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珍珍 丁志丹 李莹芳 乔朋丽 乔梦瑶
食管癌作为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多位于胸中下段。既往开腹、开胸手术为治疗食管癌常用术式,手术损伤大,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1]。近年来微创手术在食管癌治疗中逐渐开展,其中全腔镜Ivor-Lewis术、McKeown术作为常用术式,但两者吻合部位不同[2-3]。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全腔镜Ivor-Lewis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并与McKeown术应用效果对比,为食管癌治疗术式的选取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治疗的124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术式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将接受全腔镜Ivor-Lewis术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接受全腔镜McKeown术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本研究获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女性25例,男性37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9.71±4.35)岁;TNM分期:Ⅰ期、Ⅱ期、Ⅲ期分别为19例、31例、12例;病灶部位:胸中段、胸下段分别为35例、27例。对照组:女性28例,男性34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9.67±4.31)岁;TNM分期:Ⅰ期、Ⅱ期、Ⅲ期分别为20例、30例、12例;病灶部位:胸中段、胸下段分别为37例、25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①临床资料较为完整;②经胃镜、病理学检查确诊;③术前无淋巴结远处转移;④可耐受全腔镜Ivor-Lewis术、McKeown术治疗。排除: ①术前接受过其他肿瘤相关治疗;②凝血功能障碍;③胸腹腔粘连。
2组均采用双腔气管插管静息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全腔镜Ivor-Lewis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取切口(10 mm)于脐下1指,完成人工气腹建立,将腹腔镜置入,对胃小弯、胃大弯进行游离,清扫胃左动脉旁淋巴结,游离膈肌脚,将食管裂孔扩大,清扫贲门旁淋巴结,游离全胃,食管于贲门处离断,胃体牵出,制备管状胃,将空肠营养管置入,向腹腔纳入管状胃,未见活动性出血后缝合切口;调整患者体位为左侧卧位,将胸腔镜经右侧腋中线第7肋间置入,沿食管游离至食管裂孔,清扫喉返神经、全胸及膈肌等上淋巴结,将荷包钳在病灶上缘置入缝合荷包,收紧缝线打结,食管切断,取出肿瘤,切开顶部取切口,置入吻合器,完成食管胃顶端吻合,胃管经鼻放入并固定,对空肠管顶端进行固定,将空肠管迁出后,胃管重新置入,将管状胃切口闭合切除,对吻合口、管胃残端进行缝合,留置胸腔引流管,缝合切口。对照组采用全腔镜McKeown术治疗,患者取左侧卧位,于胸腔镜下完成食管游离,清扫胸部淋巴结,与观察组操作相同,随后调整患者体位为平卧位,于腹腔镜下游离胃,清扫腹部淋巴结,制作管状胃,游离颈段食管,荷包钳置入缝合,食管切断,取出肿瘤,经颈部切口拉出管状胃,食管胃顶端吻合,十二指肠管、胃管留置后,管状胃切口闭合切除,未见明显出血,缝合切口。
(1)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2)免疫功能:术前、术后3 d时采集2组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提供)及配套试剂检测CD3+、CD4+、CD8+。(3)并发症:胃排空障碍、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喉返神经损伤。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指标对比
术前2组CD3+、CD4+、CD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CD3+、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免疫功能对比
观察组吻合口瘘、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胃排空障碍、肺部感染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并发症对比(例,%)
手术切除为治疗食管癌重要方法,手术复杂、难度较大,涉及切除食管及消化道重建、淋巴结清扫等,既往开放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4]。近年来医疗技术水平日益提升,食管癌的外科手术治疗已向个体化及微创化方向发展,胸腔镜下胸段食管及胃游离、制作管状胃等在食管癌手术中不断应用。
目前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主要包括全腔镜McKeown术、Ivor-Lewis术,两者手术操作基本相同,仅仅区别于McKeown术于颈部吻合,取右胸及腹部三切口,而Ivor-Lewis术于右胸吻合,取右胸及腹部两切口,故对McKeown术、Ivor-Lewis术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探究,有助于为食管癌患者手术方法的制定提供参考[5-7]。食管癌患者术后极易出现免疫抑制现象,其中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有助于评估患者免疫功能,在手术创伤免疫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8-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CD3+、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吻合口瘘、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胃排空障碍、肺部感染发生率相近。提示全腔镜Ivor-Lewis术、McKeown术治疗效果相当,但与McKeown术相比,Ivor-Lewis术能够缩短手术耗时,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原因可能为Ivor-Lewis术中无需切开颈部,且无需取腹部辅助切口,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同时术中对腹腔无影响,最大程度将食管病灶切除,对纵膈及双侧淋巴结进行清扫,能够加快患者术后恢复[10]。Ivor-Lewis术采用两切口完成手术,在右胸吻合,能够减少颈部操作,减轻对颈部的损伤,避免过多的对喉返神经造成牵拉及损伤,降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11-12]。但本次研究中纳入病例数量少且术后观察时间短,统计数据可能出现一定的偏移,仍需今后深入研究论证,以对全腔镜Ivor-Lewis术、McKeown术的远、近期疗效进行评估。
综上所述,全腔镜Ivor-Lewis术用于胸中下段食管癌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手术耗时短且并发症少,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