(3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