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大学生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2021-10-13 15:30文晶娅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职业素质大学生

文晶娅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已进入一个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职业素质好、创新创业能力强的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是我们一般普通高等学校所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新时期大学生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应当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保障等方面改革创新,持续发力。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素质;创新创业能力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时期。在经济建设方面的基本要求是,不再追求GDP增长的高速度,而是更加关注经济发展的高质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总体思路,它要求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种质量不断提高、结构更加优化、效益不断提升、与环境更加协调的新的经济形态。同时,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为占领国际制高点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又要为各行各业的发展造就一大批职业素质好、创新创业能力强的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而后者更是我们一般普通高等学校所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努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较好的创新创业能力,也是我们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责。

一、新时期对大学生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基本要求

(一)大学生职业素质方面

什么是职业素质呢?通俗地说就是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所应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要求,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是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二是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所应具备的敬业精神和道德情操;三是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所应具备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1]。

1.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技能。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是对劳动者素质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大学教育教学对大学生培养的最基本要求。在大学的专业知识教学中,切忌好高骛远,忽视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教育学生在学习上不怕吃苦,刻苦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打好专业基础知识功底。同时,还要注重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教育教学中,还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断更新所学专业知识,只有自学的能力提高了,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更新知识,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转型的要求。良好的职业技能是对应用型人才职业素质的一个重要要求。所谓职业技能简单地说就是实际操作能力。在大学教育的教學中,特别是一般普通高校的教学中,要始终把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一个重点。要强化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书本知识和职业技能相结合。

2. 忠诚的敬业精神和崇高的道德情操。敬业精神首先表现为爱岗敬业。所谓爱岗敬业就是要求每一个劳动者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单位,热爱自己的岗位,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这是任何一个单位对职工的起码要求,也是我们在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教育中要引起高度注意的,要在大学教育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与专业知识教育同讲共教。道德情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职业道德,如:个人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个人诚信和集体精神等。也是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将来大学生为人的品质表现。

3. 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人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讲的就是健康的身体在人生职业生涯中的极其重要性,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职业规划都是一种空谈,没有健康的身体做保证,什么事业也干不成。大学生时代,正是学生长身体的时候,要高度重视大学生体育运动,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同时,也要高度关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所谓心理素质,是人在社会活动中与社会相适应的一种心理品质,也是面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挑战一种坚定程度的心理状态。心理素质一经形成,就具有比较稳定的性质。大学时代,正是人生心理素质养成的重要时期,引导学生养成健全的心理素质,对将来步入社会工作应对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教育绝对不能忽视。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

所谓创新能力,就是在经济建设的某一方面或是生产过程的某一环节,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工艺的一种能力。敢于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艰苦创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新中国不断强盛的源源动力。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时期,以大庆石油工人为代表的一大批艰苦创业典型,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艰苦创业榜样。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内涵,就是敢于创新创业的思想品质和坚定创新创业的顽强意志,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首先就是要从这两个方面不懈努力。

1. 努力培养大学生敢为人先的创新创业思想品质。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但我们在大学教育的教学中,也要把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为将来大学生踏入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品质基础。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潜能,就是要培养大学生敢为人先的思想品质,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敢想前人没有想过的事,敢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敢于根据个人的研究对于前人成果提出新的质疑和挑战。

2. 努力培养大学生百折不挠的创新创业顽强意志。只有信念坚定,意志坚强,才能不忘初心、勇往直前,最后获得成功。创新创业的道路往往是曲折的,有时甚至还会遭遇重大坎坷和挫折。在这种困难条件下,信念和意志就成为坚持创新创业的关键之所在。所以,在大学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培养大学生坚定的创新创业信念和顽强的创新创业意志。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主要短板

高等学校是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主战场,学校的教育教学的目标定位、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等方面,都会对大学生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正是在这些方面,当前不少学校还存在不少短板,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一)学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准确

我国的高校一般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学术型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双一流”大学),该类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培养高尖端人才为主,学生重在学习研究国际前沿学术问题,研究解决国内卡脖子重大科学难题,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高端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撑。第二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如地方一般高校、民办高校等),该类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则是以培养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学生重在学习各行业专门知识,为地方培养大量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急需专业人才。第三类是职业技术高校(如地方办和民办的高职高专等),该类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则是以培养不同层次集中于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为主,学生重点学习各行业职业技能[2]。我们大多数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包括地方民办高校和高职高专)都属于第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和第三类职业技术高校,这些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本该是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主要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实用的高素质人才的。然而,有不少学校在实际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仍把学术人才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目标,有的甚至把考入第一类学术型大学读硕读博的学生数量作为一个奋斗目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从而严重削弱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

