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参数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PCI 术后不良事件中的预测价值

2021-10-13 02:00郑艳颖吴威张婷蒙奕兵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血小板心肌梗死血栓

郑艳颖 吴威 张婷 蒙奕兵

(1.北京小汤山医院检验科,北京 102211;2.北京市回民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053;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科,北京 100015;4.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100076)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有效手段,但在经PCI 治疗后有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脏不良事件(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影响患者恢复。目前临床中对MACE 并无较好的预测指标,而血小板在急性心肌梗死发展、发生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可促进斑块形成、破裂,在破裂后又可迅速聚集,从而发生血栓。有文献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出现不良事件与血小板活化相关,血小板参数变化则影响着血小板活化[1]。基于此,本文收集86 例行PCI 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小板参数检测在PCI 术后不良事件中的预测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收集医院2018 年10月至2020 年1 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 例,设为观察组,其中男54 例,女32 例,平均年龄为55.16±7.20 岁。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2](2)发病时间<12h;(3)患者及家属均知晓,已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4)临床资料完整;(5)意识清楚可进行随访者;(6)均进行PCI 治疗。排除标准:(1)存在其他心脏疾病者;(2)既往存在心肌梗死、心衰、肝肾功能不全等;(3)既往进行介入治疗者;(4)严重心律失常者。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行健康体检者86 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51 例,女35 例,平均年龄为54.89±7.86 岁,既往身体健康,无心肌梗死或其他影响本研究疾病存在。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并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包括身高、体重、年龄、性别、既往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等)、生化指标[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Cr)]、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血小板压积(Hematocrit,PCT)]、冠脉病变情况(单支、双支或三支病变)。

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 年随访,了解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心脏不良事件定义[3]:(1)出现新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2)不稳定型心绞痛;(3)支架内再血栓或狭窄;(4)心力衰竭;(5)心源性死亡。发生上述任何一种则定义为发生术后不良事件。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MACE 组、无MACE 组。

1.3 观察指标

1.3.1 对比不同人群中血小板参数水平

患者在PCI 术后空腹抽取静脉血液3ml,对照组则在体检当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液3ml,使用山东博科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所提供的DxH 800 血常规分析仪进行检测,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血小板压积(Hematocrit,PCT)。

1.3.2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导致PCI 术后发生MACE 的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描述,两两间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率或构成比表示,并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 术后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影响均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人群中血小板参数比较

观察组PLT、MPV、PDW 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 PCT 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不同人群中血小板参数比较(X ±SD)

2.2 PCI 术后发生MACE 单因素分析

经过整理随访资料,MACE 组33 例,和无MACE 组53 例。两组在年龄、高血压、PLT、PDW、MPV 中比较存在差异(P<0.05),详情见表2。

表2 PCI 术后发生MACE 单因素分析

2.3 PCI 术后发生MACE 多因素分析

经Logistic 回归分析,年龄≥59(OR(95%CI)=1.089(1.017~1.167))、合并高血压(OR(95%CI)=1.138(1.022~1.268))、MPV≥9fl(OR(95%CI)=2.14(1.65~2.79))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 的危险因素(P<0.05)。

3 讨论

在以往文献研究中表明,血小板的功能、形态、结构等变化和血栓的形成关系密切[4]。在本研究中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健康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证明急性心肌梗死血小板参数异常,出现血小板聚集,进而形成血栓。

在陈鑫森[5]等人文献研究显示MPV 和心肌梗死患者PCI 治疗后心源性死亡存在密切联系,MPV 升高组患者死亡率也明显升高。在本研究中发现MACE 组高血压史、PDW、MPV 均明显高于无MACE 组,PLT 值明显低于无MACE 组,进一步行Logistic 回归分析,年龄、高血压、MPV升高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 术后发生MACE 的危险因素。MPV 可反映出机体血小板生成情况,新生的血小板其MPV 大,所含有蛋白酶、血小板颗粒也多于MPV 小的血小板,成为血栓的潜力更大。有文献通过对行PCI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随访研究发现,术后无复流者其MPV明显比正常血流者高,说明MPV 可反应机体血栓状态,可诱发或导致无复流情况增加[6]。本研究中PDW 并不属于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与本研究疾病类型、样本量较少有关。

综上所述,血小板参数中MPV 升高可能与急性心肌梗死PCI 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有关,可作为评估预后的相关指标。

猜你喜欢
血小板心肌梗死血栓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检测对血小板减少及输注无效的意义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