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医生媒介形象的自我建构研究

2021-10-12 07:06马晋雅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6期
关键词:媒介形象新媒体医生

摘要:本文立足微博语境,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位大V医生的微博内容进行建构动机、建构内容、建构策略等层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社交平台上活跃的医生群体通常将自己视为行业经验者、线上咨询者、医学理想者,在社交平台频繁传递科普信息、分享日常生活。目前,医生群体自我建构的精于线上科普的中坚力量、乐于分享生活的身边大夫、冷静理性的意见自由体三种典型形象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新媒体;媒介形象;医生;自我建构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6-0066-05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皖西学院校级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建市20年:六安城市媒介形象变迁研究”成果,项目编号:WXSK202025;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新媒体环境下六安城市形象传播研究”成果,项目编号:WCXYSK202005

特殊群体的媒介形象研究一直是传播学领域比较重要的研究方向,在医疗改革不断推进的转型期中国,医生作为医疗的主体之一,也成为媒介形象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对象。但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医生媒介形象的他者建构逐渐转向自我建构,笔者不禁思考,在这种建构过程中,他们为何建构、建构什么、如何建构。

一、文献综述

(一)媒介形象

媒介形象的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学者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概念,他从传播学的角度对现实存在、媒介存在、受众认知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1],为媒介形象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目前,国内学者对媒介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宏观视角对媒介形象进行脉络梳理或创建媒介形象系统理论;二是以中观视角对传播组织媒介形象、城市或区域媒介形象、媒介品牌价值进行研究;三是以微观视角对社会特定个体、群体的媒介形象进行研究。

目前对医生这一群体的媒介形象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传统新闻媒体上的医生群体形象展开研究,研究者多以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对医生群体的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医生媒介形象的呈现方式、变迁路径等进行探析;二是对网络新闻平台中的医生群体形象展开研究,随着网络媒体的兴盛,研究者开始关注网络传播环境对医生群体的形象塑造带来的影响;三是对影视剧、纪录片中的医生群体形象展开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投向热播的医疗题材影视剧和纪录片,从影像传播的视角出发,探究医生群体的影像媒介形象呈现。

(二)自我建构

在传播学领域,自我建构理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对网络传播新象、新技术的使用进行研究。例如,彭兰在《自拍:一种纠结的“自我技术”》《美图中的幻像与自我》两篇文章中,均从自我建构角度出发,对“自拍”“修图”这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进行探讨[2]。二是对特定群体、个体自我建构的媒介形象进行研究。例如,钟新等学者在《微博外交视野下的大使形象自我建构与他者建构——以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为例》[3]一文中,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骆家辉的新浪微博内容和中国主流报纸对骆家辉担任驻华大使的报道进行分析,探讨骆家辉媒介形象自我建构与他者建构之间的异同点。吉林大学王祎在其硕士论文《Web2.0时代医者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中,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医者的自我建构要素、自我建构内容、自我建构路径进行分析,发现在医者主动利用Web2.0时代的微博平台,打破了长期以来医患交流封闭模式的困境,在公共卫生事件、医患冲突危机中通过微博进行自我辩解,对舆论场域的错误观点进行矫正和平衡,有利于转变医者被扭曲的媒介形象,从而实现新医者媒介形象的自我建构,获得社会的“同情之理解”[4]。

笔者对相关文献进行阅读和梳理后,发现目前国内对医生群体的媒介形象研究还停留在他者建构的角度,研究者将医生视为“被呈现者”,研究医生在同一媒体不同时代“他建形象”的变迁,或者是同一时段不同媒体上医生形象的对比,但这类研究忽视了新媒体语境下医生“主动表达者”的身份,缺少自我建构角度的媒介形象研究。因此本文从自我建构的视角出发,对新媒体语境下医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的动机、内容、策略进行探究。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个大V医生一年的微博内容进行分析,试图探析大V医生在微博平台进行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的相关规律,并总结出目前微博平台上的典型医生形象。