主要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当前还没有统一的用于高校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大多数学校均是各自为政,课程设置可多可少,有的甚至干脆不设置;二是配套教材建设方面严重不足,没有形成用于高校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教材体系,教师在此方面的授课则是自选教材,缺乏系统性;三是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不渗透。不少高校只把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一种课程安排,并非主流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没有将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到整个教学体系中,致使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教学及专业教育不衔接、不渗透。

(三)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匮乏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力军,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素质。当前,不少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升缓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师资队伍建设比较落后,很多高校沒有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师自身对于创新创业缺乏实际经验积累,在教学中难以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导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效果。

(四)实习实践教学资源短缺

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在具体活动中,培养职业情感,磨炼意志品质,提高动手能力,萌发创新创业动机。这就需要社会和学校都要有能够让学生参加实习实践活动的足够资源,如校内各类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及器材、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等。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从学校层面看,多数学校实验教学资源短缺,有的专业实验室建设数量不足,有的虽有实验室,但实验仪器和设备配备不到位,根本不能满足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的需要。从社会层面看,企事业单位对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认识极为淡薄,担心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影响单位的正常生产活动,很不愿意为学校提供场所作为实训实践基地。

(五)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进一步加强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教育,无论是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培养,还是实习实践教学资源的充实,都离不开教育经费的支撑。而现实的情况是,在政府层面,虽然国家有十分明确的教育投入保障政策,但地方财政总是把教育投入当作财政负担,不愿按相关政策保障教育投入,使高校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经费受到严重制约;在学校层面,学校侧重于保人头经费和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也不愿将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向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教育,致使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三、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思考与对策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主阵地,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是高等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各地各高校都应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切实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保障等方面改革创新,持续发力。

(一)合理调整一般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如前所述,我们大多数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包括地方民办高校和高职高专)都属于第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和第三类职业技术高校,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实用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要围绕这一目标定位,强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以保证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的要求。

(二)逐步健全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是由国家或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设置统一的用于高校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把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教育统一纳入高校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二是加强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教育配套教材建设,逐步形成用于高校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教材体系;三是在学校层面,进一步加强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渗透,将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到整个教学体系。

(三)不断加强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努力培养或不断引进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师,不断壮大教师队伍;二是积极引导各专业教师积极开展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在专业课程教育中进行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三是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四)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和社会组织的一些创新、发明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加深对创新意义的认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二是在学校中积极组织创新团队,主动开展课题研究。要根据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学校的有利条件和学生的实际创新能力,认真选好研究课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力所能及地參加研究活动,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三是为学生积极提供创新创业实践锻炼的机会。如建立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包括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既为学生创新创业锻炼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发掘创新创业潜能,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四是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既用于激发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也用于奖励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所付出的劳动[3]。

(五)充分发挥先进榜样教育引领的作用

2020年,我国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在这次抗疫战斗中,参加抗疫的医务人员中有近一半是“90后”“00后”,他们迎难而上,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表现出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职业操守,以及“冲锋陷阵、不胜不退”的顽强战斗意志,这就是我们当前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最好榜样。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本地或者本校涌现出的职业素质优秀、成功创新创业的学生典型,以他们为榜样来教育引导学生,鼓励广大学生努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不断增强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六)切实加大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教育经费投入

一是从政府层面切实加强教育经费投入,要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落实教育投入。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的要求,逐年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确保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学校开展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资金需求;二是建议地方政府设立“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对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三是在学校层面要努力调整经费支出结构,把更多的经费投向教育教学活动,特别是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活动。

四、结语

新时期大学生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各地政府和高校都要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新时期大学生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力度,优化师资力量配置,充实教育教学资源,切实提升新时期大学生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红英,张宏雷,刘瑜.关于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5,(7):88-90.

[2] 潘懋元,董立平.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30(2):33-38.

[3] 谢忠东,吴俊祥,徐业成,武立波,刁有明.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37):69-70.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能力职业素质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电气设备课程模块化改革与实践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