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金松 党 郁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作为中国第二长河,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的“母亲河”——黄河,一直以来都为人类繁衍生息提供着重要的场地、资源与文脉,其以蜿蜒曲折的身躯见证了黄河两岸近万年的人类史、近五千年的文明史,述说着以黄河为根的文明进程与早期国家起源历程,细致地描绘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有模式。作为中华文明的母体、核心和主干,黄河流域拥有着形式多样的文明载体,旧石器时代多种考古学文化见证了黄河文化的悠久历史,新石器时代完整的考古学文化谱系框架展现了中华民族迈向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农耕文化、游牧文化、丝路文化、海洋文化经黄河串通连接,彰显了其博大精深与大气磅礴,河湟文化、陇右文化、河套文化、三晋文化、关中文化、河洛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等区域文化如“满天星斗”在黄河流域萌生、发展,并最终共同形成了“重瓣花朵”式的中华文明。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占据黄河“几”字弯和其周边大部分流域,是南流黄河最主要的流经区域,其地理界线可北至大青山南麓、南至清水河万家寨(与山西交界)、西至黄河几字形拐弯处(与陕西、宁夏交界)、东至黄旗海一线(与山西交界),行政区域涵盖巴彦淖尔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及乌兰察布市,其自仰韶文化早期(BC4800—BC4200)至朱开沟文化(BC1800—BC1200)较为完整的考古学文化谱系在内蒙古自治区具有极高的学术代表性,是史前考古、青铜时代考古和商周考古研究中的重要标尺。
龙山时代石城作为河套地区、南流黄河两岸史前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始即逐步进入学界视野并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崔璇①、田广金②、魏坚、曹建恩③等先生均对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流黄河两岸地区发现的龙山时代石城进行过系统梳理与综合研究,并就石城分区、考古学文化范畴与早期国家起源等诸多问题展开专门探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以陕、晋、蒙交界区域黄河两岸为核心的龙山时代石城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方兴未艾、成果丰硕,尤其是近年来以陕西神木石峁石城为代表的超大型石城的发掘,丰富了学界对于龙山石城文化内涵和社会组织结构的认识,将河套地区龙山时代的早期文明进程和早期国家探索纳入学界视野。
目前学界普遍认知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是龙山时代石城的重要起源地且石城发展脉络较为清晰,最早见于仰韶文化晚期白草塔遗址的石墙开启了龙山时代石城的发展脉络,历经阿善三期文化、永兴店文化直至大口二期文化,龙山石城经历了一个从布局简单到复杂、结构单一到多元、建筑粗糙到精美的成长化过程,尤其是近十年以来,陕西、山西、内蒙古的考古学界一直不断更新、刊布新的考古发掘资料,为系统研究龙山时代石城的发展脉络、演进历程、考古学文化内涵、建筑技术、组织规划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以河套为中心的中国北方地区由于考古工作较少,学界对这一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尤其是龙山时代石城了解甚少。1979—1989年以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在张家口、保定、晋中等地区开展的一系列考古调查、发掘工作为开端④,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研究机构陆续在岱海、大青山南麓、南流黄河两岸及陕北地区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工作,不同程度地构建起这些地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文化框架,并对龙山时代石城有了初步认识。
2000年,张忠培先生在《中国文物报》上发表了《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人类文化、生业与环境》⑤一文,对河套地区先秦考古的工作任务、方向、方法进行了指导性论述。2001年,国家文物局支持陕、晋、蒙三省区继续沿着冀西北及晋中考古的工作思路,启动了“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化、生业与环境研究”课题,完善了河套地区新石器时代至两周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框架,并对了解该地区龙山时代以石城为代表的区域内涵和文化聚合背景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陕西石峁、山西碧村、内蒙古后城咀、下塔等龙山时代城址相继发掘,使得以河套地区为核心的龙山时代石城与社会文明研究成为学术热点。