笔者在新浪微博平台上搜索2016—2018年“微博十大影响力医疗大V”,并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剔除重复者,依据粉丝数量对其进行排序,取前20名博主为研究对象,分别为“营养师顾中一”“龚晓明医生”“肿瘤专科医生”“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淼哥故事会”“京虎子”“整形医生修志夫”“章蓉娅医生”“妇产科医生王玉玲”“疫苗与科学”“眼科小超人老梁”“耳科赵医生”“丽格李滨”“皮肤美容李远宏教授”“成都下水道”“骨科袁锋”“皮肤科徐宏俊医生”“皮肤科医生林小清”“营养医师王兴国”“张强医生”。然后用python对20位医生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的微博内容进行抓取和收集,共获得71509条有效文本。为使分析可操作性更强,笔者进行了等距抽样,最终从71509条文本中抽取804条文本。

三、医生媒介形象的自我建构研究

(一)动机层面

建构动机问题主要从医生微博主页的微博简介、标签信息入手,对大V医生进行建構行为的动机探析。微博平台上的微博简介和标签的操作主体是博主本人,这是他们面向该平台上其他用户的名片式信息,因此被笔者视为他们对角色认知和身份认同的外在呈现。

1.角色认知:经验者、咨询者、理想者的线上集合。从20个大V的微博简介来看,大部分大V医生将其视为名片,填写的内容是对认证信息、微博ID名称的进一步补充。补充内容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补充自己的专业成就,包含工作年份、代表著作等,如“营养师顾中一”的简介是“12年健康科普、身经百战、见的多了”,“皮肤科徐宏俊医生”的简介是“皮肤科医生,《从头到脚皮肤好》《脱发怎么办?医生教你战秃防脱》等科普图书作者”,“骨科袁锋”的简介是“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浦东关节镜手术量最多的医生之一”;第二种是补充自己的联系渠道,包括付费问诊、媒体合作等,如“妇产科医生王玉玲”的简介是“进行科普的微信公众平台‘母婴家庭课堂’,微信号是wylmykt”,“眼科小超人老梁”的简介补充了“眼科付费咨询微信eyedoctor2015”,“营养医师王兴国”的简介是“下肢静脉曲张预约咨询:微信服务号‘张强医疗’”;第三种是补充自己的情怀、理想,如“龚晓明医生”的简介“做一个好大夫,做一个好老师”,“章蓉娅医生”的简介“医者,不仅医人,而且医心”。

對应以上所述,可以将大V医生对自己的角色认知分为三类:一是行业经验者,即在自己所在的医学领域积累数年甚至数十年临床经验的行业专家;二是线上咨询者,即开放自己的联系、咨询、付费渠道,通过线上服务为散布在网络各个空间的患者提供专业服务;三是医学理想者,即在线上平台通过一己之言表达作为医生的情怀和理想。

2.身份认同:医务人士、病魔抗争群体、业余爱好的群体划分。观察医生们为自己贴的标签内容,可以发现,大部分大V医生选择为自己添加多个标签,将自己划分到不同的群体之中。这些标签可归为三种类别:一是个人身份信息的浓缩,如“营养师顾中一”为自己贴的标签有“健康饮食”“健康生活”“营养学”“营养师”,“成都下水道”为自己贴的标签有“男性健康”“泌尿外科”;其二是诊治领域常见病种的汇集,如“龚晓明医生”为自己贴的标签为“尿失禁”“妇科泌尿”“子宫肌瘤”,“皮肤美容李远宏教授”为自己贴的标签为“微整形”“美白”“抗衰”等;其三是个性化表达,包括兴趣爱好、粉丝身份等,如“章蓉娅医生”为自己贴的标签是“专栏作家”“新晋辣妈”,“骨科袁锋”为自己贴的标签是“电影爱好者”,“疫苗与科学”为自己贴的标签是“beyond歌迷”“刘慈欣粉”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将大V医生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分为三类:一是从医工作群体,即他们的首要身份是医生,是所在专业领域的工作者;二是病痛抗争群体,将常见病种作为自己的标签,将自己与患者划为同一群体,是站在病痛的对立面进行抗争的人群;三是共同业余爱好群体,大V医生的兴趣爱好不尽相同,但他们可以在“贴标签”这一环节中找到与自己有共同业余爱好、共同偶像的群体。

