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联规则对清代官修医籍《医宗金鉴》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用药规律的研究*

2021-10-13 06:37陈雪飞刘翠君王春晓张运克
中医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失语症方药杏仁

高 鹏,陈雪飞,刘翠君,王春晓,马 丽,张运克

(河南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失语症是中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研究[1]表明,脑血管病患者30%~40%出现失语症。中医治疗中风后失语症历史悠久且疗效显著,其中以清代官修医籍《医宗金鉴》为代表的传统理论和实践积累至清代前中期已经臻于完善[2]。然而,近现代对中风后失语症的中药方剂配伍治疗研究存在争议,如:各家学派辨证论治繁杂,方药配伍混乱、复杂,影响方剂的疗效。笔者基于关联规则分析清代官修医籍《医宗金鉴》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中药组方,总结出该病治疗的用药规律,为临床上中药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用药思路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以清代医家吴谦编纂的《医宗金鉴》为数据研究对象,选用版本为2006年郑金生整理的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宗金鉴》。按照顺查法检索出方剂27种、药物99味。

1.2 数据库的建立

1.2.1 纳入标准

⑴按照《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3]诊断为中风病。①主症为半身不遂,神识昏蒙,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肢体麻木;②急性起病,发病不超过1 d;③发病具有诱因,未发病前常有头晕等先兆症状;④好发年龄为40岁以上。具有主症2个或2个以上,急性起病,结合舌苔、脉象、诱因、发病先兆、发病年龄等方面确定诊断。⑵中风后出现语言功能障碍,表现为舌强、舌缓、不能言、不语或语言謇涩、语塞。⑶方药药味为2~35味,且为内服剂型。

1.2.2 排除标准

①产后中风、小儿中风或咽喉肿痛导致的失语症;②方剂中无具体中药名称,且组成药物缺失,或药味<2味或>35味;③方剂为外用剂型。

1.3 术语的标准化处理

《医宗金鉴》中文献资料的术语标准化处理包括:中药名称的标准化处理、中风后失语症证型的标准化处理[4]。

1.3.1 中药名称的标准化处理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为标准,统一规范中药药名,如:“龙脑”命名为“冰片”,“蝉壳”命名为“蝉蜕”,“干蝎”命名为“全蝎”等[5]。此外,炮制药物方面若无特殊要求,均按原文记载,如:“生甘草”“炙甘草”无明显标明均按“甘草”记录。

方剂信息的收集以《医宗金鉴》为主,在保证信息准确性的前提下,以最大化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6]。

1.3.2 中风后失语症证型的标准化处理

由于不同时期医家对中风失语的病因病机的认识有很多,为了确保证型的统一规范,结合方药组成、主治、功效和配伍关系,将中风后失语症分为以下6种证型[7]:痰热蔽窍证、风痰闭阻证、肝肾两虚证、气虚血瘀证、肾虚血瘀证、痰瘀互结证。

1.4 建立数据库

以“瘖痱”“风痱”“风懿”“风喑”“暴音”等为中风后失语症的病名,以及“不能言”“失音”“口噤”“不语”“不能语”“舌强”“语言謇涩”“语塞”“舌缓”“难言”等描述该病症状的词语作为主要检索词[8],对检索数据中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方药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建立数据库。在Excel软件中,以5位数字对数据进行编号,第一位数字为方药数目的编号,中间两位数字为方药在《医宗金鉴》中卷数的编号,后两位数字为方药在某一卷中的数目编号。编号完成后,统一规范核对无误后,完成数据的录入。见图1。

图1 中风失语方药数据录入表(略)

2 关联规则统计方法

建立好中风后失语症数据库后,使用SPSS Modeler 14.1软件进行关联规则Apriori的建模[9];根据中药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实际用药情况,计算出强关联规则,设置最小支持度≥15%,置信度≥80%。

3 数据分析结果

3.1 药物频数

本研究共纳入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药物99种,其中应用频数在3次以上者28味,应用频数在5次以上者9味。频数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医宗金鉴》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药物(频数≥4次)

3.2 药物药性

根据《医宗金鉴》对中风后失语症病因病机的认识及辨证治疗的原则,总结出历代医家所用药物的药性分类规律[10]。见表2。

表2 《医宗金鉴》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药物药性分析表

3.3 药物关联规则

采用Apriori算法挖掘两种相关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两种药物同时出现的情况,主要分析支持度在前10类的药物关联规则[11]。见表3和图2。

