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功能锻炼结合针灸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2021-10-13 08:00方来漫
大医生 2021年10期
关键词:偏瘫肢体针灸

方来漫

(南京市中医院脑病科,江苏南京 210001)

脑卒中也被称为“脑血管意外”“中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是因为脑部血管阻塞或突然破裂,使得血液无法流入大脑而引起的脑组织受损现象,通常包括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两种,其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更高[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卒中呈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的“三高”特征,且发病有年轻化趋势[2]。目前,脑卒中已成为降低脑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偏瘫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后遗症,其会导致患者出现活动受限、肌力衰退等症状[3]。故而在临床治疗中,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式尤为重要,例如康复训练等。有研究表明,将康复训练与针灸相结合,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的康复训练治疗[3]。因此,本研究选取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探讨运动康复功能锻炼结合针灸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5 月至2020 年5 月到南京市中医院就诊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共纳入患者100 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52 例,男性33 例,女性19 例;年龄45~79 岁,平均年龄(53.73±4.58)岁;病程2~7 d,平均病程(4.16±1.84)d。对照组患者48 例,男性29 例,女性19 例;年龄43~80 岁,平均年龄(54.12±4.67)岁;病程3~7 d,平均病程(4.23±1.05)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南京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4]且经过相关临床检查进一步确诊;②初次发病且入院时伴有偏瘫症状;③近期没有接受过中西医镇静药物或肌肉松弛剂等相关治疗。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器质性病变或凝血功能疾病;②伴有其他颅内疾病;③有精神疾病或认知异常等无法配合。

1.2 方法 100 例患者均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包括常规控制血压与血糖、抗血小板治疗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运动康复功能锻炼,具体如下:①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醒的前提下,于48 h 之后开始进行锻炼,运动量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②关节康复训练:尽可能让患者自行完成,包括夹腿、摆肩、翻身坐起、桥式运动、坐位平衡锻炼等,还可让患者在下肢负重的前提下进行重心转移的站位平衡锻炼,30 min/次,2 次/d;③上举训练:双手交叉举过头顶然后缓慢放下,5~8 次/组,5 组/d,可锻炼肱二头肌和三角肌;④良肢运动: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在良肢卧位状态下将肩关节屈曲成直角,令腕关节拉伸,5~8次/组,5 组/d,这样能够有效减轻患肢的水肿,降低肩关节损伤的发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针灸治疗,穴位选择百会、曲池、支沟、环跳、外关、肩髃、合谷、风池、地仓、承山、太冲,每次留针20~30 min,1 次/d,每周5 次即可。以4 周为1 个疗程,所有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效果: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中急性脑卒中相关疗效标准 进行判定,按照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痊愈:基本恢复正常,能够完全实现生活自理;显效:肌力提高≥2 级,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有效:肌力提高<2 级、≥1 级,临床症状和各项体征均有所改善;无效:均未达到上述标准且有加重倾向。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即(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肢体运动功能:应用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5]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分数0~100 分,分数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呈正比。③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量表[6]评估患者的生活能力,分数0~100 分,分数与患者的生活能力成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22.0 软件完成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内采用配对t 检验,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现阶段临床中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主要通过多种西药联合的方式治疗,但脑卒中病程较长,病情严重,且部分患者存在耐药现象,很难确保患者长期用药,难以达到理想治疗效果。然而,脑卒中患者大脑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通过运动康复功能锻炼,可以实现病灶区域的大脑代偿作用,增加患侧大脑的激活区域,从而帮助缓解患者病情。运动锻炼主要是利用力学原理,以患者当前病情发展情况及偏瘫程度为依据,通过器械和医护人员的协助,实现患者肢体的主动和被动运动,以起到改善全身和局部功能的效果[7]。因而运动康复训练配合药物治疗成为脑卒中的常规治疗方案。

中医药作为祖国传统医学,具有疗效可靠、安全的特点,针灸是中医特色疗法,其操作简便,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如电针、温针、头针、体针等已被广泛用于临床。Meta 分析也证实针灸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症状,通过针灸能显著缩小患者脑卒中面积,减轻局部组织的炎症和水肿,并增加神经元数量,这对于改善脑卒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8]。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运动康复功能锻炼结合针灸的治疗方式,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仅采用康复锻炼的对照组,可见针灸对于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确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更好。针灸能够带给患者疼痛和热的刺激,经过神经传递,可以有效加速大脑血液循环,从而提高身体肌肉群的力量与肌肉张力,全面改善患者机体功能[9]。本研究对比两组患者运动功能与生活能力,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MA评分与ADL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针灸治疗配合运动锻炼,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细胞具有针对性刺激作用,能够更好地恢复患者肢体肌力与传导通路。

综上所述,在运动康复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加入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大脑功能与肢体运动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合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偏瘫肢体针灸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肢体语言
针灸
肢体写作漫谈
漫画
面试六禁忌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