(二)内容层面

建构内容的研究主要是解决“建构了什么”的问题,这部分研究主要是对抽样后的804条微博进行微博主题、情感倾向的探析,并对样本内容进行词频统计和语义分析,进一步对微博所涉及的话题类型进行探析。

1.微博主题:医疗科普类微博体量最大。微博主题是大V医生通过微博平台所传播内容的核心,笔者对804条样本微博进行浏览后,将微博主题分为七类:表达意见、生活分享、在线问诊答疑、工作经历分享、医疗科普、其他。

在主题类型分布中,医疗科普类和生活分享类主题微博占比最大,分别以26%和22%的占比位居第一和第二;其次是表达意见类主题微博占总体的17%;在线答疑问诊和其他类主题微博都占总体的14%;工作经历分享类主题微博占比最少,为7%。从这一结果来看,大V医生更倾向于在微博平台上公开发表科普类信息,这类信息专业性强,医生通常在自己所擅长的学科和领域进行解读。另外生活分享类信息也比较受大V医生青睐,如果说科普信息类似于新闻消息,那么这类信息则类似于新闻花絮,这些源自大V医生的生活经历和感悟,既丰富了微博内容,也实现了精英形象的平民化。

2.情感倾向:中立情绪最为显著。情感倾向是大V医生通过微博平台所传播内容的情绪表达,是微博内容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大V医生表达习惯、性格呈现的侧面表现。笔者对804条样本微博进行浏览后,将微博内容的情感倾向分为正面、中立、负面三个类别。

大V医生在微博平台传播内容时的总体情感是中立的,这一倾向的微博占总体的54%,其次是正面倾向的微博,占29%,负面情感的微博占总体17%。从这一结果来看,大V医生们在微博平台上进行传播时比较理性,通常表现为语言冷静、陈述清晰、情感起伏小,这一情感维度下的微博主要为大V医生的科普或线上问诊。另外,他们也常常传递正面情绪,如感谢、鼓励、肯定等,“妇产科医生王玉玲”曾在微博平台上为患者介绍成功治愈的案例,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负面情绪的微博通常表现为愤怒、抱怨、批评等情绪,如“疫苗与科学”曾在微博平台上对“北马中被袭胸的女生”遭受的网络暴力进行批判,并连用三“渣”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

3.高频词:关键词“医生”“问题”“疫苗”频频出现。高频词是对微博内容所做的计算机统计,它能进一步补充微博主题的研究,将常见主题细化至常见话题、议题。

由上表可见,在大V医生的微博中,“医生”“问题”“疫苗”“健康”是最常出现的词。其中,“医生”的词频为282,远高于其他关键词,笔者对微博内容进行了筛查,除去患者在线问诊时对医生们的尊称和一部分博主ID名称中含有“医生”的情况外,“医生”关键词主要用在描绘医生形象、讨论医患关系和医疗事件的议题之中

关键词“问题”出现频次为105,多集中于患者陈述病症及医生解析病症时,如“局部压强大,容易出现鼻尖红肿发炎、线材穿出、皮肤溃烂等问题,一旦出现破溃……”“想问一下医生我还要做哪些检查?哪里有问题”等。关键词“疫苗”出现频次为85,主要集中在三类议题上。一是HPV疫苗相关讨论,2018年中国大陆引进HPV疫苗,一时间成为新闻媒体、自媒体、女性频道热议的话题;二是真假疫苗的讨论,2018年7月长生问题疫苗被爆出后,微博上关于真假疫苗、问题疫苗的讨论愈演愈烈;三是关于小儿疫苗的咨询,微博在线问诊成为很多家长及时咨询的便利平台,关于新生儿疫苗的咨询也在2018年7月以后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在大V医生的微博平台,医生本体形象、热点话题是其主要议题的构成部分。

(三)策略层面

建构策略的研究主要是解决“如何建构”的问题,这部分研究从大V医生微博主页信息和采用内容分析法得到的数据入手,进行形象展示、信息来源和传播方式三个层面的研究,对大V医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的策略进行初步探析。

