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星
VOL.464 2021.9下
在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在绵延1000多米的崖面上,分布着大大小小735个洞窟,保存了45000平方米壁画和2000多身彩塑,这里就是被誉为全世界最大画廊的莫高窟。1900年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被意外发现,70000余件古代文献重见天日,引发了世界性的显学——敦煌学。从前秦建元二年(366)到今天,敦煌莫高窟记录了1600多年间不曾间断的丝路历史,见证了中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融合,见证了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成为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库。
1944年國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结束了莫高窟近400年无人管理的历史。从这时起,一批批年轻人来到这里,投身于敦煌石窟与文物的“保护、研究、弘扬”事业当中。今天的敦煌研究院已成为负责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榆林窟、西千佛洞、北石窟寺管理的综合性研究型事业单位,已发展成为我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跨区域范围最广的文博管理机构。2020年1月17日,中宣部授予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时代楷模”的称号。
每个时代的敦煌人,都有他们的责任担当。常书鸿在巴黎的塞纳河畔看到《伯希和敦煌石窟图录》,毅然回到祖国承担起守护莫高窟的重任。施萍亭笔下那一群“打不走的莫高窟人”,在凋敝中重新振兴了敦煌石窟研究。上世纪80年代从全国奔赴敦煌的大学生们,如今仍在大漠中坚守,为“一带一路”和“文化自信”贡献力量。今天,敦煌的“80后”正接过前辈的旗帜,继续着传承创新的使命。敦煌,是一个值得献身的地方!
“我们要以怎样的姿态传承千年文明?”这是来自敦煌人的疑问,也由敦煌人做出解答。《小康》杂志以“青春出发 守望敦煌”为主题,策划并制作的封面报道用细致精彩的内容和扎实深入的采访给出了读者这个解答。
在敦煌,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一转眼就是千年。在外界看来,苦、枯燥是这里的主题词,但因为热爱这里,敦煌人从来就不觉得苦和枯燥。日复一日的坚持,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青春。对敦煌人来说,心归处是敦煌,心安处即故乡。就像有人说的那样:“如果你年轻时来过敦煌,敦煌将一直与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