相比周邻省区,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龙山时代石城的考古学研究工作起步较早且基本具备分区和分期的可能性。自20世纪80年代发现包头市阿善遗址始至20世纪末,内蒙古河套地区计发现新石器时代(主要属龙山时代)石城址近20余座,学界多将其划分为大青山西段南麓、南流黄河两岸(准格尔旗、清水河县)和凉城岱海三个区域⑥,且前两个区域均与黄河密切相关(图一)。其中在大青山西段南麓北高南低的山前台地之上,发现了阿善⑦、西园、莎木佳、黑麻板和威俊5座石城址⑧;在南流黄河西岸的准格尔旗发现了白草塔⑨、小沙湾⑩、寨子塔11、寨子上124座石城址;在南流黄河东岸的清水河县发现了马路塔13、后城咀14等2座石城址。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项目“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人类的文化、生业与环境”和国家文物局十三五期间重大工程“考古中国——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课题的实施,内蒙古考古工作者又先后在南流黄河两岸新近发现下塔石城、下脑包一号石城、下脑包二号石城、胶泥仡佬石城、大路圪旦石城、前堆臼沟石城、房塔石城等龙山时代石城遗址15,为深入研究内蒙古中南部龙山时代石城提供了崭新的资料。
图一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龙山时代石城分区位置示意图
二
大青山西段南麓地区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开展龙山时代石城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最早的区域之一(图二),阿善石城位于最西端,向东依次分布有西园、莎木佳、黑麻板、马留、威俊、后湾、沙兵崖、古雁等近十座龙山时代石城,绵延七八十公里,石城间多相隔5—7公里等距离分布(图三),年代基本一致,均属于阿善文化三期范畴,就石城内规划布局、建筑技术特征等方面而言,共性大于个性,面积均不大,最大者5万平方米、最小者0.2万平方米,城垣均为石砌,地面起建、无基槽,内外立面、无护坡,房址绝大多数为地面式石砌建筑(可能存基槽),广泛存在祭祀建筑,城门均为豁口状等。此外,区域内除占据单一台地周边设置城垣形成石城外,也存在占据两个或三个台地,在每个台地之上分别设置城垣成为相对独立的小城,小城组合在一起形成石城或称之为石城群的现象,与陕北地区由若干峁梁组成石城的形式较为相似。
图三 南流黄河两岸地区龙山时代石城分布图
图二 大青山西段南麓地区龙山时代石城分布图
南流黄河东岸地区龙山时代石城的发现主要集中在清水河县境内,其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1990年后城咀龙山时代石城的发现16与发掘工作17,标志着清水河县境域内龙山时代石城研究的开端,也将石城分布区域由原来学界普遍认为的黄河西岸地区扩展至黄河东岸地区;2004年—2005年“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人类文化、生业与环境”课题的实施又新发现六座龙山时代石城,极大地丰富了南流黄河东岸地区龙山时代石城的考古学研究材料18。该区域内所有石城均建于临河、临冲沟之处,充分利用天然屏障与人工建筑共同构成封闭式防御系统,城垣及城门等防御系统皆设于不易防守之处;城垣分单重或双重,建筑方式由仅石砌城垣发展为石墙内侧建夯土墙;城门由早期豁口状至晚期逐渐趋于复杂化,除城门设门塾外还出现封闭式城门;马面出现较晚,墙体内部有空、实心之分。此外,区域内石城成组分布趋势明显,这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所见最早的石城群组现象;区域内石城层级关系较为清晰,面积达138万平方米的后城咀石城应是区域中心城址或核心城址。
南流黄河西岸地区龙山时代石城的发现主要集中在准格尔旗境内,1987年寨子塔龙山时代石城的考古发掘工作19标志着准格尔旗境内龙山时代石城研究的开端;1990年前后随着寨子上20、白草塔21、小沙湾22等龙山时代石城的发掘与研究工作持续开展,这一区域内龙山时代石城的结构布局、年代关系、文化内涵等相关研究内容得以不断丰富;2004年—2005年随着“浑河下游地区区域性考古调查”课题实施,扩大了其分布区域的北界23。区域内龙山时代石城面积均较小,年代主要集中在泉护二期(小沙湾)文化至永兴店文化之间,虽存在成组分布的现象但其间层级关系不甚清晰,尚未发现区域中心城址或核心城址。石城均建于临河、临冲沟之处,充分利用天然屏障与人工建筑共同构成防御系统,城垣设于不易防守之处;城垣皆单重,由半封闭式向全封闭式转换;城门建筑以豁口状为主,未见与城门组合的其他防御设施,唯有寨子塔石城进门路线较复杂。此外,寨子圪旦石城应是区域内的祭祀中心,祭祀建筑特征明确,值得学术界引起重视。
三