1.形象展示:职业形象照最常被使用。线上形象是博主形象的直观表达,通常表现为头像、页面背景、网页挂件等形式,通过这些元素传递给粉丝和浏览者个性的、有记忆点的信息。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大V医生的头像具有代表性,因此选择微博头像作为探究形象展示的切入点,大V医生的微博头像可分为以下几类:职业形象照、个人漫画形象、生活形象照、象征意义图。

統计结果显示,20个大V医生基本都选择了与个体真实形象相关的形象展示方式。其中有10位大V医生选择使用职业形象照作为微博头像,这类头像中的医生身着白大褂,有的戴有口罩,有的挂着听诊器,面带微笑,塑造了一种专业、干练、亲切的职业形象;有5位大V医生选择使用生活形象照作为微博头像,这类头像中的医生们处于生活场景之中,生活气息浓厚,塑造了有活力、接地气的医生形象;有4位医生选择使用个人漫画像作为微博头像,在这类头像中,医生以卡通的方式还原呈现自己的五官特征,塑造了幽默、诙谐的形象;还有一位医生使用了具有象征意义的图片作为微博头像,“眼科小超人老梁”使用了一张眼部特写图片作为头像,眼球前还有一个缩小的人,虽然没有真实的人像出现,但象征意味浓厚,与该博主的专业和微博名称十分相符。由此可见,大V医生在进行形象展示时,基本倾向于展现自己的真实形象,容易让人产生信赖感,且真实形象都倾向于展现专业、亲切、幽默的一面。

2.信息来源:原创信息比重最大。信息来源是信息质量的保证,尤其在社交平台上,通常因为转发、分享、转载过于便捷导致信息源无处可寻。但在社交媒体用户媒介素养日渐提高的当下,人们越来越看重信息来源,尤其在医疗健康类信息方面。通过对大量样本的观察,笔者将大V医生微博的来源分为以下几类:原创、转发同行、转发自己以往的微博、转发新闻类账号、转发医疗专业类账号、转发娱乐社交类账号、其他类型。

大V医生在微博平台进行传播时,原创的一手信息与转发的二手信息数量基本持平,原创信息共389条,几乎达总体的50%。在转发信息中,转发同行的微博数量最多,共146条,这类信息多是同行间对同一问题的交流探讨、相互发声支持;其次是转发医疗专业类账号的微博,共75条,这类信息多转自“丁香医生”“健康界”这样的垂直类媒体,这些媒体专攻医疗、健康信息传播,与大V医生保持着良好的线上互动。另外,也有不少微博转自以往微博,有部分大V医生会对自己以往公开提出的观点、话题进行审视;还有一些微博转自新闻账号,因为部分大V医生在其他新闻类资讯平台担任专栏作家,他们常在微博平台上转载、分享自己在其他平台所著的文章,形成复合传播。除此之外,在转自其他平台一项中,笔者发现“梨视频”“一条”等短视频平台成为大V医生们集中关注的对象,其常常转发这类平台与医疗健康话题相关的短视频。综上所述,大V医生的微博信息质量较高,多发布原创信息或转发权威性相对较高的信息。

3.传播形式:图文模式占优势。传播形式是对大V医生在微博平台上发布内容的信息承载方式的统计,微博平台已经实现多媒体式传播,因此传播形式也出现了多种组合方式,成为考察大V医生传播策略的重要因素。本部分研究主要依据内容分析的数据展开,笔者对传播形式进行以下划分:文字传播、图文组合传播、影像传播、延展链接。

在804条样本微博中,图文组合传播形式远多于其他传播形式,共有376条,位居第一。采用这种传播形式的微博中,博主常用的图片类型有场景实拍图、表情包、表情符号,实拍场景图通常用以剖析病情、呈现工作状态,表情包常用来调侃社会现象,表情符号常用微博平台自带的emoji符号代替文字表达情绪。其次是动态影像传播形式,共193条。采用这种传播形式的微博中,博主常用GIF图片和短视频进行传播,GIF图片通常用于调侃,具有幽默感,短视频通常转自其他平台,涵盖行业话题、社会话题等。纯文字传播形式位居第三,共179条。采用这种传播形式的微博主要用来回答患者咨询,发表自己的看法。另外,延展链接的传播形式也常用到,大V医生采用这种传播形式发布的微博,主要是集合自己撰写、同行撰写以及其他平台的科普文章。综上所述,大V医生们在新媒体环境中自我建构媒介形象时,习惯于从文字建构转向视觉建构,这与读图时代的阅读习惯十分吻合。

