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案
凌晨4点,阳光还没有照下来,街道寂静无声,人们还沉浸在梦乡。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院子里,一位老科學家已经出门了。他沿着胡同,穿过操场,来到研究所的实验大楼,走向最里面的那间他挥洒过汗水的办公室,那里是他的勋章,也是他的战场。偌大的实验大楼,他总是第一个到达。走进办公室,开灯、开电脑,披星戴月地开始一天的工作。
你想象不到,一个耄耋老人,却是为数不多的唤醒这个城市的人。老人就是赵焕庭。
赵焕庭幼年时期经历了国家羸弱、人民遭殃的痛苦,深知个人命运和国家紧密相连。高中毕业时,正是国家开展国民经济大建设时期,那个时候他将一腔热血挥洒在祖国的土地上。他将詹天佑当成偶像,他原本希望像詹天佑一样为国修建铁路,却与海洋打了一辈子交道。1973年,赵焕庭从干校调到中科院南海所,参与了黄埔港通海航道调研项目,对珠江河口河床演变进行了开创性研究。
2003年,赵焕庭退休了,但他依旧奋战在科研一线。这是老人一天的工作时间表:凌晨4点到早上7点,上午8点到11点半,下午2点半到6点,晚上8点半到10点半……每天工作10至12个小时,没有节假日和周末。这样的工作节奏,他已经坚持了近20年。正是因为他全身心地投入,专心从事南海勘测和研究,在2003年退休后,他迎来了事业的另一个高峰。因为贡献卓越,他在77岁和78岁高龄时分别获得广东省和国家科技进步奖,84岁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获得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有人问他:“这样的工作状态累吗?”赵焕庭说:“一点儿也不会,年纪大了不需要多少睡眠,工作很多,起来就干。最欣慰的是看到自己的成果有助于国家,感到没有白白浪费自己这一生。”
(责任编辑/刘大伟 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