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生
摘要:本文分析了装配式钢结构发展现状,指出其发展受到阻碍的四个方面。结合钢结构建筑固有的几个优势,本文提出加强政府主导下的宣传与推广、推进装配式钢结构全产业链规模化发展、加强配套规范族的全面建立、积极推动机器人焊接技术和BIM技术等新技术与装配式钢结构的融合等四条建议。
关键词:装配式;钢结构;发展;建议
与混凝土、砖石材料相比,钢材可谓是一种绿色、低能耗的建筑材料。即便算上生产过程,钢结构建筑的能耗依然比钢筋混凝土建筑、砌体结构建筑低得多。201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时至今日,这个规划的时间已经过半,然而现阶段,我国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发展,较之预期比较落后,落后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主要表现在:
1.钢结构市场占有率低
工业发达国家如瑞典、美国,钢结构住宅占新建住宅总面积的比例,高达80%和75%。而同时期我国钢结构住宅,其新建住宅面积,占总新建住宅面积,不到5%。
1.1产业链碎片化现象严重
在工业发达国家,钢结构建筑,特别是民用住宅建筑,建筑开发相关企业往往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其大型企业往往能使得材料、研发、生产、加工、安装、物流等方面联系紧密。而在我国,这些上下游产业之间的结合不甚紧密。原材料的生产与加工脱节,产业研发与安装脱节,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各自脱节,这些现象在我国可谓司空见惯。
1.2配套产业不完善
我国为钢结构提供内外墙板、楼盖板的企业较少,且多为一些小厂,未能实现规模化。相关墙板也未能像工业发达国家所能提供的那样,可以将水电、防腐、保温、隔音、防水、装饰等功能联立集成到一块板上。
1.3新技术融合缓慢。
我国业已发展起来的BIM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铺张扬厉地发展。国家也要求建设多个BIM技术融合装配式技术的试点、示范基地。但BIM技术与装配式钢结构技术的融合,仍较为缓慢。机器人技术、3D打印技术也方兴未艾,但至今这两项技术与钢结构技术的融合仍较罕见。新兴技术与装配式钢结构工程融合缓慢,成为阻碍钢结构发展的又一障碍。
事实上,目前装配式钢结构在我国的发展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也就是说,钢结构的许多优势,并没有给其带来合理的产业定位。钢结构的产业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自重轻
同等条件下,钢结构的自重仅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重的55%左右(实际上低层轻钢结构比这个百分比还要低)。
2.1构件截面积小
钢结构构件的截面积,亦仅为钢筋混凝土的1/3左右,可以增加老百姓的得房率。
2.2工期短
每两天半到三天可以完工一层,而钢筋混凝土约七天一层。实际工期可缩短至钢筋混凝土工期的50%。
2.3环境压力小
钢结构因其安装系干作业安装,无须用水,无须用振捣机械,也无须用高强度的泵压制浆液。其扬尘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远远小于钢筋混凝土建筑。
2.4抗震性能
钢结构完全采用柔性材料,抗震性能远高于采用脆性材料的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
2.5徐变与碳化
钢结构抗徐变能力强于混凝土结构,且本身不会像混凝土与二氧化碳产生碳化反应。
2.6建筑设计可与结构设计同时进行
钢结构建筑由于本身固有特性,其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可以同步进行,而不是与混凝土结构类似,无须先进行建筑设计,再进行结构设计。
2.7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整体成本与混凝土建筑基本持平
钢结构在其全寿命周期内,整体成本(包括施工成本、运营租金、未来回收钢材等费用与收益的综合折算)基本与混凝土持平,甚至在有些情况下,成本低于混凝土建筑。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对现行装配式钢结构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3.加强政府主导下的宣传与推广
大力推广装配式钢结构的优势,启用一些列优惠政策,从财政、税费、融资、行政等方面进行政策导引。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强对装配式钢结构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使得钢结构在民间和企业中的认可度抬升。
3.1推进装配式钢结构全产业链规模化发展
要推进现阶段装配式钢结构产业链的融合发展,产业上下游的材料、物流、安装、研发要尽量融合在统一的指令源之下。材料选购、设计施工、产品运营和开发创新,要尽量在一个企业实体的主导下完成。推进全产业链规模化发展,能大大促进装配式钢结构产业向优质、高效的路子上越来越快、越来越好地发展。
3.2加强配套规范族的全面建立
针对目前配套的规范零散、不全面、有瑕疵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加强配套规范的全面建立健全,使之形成规范的“族”。这样一来,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里,能做到有所依据,有所凭恃。一套强大、健全的规范族,是产业得以稳定向好发展的定舱石。
3.3积极推动机器人焊接技术、BIM等新技术与装配式钢结构的融合
钢结构建筑的优势,很多时候在于批量化生产和批量化安装。如果能将机器人焊接技术(特别是已较成熟的角焊缝焊接技术等),较好地推广到钢结构产业中来,则装配式钢结构的产业优势,还将进一步扩大。另外,BIM技術中的一系列快速建模软件,如Revit,如能更快更好地融入进装配式钢结构的设计、施工与运营,必将使得整个产业链大为进步。
参考文献
[1]崔璐.预制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经济性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
[2]郝际平,孙晓岭,薛强,樊春雷.绿色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研究与应用[J].工程力学,2017,3401:1-13.
[3]周绪红,王宇航.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土木工程学报,2019,5201:1-7.
[4]吴少博.基于BIM技术的钢结构住宅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
[5]于竞宇,张龙雨,王静峰,钟治峰,朱力.钢结构建筑产业化政策分析与推进机制研究[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8,2002:1-12.
[6]高良,俞海涛,张伟.建筑钢结构焊接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J].焊接技术,2021,5006: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