表3 《医宗金鉴》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药物关联规则分析表

图2 《医宗金鉴》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药物关联规则网络图

4 讨 论

中风后失语症又称“喑痱”“风喑”“不语”等,病位在脑,病变可影响会厌吞咽及咽喉发声[12]。《医宗金鉴》记载了历代医家对中风后失语症不同的认识和主张,各家对该病病因病机的分析和在治法用药上的侧重点均有所差异[13]。《医宗金鉴》以唐宋为时间分割线,总结中风后失语症的病因病机: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治疗多以疏风祛邪、补益正气为主;唐宋以后,众多医家对该病的有了新的认识,多以“内风”立论[14]。张仲景认为,该病乃风寒侵袭导致脑络不通所致[15]。刘完素认为,该病病机为内火上扰脑络[16]。朱丹溪认为,痰湿瘀滞导致舌窍失灵[17]。通过数据库进行方剂辨证总结,中风后失语症可分为痰热蔽窍证、风痰闭阻证、肝肾两虚证、气虚血瘀证、肾虚血瘀证、痰瘀互结证等6个证型。

关联规则对于挖掘原始医学古籍,寻找用药的潜在关系和规律,从而增加对疾病诊疗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18]。目前,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对近代医家用药规律进行整理和分析是研究中医药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一个重要方向[19]。

本研究详细梳理了《医宗金鉴》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相关内容,对其中涉及中风失语症治疗的99味中药进行分析。从药物使用频次分析,排名第一的是人参,频次是9;排名第二的是防风、麻黄、甘草,频次是7;排名第三的是当归、附子,频次是6。从药性分类分析,使用解表药14种类,补虚药13种类,清热药8种类。从中药配伍规律分析,人参-附子、防风-当归的支持度为22.2%,置信度为88.3%;杏仁-甘草、麻黄-甘草、人参-白术、杏仁-甘草-麻黄、川芎-防风-当归的支持度为18.5%,置信度为80%;麻黄-杏仁、炙甘草-白术的支持度为18.5%,置信度为100%。其中麻黄-杏仁、炙甘草-白术虽然出现频次低,但是可能具有重要配伍意义,不能忽略。

笔者针对气虚血瘀证分析人参-附子的关联配伍方义。附子味辛、甘,性大热,归心、肾、脾经,能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命火,可谓“回阳救逆要药”。人参补气补血,附子补火助阳,均能针对正气虚衰所致的中风后失语症[20]。附子散寒温经,祛除寒邪,对于中风导致的舌强不语具有温经通络、加快血液循环的作用[21]。附子和人参都归于心经,两者配伍使用,在人参补气补血、濡养机体的同时,附子发挥温经通络的作用,促进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22]。清代王清任提出“气虚血瘀”学说,认为“风火痰瘀”闭阻脑络,神不导气,导致舌体经络闭阻[23]。再以风痰闭阻证分析麻黄-杏仁的关联配伍方义。麻黄味辛、性温,微苦,归于肺经、膀胱经,升散发散,善于宣肺气,开腠理,发汗解表散,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杏仁性温,味苦,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具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两者配伍,有宣肺降气、平喘止咳的作用。肺主宣发肃降,调整呼吸以发声息,调节水液代谢,宣发水谷精微以滋养全身经络。麻黄宣肺调息又可以降气,止咳喘,疏通经络;杏仁降气通便,宣肺止咳。麻黄、杏仁配伍,一宣一降,升降有序,共同调节肺与大肠的功能,使水液得以敷布,气机出入正常,则经络疏通。两药配伍,宣降结合,可加强对津液的输布,濡养经脉、周身,从而治疗中风后失语症[24]。

综上所述,基于关联规则的数据分析方法有助于临床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医宗金鉴》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基本用药规律[25],为临床辨证用药和新药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发挥中医药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优势。

猜你喜欢
失语症方药杏仁
失语症
A Skopos Theory-based Study of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s
家庭解酒方药集锦
现当代文学不承认古体诗词与文化失语症之关系
中医药抗癌应重视扶正方药的应用
杏仁糖小兔
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医文化失语症”现象及应对策略
餐桌观察员之五仁月饼
“体-量-效”方药关系应用探讨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治法方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