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猫估计有恋人癖。它不但是个跟屁猫,日常生活中对我妈和我百依百顺,整天像只死猫一样拉直了任摸任撸。也不挑食,还能逮老鼠。简直就是一只经济适用猫。但是,第二天就暴露了本性。它把大狗丑丑咬得两天不敢回家……那一幕情景我若非亲眼所见,简直不敢相信!丑丑何其凶狠啊!而且体态巨大,跟个小牛犊似的,追咬羚羊的时候跟玩儿一样。偷鞋子的时候更是方圆十里没人追得上。可面对跟屁猫,怂得跟耗子似的。丑丑和跟屁猫初次见面,对峙了不到一秒钟,跟屁猫“哇呜”一声冲上去就咬!丑丑傻眼了,它没有正式进入谈判程序呢。就算进入了谈判程序,往下总还有宣战程序吧?可这只猫啥程序也不讲,啥解释也不听。于是丑丑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咬住了命门——喉咙。跟屁猫的进攻不但精准,而且狠辣,咬住后绝不松口,四只爪子紧紧抓住狗毛不放。丑丑鬼哭狼嚎,上蹿下跳。好容易才把猫甩掉,猫落地的一瞬间立刻又反扑回去,扑上去接着咬。一口,一口,再一口。毫不犹豫,毫不留情,还伴以震慑性超强的怒吼。这哪里是中华田园猫?这分明是中華田园虎!我和我妈看得目瞪口呆,一时半会儿竟然忘了上前营救。
而丑丑这家伙,前失先机,后丧胆魄。只顾着吱哇乱叫,颜面尽失。我和我妈好容易回过神,一齐冲上去,拼命拉扯,才将它从猫口救下来。这家伙也顾不上道谢,夹着尾巴掉头就跑。跟屁猫首战告捷,第三天又趁热打铁,把路过我家蒙古包的一头牛咬了。那真的是一头牛啊……体态至少至少比猫大一两百倍啊……跟屁猫的战术仍然没有变化。仍是狭路相逢,一个眼神儿不对,冲上去就咬。我看其他猫袭敌之前,先伏身相峙,再呜呜警告,再甩无数眼镖。然后耸肩龇牙,拉开架势斗狠示威十来个回合,最后实在谈判无效了才正式拉开实战。可这一位,毫无章法可言,完全无视江湖规矩与日内瓦公约。狗被猫咬成了耗子,牛则快被咬成了狗。它惊得仰天长嘶,发出了时代最强音。好容易才甩掉猫,尥着蹶子一溜烟就跑得没影儿了。唉,要是早几天得了这神猫,我何至于赶牛赶得那么辛苦!经过这两战,跟屁猫奠定了不可动摇的江湖地位。我和我妈再想胡撸猫毛的时候,忍不住手下一顿,千思万想,心潮起伏。后来我们很长一段时间都担心它会不会欺负赛虎和鸡。结果人家才不屑于此呢,人家一看就知道这两者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对了,说的是散步。葵花地里的最后一轮劳动也结束了,在等待葵花收购的日子里,每天晚餐之后,我们全家人一起出去散步。真的是全家人——跟屁猫也去,赛虎也去,一只胆大的兔子也非要跟去。丑丑最爱凑热闹,它绝不会落下此类集体活动。但它怕猫,只好远远跟着。此外,未入圈的鸡也会跟上来。天色越来越晚,鸡是夜盲眼,渐渐无法前进了,唤半天才挪几步。我妈便弯腰抱起它,继续往前走。
我妈不时说:“要不要把鸭子带上?你猜鸭子会不会跟不上来?”不等我回答,又得意地说:“我家啥都有,我家啥都乖!”我们这一队人马呼呼啦啦走在圆月之下,长风之中。我妈无比快乐,像是马戏团老板带着全体演职员工巡城做宣传。又像带散客团的导游,恨不能扛着喇叭大喊:“游客朋友们,游客朋友们,大家抓紧时间拍照,抓紧时间拍照!”我也眷恋那样的时刻。宁静,轻松,心中饱满得欲要盛放,脚步轻盈得快要起飞。那时的希望比平时的希望要隆重许多许多。
我妈整天操不完的心,狗的耳朵立不起来她也管。公鸡踩母鸡,踩得狠了点儿,她也要干预。猫在外面和野猫打架,她也要操起棍子冲上去助战。每天累得够呛,满脸“队伍不好带”的痛心样儿。直到这会儿,她才感到事事舒心。在静谧的夜色中,领着全家老小晃荡在空旷的河边土路上,又像一支逃难队伍在漫长旅途中获得了短暂而奢侈的安宁。
(节选自《遥远的向日葵地》,花城出版社2017年版)
赏 析
李娟的文笔总是俏皮活泼,笔下的动物生动形象,且富有个性。李娟极爱动物,笔下的动物常常有名字,而且还都有故事。本篇节选中的跟屁猫令人印象深刻。此猫虽在人面前极其温顺,但在其他动物面前则异常凶猛,情商和体魄都堪称上乘。李娟用幽默精准的语言将其和狗还有牛的两场大战生动还原,极富现场感,让人读了忍俊不禁。当然,跟屁猫的故事并不是本文最精彩之处,最精彩的是结尾处“一家人”散步的场面。李娟和亲人们,以及猫、狗、兔子、鸡等,“全家老小”在静谧月光之下,脚步轻盈,时间仿佛按了暂停键,一切喧嚣化为乌有,只有巨大的安静一路伴随。这一幅人与动物温柔共处、人和自然无差别相融的画面,如此完美,好像一个突然降临现实的乌托邦王国,以其真实和梦幻相混合的气质,打动了每一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