四、医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的典型形象

对医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的要素进行分析,可以基本勾勒出微博平台上医生群体的现有形象。因此,本节将综合医生群体自我建构的动机、内容、策略等要素,对自我建构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出新媒体平台上医生群体的典型形象。

(一)精于线上科普的中坚力量

对医生群体自我建构的动机分析、微博内容主题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科普是他们心里和行为上的显著烙印。大部分医生选择运营微博平台时,都期望能够达到科普的效果,比对样本中的主题呈现,医疗科普类信息的确占比最高,达总体的26%。

医生群体在新媒体平台上通过主动发声的方式,将自身的专业知识用在科学健康信息的推广和普及中,并因此获得了不少在线流量。值得注意的是,对医疗健康类信息进行辟谣成为医生群体线上科普的重点,这使一些滋生在医疗行业和健康领域的谣言得到了科学解读。例如,2018年HPV疫苗引进内地后引起了各类媒体的热议,社交平台上广为流传的“宫颈癌疫苗致死”的言论曾困扰许多人,带来了极为负面的影响。“肿瘤专科医生”在微博平台上对有关宫颈癌疫苗致死的言论进行剖析,并将其中耸人听闻的内容一一解剖,不仅安抚了大众,更让科学信息有了流通渠道。

以往,在传统媒体上,也不乏一些辟谣的报道,但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存在媒体辟谣的力度越大、谣言的生命力越强的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传统媒体提供辟谣材料和信息的人藏于报道背后,专业人士身份并未凸显,因此不能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另外,运用引语是新闻报道常用的手法,虽然指明了信息来源,但总给人以第三方转递信息的感受,因此这种信息的冲击力并不如以第一人称发布信息的自媒体。在微博这类平台上,医生能以自媒体人的身份发布信息,不仅能让受众获取第一手信息,而且让医生群体的专业身份得到了强化。

另外,当下互联网人群对营养学信息、医美信息、妇科信息、男科信息更为关注。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和审美有了更高的要求,开始主动获取营养学、健康类的相关信息。而对妇科和男科信息的关注,则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妇科和男科疾病通常是人们难以当面启齿的,因此人们更倾向于在网络上关注这一领域的专家。这些领域的专家也的确是医疗大V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尽可能地利用社交平台这种即时交流、随时互动的媒介为患者提供更为便捷和有安全感的咨询服务。

(二)乐于分享生活的身边大夫

对医生群体自我建构的微博内容主题、形象展示、传播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很多医生选择运营微博平台时,经常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并尽可能通过各种方式塑造一个专业但亲切的形象。另外,便捷的网上问诊渠道,使新媒体平台上的医生群体成为微博用户触手可及的身边大夫。

在传统媒体上,对医生群体进行报道的主题和内容相对比较固化,积极正面的有以钟南山为例的为医学奉献自己、敬岗敬业的“高精专”形象,消极负面的形象也脱不开“吃回扣”“拿红包”“滥开药”等关键词。但事实上,人本身就是复杂的生物,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医生群体通过在线分享生活,掌握表达的自主权,通过自我展示甚至自我披露的方式告诉用户,他们与常人无异。

在样本中,医生群体在微博平台上展现生活的内容占22%。医生群体在新媒体平台上通过自我调侃、戏谑、编段子等手段表现这一主题内容。例如,“整晚加班,忙一台手术却挣不了一个盒饭钱”“医院一般都不发加班费,因为发不起……”“和玩得来的人在一起玩才叫玩,和玩不来的人在一起玩,那种感觉就像加班啊”“今天是第一次带小花生去游泳,我和教练一直担心小宝儿第一次会哭闹,没想到他从头到尾坚持了整整一节课,40分钟”。诸如此类的语言不仅揭示了医生群体的生存现状,也让他们走下了精英、专业的神坛,展现了他们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的一面,普通人有的烦恼他们有,普通人有的忧虑他们也有,拉近了与在线用户之间的距离。