自20世纪70年代始至21世纪初,历经数十年不同规模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尤其是诸如“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人类文化、生业与环境”、“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等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的实施,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在张忠培先生所提出的河套地区先秦时期十七段考古学文化或时期框架基础上24,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已基本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先秦两汉时期考古学文化序列与年代关系,从仰韶文化早期至汉代可大体划分为官地一期、鲁家坡一期、庙子沟、阿善三期、永兴店、大口二期、朱开沟、西岔、西麻青、毛庆沟、汉代等十一个阶段的考古学文化遗存25,而与本文“龙山时代”密切相关的考古学遗存主要集中在三至六段。其中第三段,庙子沟文化相当于西王村文化阶段,典型器物以小口双耳罐、侈口绳纹罐、喇叭口尖底瓶、直口或敞口折腹钵、直口筒形罐为主,流行以圆圈纹、三角纹、平行线纹等组成的彩陶纹饰;第四段,属阿善三期文化阶段,相当于庙底沟二期文化阶段,典型陶器以篮纹折肩或鼓肩罐、高领罐、小口壶、敛口曲腹钵、大口瓮、敛口瓮为主,流行横篮纹、颈部和口沿外施附加堆纹,根据陶器特征又可分为以小口双耳篮纹罐、敛口篮纹瓮、底部存乳突的篮纹尖底瓶为代表的早段和以高领篮纹罐、素面豆、平底瓶、窄沿罐为代表的晚期;第五段属永兴店文化遗存,典型陶器以双鋬鬲、单鋬鬲、高领罐、双耳罐、斝为代表;第六段属大口二期文化,典型陶器以三足瓮为代表。
根据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流黄河两岸龙山时代石城出土的典型器物特征,可将石城发展分为大的四期,其中一期以小口双耳罐、侈口绳纹罐、喇叭口尖底瓶和底部存乳突的篮纹尖底瓶为典型代表;二期以高领篮纹罐、釜形斝出现为标志;三期以成熟形态的鬲,尤其是双鋬鬲的流行为代表;四期则是空足三足瓮流行和发展的时期。综上可知,大青山南麓地区石城均为本文所言二期阶段;黄河东岸地区石城主要集中于本文所言二期和三期阶段,其中酒铺焉、石壁桥、小缸房、城咀、下脑包2号石城均属二期阶段,而下脑包1号、下塔、后城咀石城则属三期阶段;黄河西岸地区则自一期至三期均有分布,其中白草塔、小沙湾石城属一期阶段,大路圪旦、寨子圪旦、寨子塔石城属二期阶段,而城塔和大宽滩石城则属三期阶段。由此可见,内蒙古中南部南流黄河两岸地区龙山时代石城从考古学年代方面讲,最早出现于黄河西岸准格尔旗境内,至二期后在大青山南麓和黄河东岸清水河境内大规模出现,但至三期大青山南麓地区石城消失,黄河两岸地区成为石城的主要分布区并出现类似后城咀石城那样的核心城址,但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目前尚未发现属四期即大口二期文化阶段的石城,其原因有待分析。
从目前掌握的内蒙古中南部南流黄河地区龙山时代石城分布位置和相应面积来看,这一区域内的龙山时代石城分布规律特征较为明显,石城规模早晚期变化显著,群落层级规划清晰。无论从规模、面积、规划布局方面讲,还是从石城建筑技术的复杂化方面讲,内蒙古中南部沿黄地区龙山时代石城从早至晚均呈现趋于复杂和扩大的趋势,“依山建城”型和“临河建城”型两大系统分布范围和地域特征明显,石城聚落层级演变趋势较为清晰,至永兴店文化时期以“一般性龙山遗址——龙山石城——龙山中心石城——龙山核心石城”为代表的龙山时代社会结构框架已初具规模。
就石城内各类建筑技术发展脉络而言,区域内石城城垣设置大体经历了单道城垣——单重城垣——双重城垣的变化过程,“地面起建、无基槽,内外立面、无护坡”的城垣建筑技术最早见于南流黄河西岸地区并在二期定型,直接影响了大青山南麓地区,与此同时黄河东岸地区广泛使用的“土基起建、无基槽、外立面、内护坡”技术则源于相对较远的岱海地区,而进入三期永兴店文化阶段后,黄河西岸地区继续沿袭之前的城垣建筑技术,而黄河东岸地区则在原有技术上大规模引入夯土墙技术并与之前的石砌城垣建筑技术有机结合。城门类建筑最早见于二期,均呈豁口状,其中大青山南麓地区城门位置多样,并见墩台或门塾;南流黄河东岸地区城门则均设于石城最高处,呈豁口状,见有内广场,但不见门塾;黄河西岸地区除寨子圪旦石城存有类似“影壁”式的复杂城门外,其余城门多呈豁口状,出现双道、外设壕沟且具有复杂道路指引功能的城门建筑。进入三期后,黄河西岸地区城门继续沿袭单纯豁口状设置;黄河东岸地区则在沿用原有传统的同时,出现了建筑结构复杂的单体建筑,并形成了一套以城门为核心,辅以瓮城、壕沟、马面等建筑的防御体系。
学界普遍认为,庙底沟二期至龙山时代是以南流黄河为中心的“北方文化区”形成和繁荣的主要阶段,而此时所形成的庞大的石城聚落区,以及区内石城之间突出的层级特征,代表了鲜明的区域文化特征和早期文明的特殊形态,而其发达的石城建筑技术与同区域、周邻区域之间存在的文化交流、技术传播关系为学界探讨“北方文化区”的形成过程提供了新的途径。