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戌盈 杨梦圆
【摘 要】本文引入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中的间离概念,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方法,分析在纪录片中使用情景再现时塑造间离感的必要性及其手段,认为在情景再现中塑造间离感保证了纪录片的真实性,但也削弱了纪录片的影像表现力。目前的虚拟影像技术对两者间的矛盾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在纪录片娱乐化浪潮下,创作者使用情景再现仍应坚守真实性底线,把握塑造间离感的合适尺度。
【关键词】纪录片;情景再现;间离
自罗伯特·弗拉哈迪在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中首次应用情景再现方式还原爱斯基摩人的生活场景以来,学界和业界对这种表现方法的争议一直存在,相继有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在情景再现方式出现初期,为保证纪录片内容的绝对真实,创作者对该手法的使用相当谨慎。而在现阶段,随着纪录片创作不断向娱乐化与故事化方向延伸,创作者在应用情景再现时更多采用了剧情片式的表达技巧,愈发敢于提供细节和人物对白,在一定程度上让纪录片的真实性受到挑战。
如何平衡影像表现力与真实性之间的矛盾是创作者在应用情景再现时必须思考的问题,而塑造适度的间离感则是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有效思路。
一、情景再现与间离效果概述
(一) 情景再现
情景再现是以客观事实为根基、以画面或声音为载体、通过扮演或搬演的方式来还原已发生的事件或解释人物心理的一种手段。目前,这种表现手法在纪录片创作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历史上首个应用情景再现手法的纪录片是由罗伯特·弗拉哈迪执导的《北方的纳努克》。他使用搬演的方式实现了对爱斯基摩人近百年来生活场景的再现。情景再现在我国的应用可以追溯到1995年,中央电视台出品了第一部情景再现样片《忘不了》。随后,情景再现手法在国内的纪录片创作中不断普及。[1]
情景再现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三种,即资料摘录、搬演和扮演。资料摘录是指引用既往的影像资料来作为情景再现的段落;搬演是指在营造与历史事件氛围相似的场景后,让亲历者对事实进行还原;扮演是指邀请演员来扮演人物,并利用服装、道具等来实现对历史事件的再现,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间离效果
间离的概念,最初起源于德国的贝尔托·布莱希特所著的《布莱希特论戏剧》。他在该书中将间离诠释为“将事件或人物的某些不言自明、一目了然的因素进行剥离,使人对之产生惊讶和好奇心”。[2]
该概念自提出以来,在戏剧领域中的传播不断深入,我国学者将此概念引入国内并在《中国戏剧表演艺术中的间离效果》中首次提出。在戏剧表演中,间离原则旨在通过利用某种手段规避观众“入戏”,来借此塑造演出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感。这样有利于观众保持自我的独立情绪和思考,从故事中抽离,进行思辨。 [3]
与戏剧不同,电视节目的不连续性使其能够通过对声音或画面的合理剪辑来实现间离效果的营造。[4]情景再现与摆拍的明显区别在于对“再现”行为本身的不隐瞒,而这一区别正是间离手段的重要特征体现。纵观现阶段电视纪录片中的情景再现段落,不难发现大多有意识进行了间离感的塑造,然而由于国内对于情景再现的使用限度尚未有明确的界定与标准,也导致在运用方面相对混乱。[5]
(三)情景再现中塑造间离感的必要性
卢梭提出,说假话与隐瞒事实真相并非同一概念,但二者却能产生相同的效果。将其理论应用至情景再现中,可将说假话喻为素材虚构,将隐瞒事实真相喻为不将情景再现这一表现手法予以說明,从而最终造成相同的欺骗观众的效果。
对于情景再现如何使用,英国《独立电视新闻公司指南》给出界定:若事实真相并未被最终确认,则不得进行相关信息的随意捏造。情景再现在使用时应以不误导事实真相为前提,且必须同时反复出现情景再现的提示。未经合理运用的情景再现将造成观众对于事实真相的误解,从而导致观众对事件本身心存疑虑。
真实的实现是传播的开端与终端共同完成的,是传播者与接受者对真实的一致理解。在使用情景再现时,传播者本意是将真实事件传递给接受者,但若在此过程中间离意识缺失,则会大概率导致“以假乱真”现象的发生。[6]因此,在纪录片中使用情景再现必须塑造适度的间离感。
二、塑造间离感的艺术性处理手段
在情景再现中塑造间离感,最简手法是直接加字幕提示此画面为情景再现画面,但这种简单直接的方式在纪录片中并不常见。相反,纪录片创作者常常会通过对画面进行艺术性处理的方式来提示观众哪些画面是情景再现。
(一)避实就虚,对人物进行模糊化处理
纪录片创作者在情景再现中塑造间离感最常采用的是模糊化处理人物的手段。这将使观众对事件有较为清晰直观的感知,却又避免提供演员的细节。这种手段又分为以下几种具体方式。
1.利用虚焦
纪录片《故宫》的第二集讲述了故宫所遭遇的诸多磨难以及此后进行的修缮工作。在其中一段情景再现画面中,一位老人在摆弄木制的模型,而画面焦点落在了前景的一块木头上。创作者正是以这种方式避免了向观众提供不真实的人物画面和无法被证明是否真实的工作细节。
