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莲华
(漳州正兴医院妇产科,福建漳州 363600)
子宫腺肌症是临床的常见疾病,患者的主要疾病特征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等,属于一种良性病变,病因为具有生长功能的相关子宫内膜间质及腺体侵入至子宫肌层[1-2],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因此,有效治疗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时,主要根据具体的生育要求、年龄和疾病症状等,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全子宫切除术是子宫腺肌症彻底治愈的唯一方法,而对于存在生育要求的患者,则主要选择子宫肌腺症病灶剔除术治疗,该方法治疗效果显著,但术后易出现疾病复发及宫腔粘连的情况[3-4]。GnRHa(促性腺激素释放素激动剂)属于非手术治疗方法,其在子宫腺肌症患者术后辅助治疗中应用广泛,能促进患者机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5]。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Gn-RHa在子宫腺肌症病灶剔除术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实验组年龄22~49岁,平均(34.02±1.98)岁;病灶直径2.1~9.2 cm,平均(5.17±1.08)cm。对照组年龄21~50岁,平均(33.97±1.56)岁;病灶直径2.1~9.3 cm,平均(5.20±1.12)cm;病灶位于后壁30例,病灶位于前壁11例,病灶位于宫底9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子宫腺肌症诊断标准,且接受手术治疗;存在正常排卵周期,月经规律;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盆腔炎病史、卵巢管、卵巢手术史者;存在肝肾心、内分泌、躯体等重大疾病者;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疾病者;依从性低者。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子宫腺肌症病灶剔除术治疗,术前在患者的子宫肌层处,注射1 mL垂体后叶素注射液,保持患者平卧位或膀胱截石位,实施四孔腹腔穿刺,进行人工气腹的建立,置入腹腔镜,探查病灶情况,于子宫突出最高处,通过电钩将病灶切开,彻底清除子宫腺肌病灶,术中做好相关的止血处理干预,以可吸收缝线(2-0)连续缝合子宫内切口,术中处理患者盆腔粘连、巧克力囊肿等合并症,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同时,给予患者抗生素、缩宫素等干预,实施止血、补液处理。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GnRHa治疗,术后第1次月经来潮后的第3~7天,腹部注射3.75 mg GnRHa,每次间隔时间为28 d,根据患者术后具体恢复情况,确定治疗时间。两组均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术后1年疾病复发率。效果评价标准:显效,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80%,痛经症状明显改善;有效,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20%~80%,患者痛经症状缓解;无效,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20%,痛经症状未改善,或出现加重的情况。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8个月月经量、子宫体积、血红蛋白水平。痛经程度采用VAS评分,分值0~10分,评分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和疾病复发率比较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4.00%(P<0.05),见表1。实验组疾病复发率为16.00%(8/50),低于对照组的40.00%(2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3,P=0.008)。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痛经程度、月经量、子宫体积、血红蛋白比较水平治疗后,两组痛经程度评分、月经量、子宫体积均低于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痛经程度评分、月经量、子宫体积均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痛经程度、月经量、子宫体积、血红蛋白比较(±s)
表2 两组痛经程度、月经量、子宫体积、血红蛋白比较(±s)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50 50痛经程度(分)治疗前5.47±1.22 5.50±1.16 0.126 0.900治疗后1.02±0.25 1.87±1.33 4.441 0.001月经量(mL)治疗前285.39±32.74 286.95±35.17 0.230 0.819治疗后98.56±14.12 113.25±15.08 5.028 0.001子宫体积(cm3)治疗前201.14±25.76 202.99±13.82 0.448 0.656治疗后102.26±13.65 147.59±12.83 17.110 0.001血红蛋白水平(g/L)治疗前105.12±12.37 104.79±11.45 0.138 0.890治疗后127.56±10.62 114.41±12.50 5.669 0.001
子宫是一种空腔器官,其不存在黏膜下层,而黏膜下层能保持腺体向宫腔方向生长,阻止其向肌层内生长[6]。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子宫内膜受到子宫肌层侵入的疾病,在周期性激素的影响下,可出现病灶反复出血的情况,导致周围肌纤维结缔组织出现增生的情况,患者子宫增大[7]。子宫腺肌症患者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雌激素水平过高、子宫损伤等有关[8]。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宫腔内环境发生改变,影响受精、卵泡发育、胚胎发育等,增加患者不孕率[9],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强化患者的有效治疗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P<0.05);治疗后,两组痛经程度评分、月经量、子宫体积均低于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痛经程度评分、月经量、子宫体积均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子宫腺肌症患者病灶剔除术后接受GnRHa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更好地控制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改善病情。分析原因为,子宫腺肌症患者病灶不存在包膜包裹的情况,病灶与周围相关组织间边界不清晰,因此,实施病灶剔除术治疗,难以完全清除病灶组织,进而增加疾病的复发率[10-11]。GnRHa是一种十肽类化合物(人工合成),能与GnRHa受体间高效结合,以发挥负反馈调节作用,抑制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分泌的作用,使患者机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长时间处于较低的状态,促进子宫缩小,优化患者盆腔环境,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复发,减轻痛经[12-13]。
综上所述,GnRHa应用于子宫腺肌症病灶剔除术后治疗价值较高,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控制疾病复发率、痛经程度及月经量,缩小子宫体积,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