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工业港口景观再生设计构成要素分析*

2021-10-14 10:16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张兰
区域治理 2021年30期
关键词:港口要素景观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张兰

工业从最初的1.0发展到现在的4.0,有太多的旧工业建筑已经不再适合当下城市更新换代的发展,不得不被时代遗弃。港口工业遗产作为一种常见的空间形态,伴随着城市的变迁和发展,承载着深沉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历史价值,不仅是地区文化的重要符号,更是人民群众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同时也是区域综合实力发展的重要构成体现[1]。如何让其在不失风采特色的情况下旧貌换新颜,避免风貌衰微等现象是设计师需要深思熟虑且深入研究的事情。文章将尽可能地深入剖析后工业景观空间再生设计的构成要素,力求为后续工业遗迹景观空间的建设提供些许参考。

一、旧工业港口概述

旧工业港口是工业文明长河中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是时代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当代城市中独具韵味的景观风景线,随着重工业不可避免地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加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陈旧过时的港口已不在能满足当下城市发展的需要,诸多老工业港口面临着遗弃、拆毁等前途未卜的命运。

当前各地政府大力促成工业遗址公园的建设,在留存其工业文化风貌的规划理念下,通过对场地内的建筑、设施设备、人造物等,采用保留、改造利用和再生设计等方式方法活化,使其成为可供市民休闲娱乐、观赏游憩和开展工业科普教育等活动的公共景观空间。进而在延续传承工业文明的同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留下社会发展印迹的同时提升城市形象,强化对旧港地区身份及其意义的认识和认可。

当今世界范围内改造较为成功的老工业港口不在少数,无论是德国杜塞尔多夫的媒体港,还是荷兰的鹿特丹港,亦或者是新加坡南部的深水吉宝港,都是老工业港口遗址成功蜕变的典范,当人们再次提及其旧港时,已不再仅仅是一个工业名称,而是成为其国家地域文化和工业文明的一种代表,甚至作为城市名片面向世界。作为拥有众多老工业港口的中国,绵长的南北海岸线和贯穿全国各地的众多河流造就了诸多旧工业港口,而这些遍布各地的港口皆具有各自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意韵文化,因而在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下,深入发掘其风貌特色,未尝不能使其旧貌换新颜,打造出属于本土独一无二的名片。

二、旧工业港口的景观再生

(一)景观再生设计

再生设计是一个以“流程导向”指导设计方法的系统理论,“再生”一词描述了能源和材料逐渐复苏并振兴的过程,创造一个同时满足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综合系统[2]。旧港内有着大量景观设计要素的遗存,不止有日积月累形成的自然要素,更有工业时期发展遗留的工业要素,而旧港的景观再生设计,便是在原有陈旧的景观要素基础上,运有可持续的设计手法让其焕发新生,成为公共的生态景观空间对外开放。

景观再生设计是生态系统的仿生模型[2]。主要有生态环境再生、景观形式再生和文化内涵再生三大方面。所谓生态环境再生是指旧港现存环境污染、破旧不堪等问题,通过对其进行生态治理、净化、修复、更新等整治手法实现生态活化。景观形式再生则是指对旧港空间通过景观设计手法,在空间规划布局、植物造景和应用功能等方面进行活化再生。而文化内涵再生是指在旧港规划设计时加入其所在地的本土文化符号和肌理,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文化特色空间。

(二)旧工业港口景观再生设计实践案例分析

国外有非常多较为成功的旧港改造案例,但并不是所有成功案例都是一次性完成的,相反诸多成功案例都历经了较长的改造阶段。以老工业港口改造典范德国杜塞尔多夫的媒体港、荷兰鹿特丹港、西班牙马拉加港、新加坡深水吉宝港为例进行更新策略的解读,主要策略见表1。

表1 旧工业港口更新改造的主要策略

除了国外非常多优秀案例外,国内也慢慢涌现出一些优秀案例,如岳阳港工业遗址公园,通过景观再生设计手法,重塑逐渐消失的工业文化符号,注入新的地域文化内涵,不仅再现了旧港昔日风采,还助推了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可谓名利双收。

