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玉,付珂
(1.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河南省人民医院省直第一医院 眼科,河南 郑州 450000;2.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眼科,河南 南阳 473000)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常见临床疾病,致盲率极高,患者多具有滥用激素类及抗菌药物史[1]。相对于细菌感染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发病和进展缓慢,角膜上相对静止的病灶是早期临床特征[2]。目前临床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常用药物为多烯类或咪唑类药物,但这些药物较易发生不良反应,增加真菌耐药性且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3]。本研究选取86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那他霉素滴眼液与伏立康唑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22~63岁,平均(32.67±7.81)岁;病程1~6 a,平均(2.98±0.53)a;研究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23~62岁,平均(32.70±7.92)岁;病程1~6 a,平均(2.98±0.53)a。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诊断标准[4],并经涂片检查、角膜刮片检查、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等确诊;②年龄>18岁;③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眼部疾病;②心肝肾功能不全;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④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 ;⑤全身感染或局部严重感染;⑥由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诱发眼部恶疾;⑦自身免疫系统缺陷;⑧眼部有既往手术史;⑨中途退出研究。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伏立康唑滴眼液(四川美大康华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299)治疗,治疗第1天用药频率为每0.5 h滴眼1次,每次3滴,1 d后调整为每1 h滴眼1次,每次3滴,1周后调整为每2 h滴眼1次,每次3滴,具体用药频率可根据患者病情适当调整。研究组接受那他霉素滴眼液(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293)治疗,用药频率与伏立康唑滴眼液相同。两组患者若用药治疗1周后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加重则立即更换其他药物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
1.4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视力恢复情况,治疗有效率判断标准为显效为视力恢复正常水平、角膜溃疡愈合、前房积液消失、荧光素染色检查显示阴性;有效为视力显著改善、角膜溃疡基本愈合、前房积液基本消失、荧光素染色检查显示阴性;无效为视力、角膜溃疡、前房积液情况无明显好转或加重,荧光素染色检查显示阳性。将有效和显效计入总有效[5]。(2)视力恢复情况。矫正视力分组≥1(优)、0.6~0.9(好)、0.3~0.5(良)、<0.3(差),矫正率为优、良、好例数之和与总例数之比[6]。(3)眼部严重程度评分。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眼部前房反应、病变深度及病变大小对眼部恢复程度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眼部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各项分值均为0~3分,总计9分,得分越高表明眼部病变情况越严重[7]。(4)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用药期间眼部红肿、眼睑感染及眼部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1 治疗有效率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1个月后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n(%)]
2.2 视力恢复情况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视力矫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视力恢复情况比较[n(%)]
2.3 眼部情况评分治疗前,两组眼部严重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眼部严重程度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眼部严重程度评分比较分)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表现均为轻度,经对症治疗或短暂停药后症状均有效缓解。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n,%)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眼部疾病,已经成为重要的致盲性角膜疾病,且治疗难度较大[8]。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会改变眼局部微环境,造成真菌性角膜炎增加。
真菌仅次于细菌,是常见化脓性角膜溃疡第2位的病原体,在湿热带气候的地区更为常见,临床常规治疗过程中以多烯类抗真菌药作为主要治疗方案,通过多烯类抗真菌药与麦角固醇结合,从而增加细胞膜通透性,使氨基酸、核苷酸等物质外渗,最终破坏细胞正常代谢过程,使真菌的生长受到抑制,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近些年不断有研究报道,部分患者用药后出现听力障碍、胃肠道不适等严重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方案的正常进行,且患者预后不佳[9]。伏立康唑滴眼液作为第二代三唑类抗真菌药,能抑制真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而起抗真菌作用,具有抗菌谱广、眼部生物利用度高及角膜穿透性强等优点,在真菌感染性角膜炎中应用较广且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10]。那他霉素滴眼液作为由链霉菌发酵产生的天然抗真菌化合物,依靠其内酯环结构与真菌的麦角甾醇以及其他甾醇基团结合,阻遏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从而使细胞膜畸变,最终导致渗漏,引起细胞死亡。此外,既往研究显示,那他霉素滴眼液可直接附着在溃疡表面,药物局部浓度高,药效保持时间长,近年来广泛用于真菌性角膜炎治疗,临床疗效较佳[11]。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表明给予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那他霉素滴眼液相比于伏立康唑滴眼液治疗,更有利于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有研究报道,伏立康唑滴眼液作为广谱抗真菌药物,虽然可有效缓解患者真菌感染症状,但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会诱发视力障碍、发热等药物毒副作用,而真菌性角膜炎病程迁延且治疗周期较长,伏立康唑滴眼液长期单一用药风险较大[10]。那他霉素滴眼液作为天然抗真菌化合物,抗菌作用较强且既往研究显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真菌性角膜炎感染中治疗效果更佳[11]。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视力矫正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眼部严重程度评分较对照组更低,提示给予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那他霉素滴眼液相比于伏立康唑滴眼液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矫正率,降低患者眼部严重程度评分。郑振扬等[12]认为,那他霉素滴眼液通过内酯环结构与真菌的麦角甾醇以及其他甾醇基团结合,阻遏麦角甾醇生物合成,可有效损伤真菌细胞质,提高细胞膜穿透性,抑制真菌活性,从而改善患者眼部真菌感染症状,有利于恢复患者视力,改善患者眼部病变情况。
综上所述,给予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那他霉素滴眼液相比于伏立康唑滴眼液治疗,更有利于提升患者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视力矫正率,降低患者眼部严重程度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