而内蒙古中南部南流黄河两岸龙山时代石城作为河套地区早期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支撑点之一,历经数十年的探索、研究,尤其是近年来根植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理清了龙山时代石城文化内涵和社会组织结构,同时也进一步挖掘了龙山时代石城在漫长而复杂的文化演变和早期中国形成过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大量的调查和发掘工作为明确内蒙古地区龙山石城区域划分、各区域特征及不同时期石城发展变化的异同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对构建河套地区龙山石城的发展序列、研究河套地区龙山石城发展脉络、源流关系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蒙古中南部南流黄河两岸地区龙山时代石城在近一千年的发展与变化过程中,历经区域内文化内涵、建筑技术的“整合”与外来文化、建筑技术的“聚合”,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性石城文化,其建筑技术在石城营建、防御、生产、生活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成为构成早期方国或国家文明的重要推动力,并与包括黄河、长江流域的龙山时代石城产生了积极的互动与建筑技术方面的交融,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其特有的地缘优势与文化优势为其建筑技术的传播与后续留存奠定了基础。随着文化的融合、技术的交流、石城群落的产生,区域文明初见端倪,并最终在陕北地区形成石峁石城那样拥有坚固雄伟、巍峨壮丽的城防设施,分布密集、建筑考究、装饰华丽的大型宫室的“都城”,并与包括中原夏王朝在内的诸多文化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而内蒙古中南部南流黄河两岸地区则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润滑剂”与“发动机”的重要作用。
四
已有考古材料表明,龙山时代石城广泛分布于北至大青山、南抵子午岭、东依吕梁山、西至毛乌素沙地的南流黄河两岸狭长地带之内,阴山、子午岭、吕梁山是区域内主要河流的发源地,也为地理单元板块的划分提供了天然的基础,依据主要河流、山脉等独特的地理特征,可将河套地区龙山时代石城分布区划分为四大板块,即阴山以南与黄河以北的大青山南麓板块;黄河以西至毛乌素沙地以东的黄土高原板块;黄河以东、吕梁山以西的河东板块和吕梁山北端与阴山东端相接三角形区域的岱海板块(图四)。这些相对独立的地理板块之间存在多个地势相对平缓的通道,成为板块间人类迁徙交流的天然通道,为龙山时代石城建筑技术的流布提供了传播条件。
图四 河套地区龙山时代石城分布图
石城最早出现于仰韶文化晚期晚段或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阶段即以泉护二期文化或小沙湾为代表的一类遗存时期,仅见于南流黄河西岸地区,但空间纵向跨度较大,由南至北涵盖了陕北南部大理河流域、陕北北部窟野河流域和内蒙古中南部准格尔旗,数量不多但大致反映了龙山时代石城萌芽期的基本形态,从经大规模发掘且出土典型陶器的后寨子峁26、拓家峁寨山27、小沙湾28等龙山时代石城出土的尖底瓶的变化趋势和早晚关系可以看出,石城存在由南向北、由黄河岸边向支流区域延伸发展的趋势。至龙山文化早期阶段,各地石城数量猛增且存在聚集性的趋势,除黄河沿岸、陕北南部大理河流域外,此时在大青山南麓地区、岱海地区、陕北地区秃尾河、五女河流域、蒙晋黄河东岸地区均出现相对密集的石城群落,且各个区域内均出现了类似威俊、老虎山、下脑包1号、林遮峪、白崖沟等明显具有中心城址性质的石城和类似寨子圪旦石城这样具有祭祀中心性质的“朝圣地”。进入龙山文化晚期阶段后,石城分布区域与数量明显锐减,但单体规模明显增大,成为区域内的中心城址或核心城址的建筑指标系数越发明显,石城建筑体系区域完备,以石峁为中心的早期国家形态初见端倪。至夏纪年后,整个石城分布区仅发现石峁石城这一超大型的、具有明显都城性质的石城,区域内以石城为主要载体的区域性文明整合完成,北方文明区初具规模,以石峁为中心的“方国”或早期国家,与包括中原夏王朝在内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良渚文化、常家河文化、齐家文化等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如将石城置于龙山时代大的背景下观察不难发现,龙山时代石城虽因年代的早晚存在选址位置、规划布局、建筑技术、营建顺序的不同,但已形成相对独立且区别于其它地区的文化面貌和区域特征,其多营建于临河的山梁顶部或坡地之上,海拔高度相对较高;城垣多随地形特点因地走势,平面布局呈不规则形;城垣与自然河流、冲沟紧密结合,共同形成防御体系,三面合围式布局占主体;以石材为建造城址的主要材料,城垣、城门、马面、墩台、角台等防御性设施均为石砌而成;城门设置多位于与外界连接的峁梁或坡地之上,多单城门,后期出现城门单体建筑和复杂的防御体系;城内中心台基多位于城址最高处,是石城的核心建筑与高等级聚集区等特点与同期分布于黄河中下游、长江流域的龙山时代土质城址存在明显差异,不仅对于河套地区后期商周时期石城、历史时期建筑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对远在千里之外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高句丽山城亦具有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