另外,在这类形象呈现之中,医生群体也常常使用图片、动图、表情包、视频等方式丰富想要传播的内容,这种视觉构建与以往的文字建构有较大区别。他们跳脱出了文字留给人的想象空间,利用图片美化、包装自己的形象,通过编辑、排版的手段强化自己的观点,将想象空间尽量压缩,放大自己的传播意图。

一个乐于分享自己生活的医生给大多数微博用户留下的印象总是亲切的、可接触的。因此便捷的網上问诊室也逐渐被微博用户所信赖、所使用,比起“行业精英”“xx科专家”,他们更愿意向身边的大夫求助。

(三)秉持冷静理性的“意见自由体”

对医生群体自我建构的使用动机、微博内容主题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活跃在微博平台上的医生群体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他们在社会热点事件中常常先于其他群体发声,尤其在医患关系、医疗纠纷等话题中,他们往往富有责任感地梳理事件进展、提出疑问与解决对策等。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医疗事件被等同于医疗事故,一旦医院发生事件,无论责任在哪一方,医院和医护人员都免不了被质疑和猜测,他们的医疗水准、救治态度也会被推上风口浪尖,而医生这一群体往往对此缄默不言。另外,在传统媒体平台上,对医患关系的报道多为细节披露、原因追溯,因为要保持新闻媒体客观中立的准则,鲜有直接表达意见和抨击现状的言论,但这往往忽视了医生群体作为第一视角人的感受和看法。专业新闻组织的确很难把握平衡,因此对医患关系、医生形象的讨论通常点到为止,难以深入。而新媒体平台则为医生群体提供了一个直抒胸臆的媒介,他们通过直观的表达维护自己的安全、名誉、利益,同时在某些事件中积极为同行声援,形成意见的阵营。

在样本中,表达医生群体意见观点的微博占总体的17%,且多数话题是围绕医疗事件展开讨论的。微博这类允许自由表达的平台出现以后,医生群体开始积极参与医疗事件的讨论并寻求解决方案。尽管医生群体频繁发表意见和观点,也极为关注医患关系、医疗事件等话题,但多数情况下他们对此类事件的叙述冷静、客观,善于用理性的思维、清晰的逻辑梳理事件始末,也基本以寻求解决对策、现实出路为落脚点。在处于转型期的当下,医疗行业中存在的医患矛盾、体制矛盾、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而这些话题又往往会激起网络舆论,冷静理性的声音显得无比珍贵。医生群体的微博内容将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极大的作用,他们作为体制内的权利主体所发表的观点也将为医疗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五、结语

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新媒体语境下医生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的动机、内容、策略进行了一定的探析,归纳出三种典型的新媒体平台上的医生形象,即精于线上科普的中坚力量、乐于分享生活的身边大夫、秉持冷静理性的意见自由体。其中部分结论可以为日后的研究提供资料,但研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在对样本进行内容编码时,笔者发现微博的相关指标难以界定,也未找到相关文献,如微博的#话题#是否算作链接等,这可能会对内容分析的结果产生一些影响。另外,医生群体自我建构的典型媒介形象传播效果如何,微博受众与之互动如何,也是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4-21.

[2] 彭兰.自拍:一种纠结的“自我技术”[J].新闻大学,2018(5):55.

[3] 钟新,陆佳怡,彭大伟,等.微博外交视野下的大使形象自我建构与他者建构——以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为例[J].国际新闻界,2012(12):37-43.

[4] 王祎. Web2.0时代医者媒介形象自我建构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D].长春:吉林大学,2018.

作者简介:马晋雅(1992—),女,安徽六安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新媒体、健康传播。

猜你喜欢
媒介形象新媒体医生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新时期境外媒体对中国运动员形象的建构研究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你擅长在脑海里列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