通过以上案例可知,旧港的成功更新离不开社会、生态、文化、艺术和科技。在旧工业港口景观公园再生设计的改造模式中,一方面,再生景观公园需呈现工业时代辉煌的历史文明,满足大众的情感需求;另一方面,需要将旧工业港口的再生设计与时代相结合,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公共利益,从而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

三、旧工业港口景观再生设计的构成要素

旧港的景观再生设计不仅需要改变原有空间的外貌,更需要通过将现有资源要素整合利用,从文化内涵到外显形式都进行景观更新和生态修复,将时代元素融入到旧港再生空间,使之与大众现代生活需求紧密相连,从而实现老工业港口旧貌换新颜的复兴目的。

旧港原有空间中遗留着各时期的许多要素,如建造初期的“工业原生景观要素”,发展中期的“自然生态系统要素”,以及更新改造时期的“地域文化要素”和城市发展的“时代需求要素”。如何协调应用好这诸多要素,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生态公共空间,是旧港景观再生设计需要深思熟虑的。

(一)工业原生景观要素

工业遗迹再生设计发展至今已有十多年历史,在许多前期改造案例中,基本都尊重原有场景风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工业原生景观要素,做到了尊重场地、保护城市记忆、满足大众需求。

旧港工业原生景观要素主要有工业建筑物、构筑物、设施设备等,在旧工业港口的景观再生设计模式中,常用的更新改造手法有“构件保留、部分保留和整体保留”三种。构件保留为仅保留旧港内构筑物等设施设备中的一部分,如一榀桁架、一个起重机等,此类构件多被处理设计为场地内的雕塑,作为标志性景观来强化视觉效果。部分保留指保留旧港景观场所内建筑物等某一个片断,使之成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标志性景观。而整体保留则是指将旧港的工业原貌全部保留下来,形成一座具有时代特色的园区,行之其中极易引发联想,再现从前工业景观印迹,从而唤醒情感产生共鸣[3]。

(二)自然生态系统要素

旧工业港口基本上都经历了较长一段历史时期的发展,整个港区会有明显的自然遗迹,如风蚀、锈蚀、杂草植物等自然生态元素,因而在设计时可以充分保留这些有时代韵味的自然元素,营造和谐的公共景观空间。

自然生态系统还需着眼于旧工业港口的经济价值。在其景观再生设计模式中,设计师需运用生态设计理念,将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采用新兴生物技术使旧港原有建筑物及设施设备得以完好保留,将其改造为可持续发展的富有本区特色的自然生态景观,从而推动旧工业港口新旧景观的融合与发展,达到生态修复、环境更新、文化复兴和经济复兴的目的。

(三)地域文化要素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粮食,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独有的文化特色及精神内涵,因而在旧工业港口景观再生设计模式中,地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设计师需要关注并加以运用的重要元素。将地域文化与工业符号相结合,可使旧港景观再生的设计思想和手段更加丰富,创造出既具有工业时代文明又具有地域特色的新景观空间,让大众在欣赏工业技术之美时,又能满足对本土精神文化的需求,从而实现人与空间和谐共生。

(四)时代需求要素

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各项需求也随之升级,因而在旧工业港口景观再生设计模式中,必须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尽可能的将空间进行多功能重塑,进而激活空间,满足人类各种需求。首先,要运用高新技术修复原有生态系统和设施设备,保证在正常运行的状态下,能满足人们休闲娱乐时对舒适生态环境的需要;其次,要结合现在需求较大的文旅夜游,在旧港区内设计满足夜间使用的照明景观空间,增加空间活力和特色,提高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最后,还需考虑人性化设计,旧港区内需配有属于自己独特文化的标识系统,既可体现整体文化,为其添砖加瓦,还可以很好的引导人流,充分展线由单一向多功能展览的转变,极具时代特征,又满足了大众的心理需求[4]。

四、结语

工业遗产是时代发展的瑰宝,设计师应在读懂、知透的过程中,理解并把握其独有的空间文化内涵,将其寓意深厚的工业文化和地域文化续植在景观再生设计的空间环境中,深入挖掘旧工业港口的文明延续性与活化可能性,最终完成生态修复、景观再生、空间激活和经济复兴的目的,并赋予其永恒的生命力,使之旧貌换新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公共景观空间。

猜你喜欢
港口要素景观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港口上的笑脸
惠东港口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