内蒙古中南部南流黄河两岸地区的龙山时代石城不仅开创了中国建筑史上大规模使用石材营建城址的先河,而且改变了传统的居住方式,将人类居址由地下、半地下移至地面,奠定了中国历史时期建筑形制的基本格局。而最早出现于该区域内龙山时代石城的马面、瓮城、角台等防御性建筑,直接对中国古代城址防御性建筑产生影响,以至于在以后长达近四千年的城址城防布局中,城门、瓮城、马面、角台、瓮城前壕沟(护城河)布局未曾有太大改变,奠定了中国古代城市更注重城市防御功能而非政治经济职能的城市定位。
值得一提的是,广泛分布于内蒙古中南部南流黄河两岸地区的龙山时代石城建筑技术未能长久、大范围的延续,其原因一方面与建筑技术本身有关,比如对于石材处理不够细致、石材间粘接技术与材料创新不足,建筑力学与结构学掌握欠佳,尚不能满足像西方那样大规模的使用石材营建古堡、古城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则与多元一体化进程有关,尤其是伴随着龙山时代以后文化的整合与政权的统一,中原地区标准化、规制化的城市布局成为建筑规范,“千城一面”的现象与地域、文化统一几乎同步,历史时期边疆地区方正格局城址的广泛存在即是最好的印证。
附记:论文撰写过程中承蒙曹建恩研究员悉心指导,在此一并致谢。
注 释
①崔璇、崔树:《内蒙古中南部的原始城堡及相关问题》,《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1年3期。
②⑥ 13 田广金:《内蒙古长城地带石城聚落址及相关诸问题》,《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六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齐鲁书社,1993年。
③魏坚、曹建恩:《内蒙古中南部新石器时代石城址初步研究》,《文物》1999年2期。
④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忻州地区文物管理处:《忻州游邀考古》,科学出版社,2005年。
⑤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浑河下游地区区域性考古调查报告》,文物出版社,2018年。
⑦内蒙古社科院蒙古史研究所、包头市文物管理处:《阿善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2期。
⑧包头市文物处:《内蒙古大青山西段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6年6期。
⑨ 2 1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准格尔旗白草塔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⑩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准格尔旗小沙湾遗址及石棺墓地》,《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1119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准格尔旗寨子塔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1220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准格尔旗寨子上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1417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清水河县后城咀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15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中心:《浑河下游地区区域性考古调查报告》,文物出版社,2018年。部分石城为新发现的材料尚未公布。
16崔利明:《清水河县后城嘴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内蒙古文物考古》2003年1期。
1823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中心:《浑河下游地区区域性考古调查报告》,文物出版社,2018年。
2228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准格尔旗小沙湾遗址及石棺墓地》,《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24张忠培:《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文化、生业与环境研究课题的进展与今后的任务》,《草原文物》2016年2期。
25党郁:《内蒙古中南部先秦两汉时期人地关系的考古学观察——以浑河下游区域性考古调查资料出发》,《考古与文物》2013年4期。
26王炜林、马明志:《陕西新石器时代石城聚落的发现与初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2006年11期。
27王炜林、马明志:《横山县拓家赤寨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8)》,文物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