2.改变景别
在情景再现中使用特写和远景都有助于塑造间离感。利用特写时,画面仅提供局部信息,回避无法证实的细节。以2017年8月13日的《今日说法》为例,其在对死者与他人吵架场景进行重现时,镜头仅给到了死者饮酒的嘴部和酒杯特写,避免呈现演员样貌。而利用远景时,也避免了强调无关细节,仅使观众对主体行为动作有大体了解,但又不至于留下固定形象。远景作为表意镜头,可以达到氛围真实的效果。
3.特殊角度拍摄
特殊角度拍摄的艺术性处理手法在《故宫》第二集中也有体现。片中在讲述顺治帝和故宫的故事时,运用了人物扮演的手法。但值得注意的是,从头至尾,顺治帝的几次出场都没有露脸,而是采用背影或侧面剪影的角度来回避呈现演员的样貌,对人物进行模糊化处理。
4.巧妙利用光影
光影结合可以构成诸多不同的造型。通过这种方式,影片也能避免表现人物的具体细节,从而塑造间离感。以《丝绸之路》为例,在进行“玄奘西行”这段历史故事的重现时,镜头只给到了玄奘骑马前行的影子特写,避免了呈现演员样貌。在这段画面中,观众只能接收到一个身穿僧袍的僧侣骑行于大漠的信息。
(二)利用影像认知习惯,处理画面色彩
除了对情景再现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技术处理,创作者还会运用一些手段来塑造环境中其他元素的间离感。其中,画面的色彩改变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手段。
影像色彩的发展是从黑白到彩色。基于此,在进行剪辑时,往往会利用黑白色来对已经发生的事情予以表现。在纪录片中也有类似利用人们对影像认知的习惯来塑造间离感的方式。例如,在纪录片《圆明园》中,情景再现画面都采用了偏暖的如泛黄老照片一样的色调,将再现画面和真实画面清楚区分。
(三)使用虚拟影像,重构场景或合成资料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影像技术不断成熟与完善,在纪录片创作中所发挥的作用愈发显著。虚拟影像相较于真人搬演或扮演的情景再现而言,自身就带有“非真实”的间离感。
用计算机制作动画来重构场景是使用虚拟影像进行情景再现的一种方式。如纪录片《圆明园》90分钟的全片中,CG动画大约占了35分钟,再现了圆明园从规划、建筑、完工、改造、扩建到被外来侵略者所烧毁的完整历史脉络。
借助计算机技术将诸如书籍、照片等静态资料进行动态化展示则是另一种方式。以《红色气质》为例,其取材多源于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当解说词说道“每到历史转折的重大关头,总是他们,担当着国家与民族的使命”时,画面是拉纤绳、攀铁索、登雪山、森林灭火等纪实照片。照片中的纤绳和铁索微微晃动,雪花、火苗也是动态变化的。该片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在保证情景再现间离感的同时赋予了历史资料动态叙事的生命力。
三、间离感与影像表现力的矛盾
情景再现中间离感的塑造保证了传者和受者对真实的一致理解,符合纪录片创作真实性原则的要求。但仅就纪录片本身而言,间离感的塑造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画面影像表现力的损失。
(一)间离感影响画面的细节表现
一部优秀的纪录片,细节刻画尤为重要。而当纪录片创作者利用避实就虚的方式强化影片间离感时,细节就被有意忽略了,其影像表现力也大大下降。在2003年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天使》中,有个片段是黄永杰丈夫因不愿收养大雁而与黄永杰闹矛盾的场景。为了避免表现出无法被证明真实发生过的吵架细节,《天使》的制作团队仅拍摄了一个黄永杰与丈夫背对着坐在炕上的镜头。相较于真人搬演再现吵架场景,这样的表现手法缺乏视觉冲击力。
(二)间离感影响画面的表意能力
在纪录片的情景再现画面中,为了强化间离感,制作者通常会用表意模糊的镜头搭配解说词的方式进行叙事,这将影响画面的表意能力。例如,纪录片《故宫》在讲述钧瓷的故事时,仅搭配了一段屋檐落雨的镜头,而故事情节的讲述完全是通过解说词完成的。就这种方式而言,纪录片中叙事和表意的主要工具是解说词,而非画面。当有解说词存在时,画面才能够完成表意功能。若将二者进行分离处置,则最终所呈现出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7]从这种意义上说,间离感的塑造大大削弱了画面的表意能力。
(三)虚拟影像调和间离感和影像表现力的矛盾
间离感和影像表现力间的矛盾并不是无法调和的,虚拟影像尤其是CG技术的出现为两者之间的平衡提供了可能。相较于真人扮演或搬演的情景再现,虚拟影像本身会提醒观众这是非真实画面。通过这种方式,创作者可以大胆还原人物的容貌、衣着和言行举止,大胆刻画细节,而不用担心观众对此产生是否真实的疑惑。例如在纪录片《再见,好年华》中,创作者用手绘动画的方式对当时的车站送别场景进行了情景再现,这种方式使得情景再现的间离感和影像表现力同时得到了保障。
四、纪录片娱乐化和消逝的间离感
间离感的塑造取决于创作者的主观选择,而外界文化环境的改变对这个选择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现阶段的纪录片创作为迎合市场需求,不断向娱乐化方向靠拢。纪录片娱乐化指的是基于某些特定的叙事手段,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赋予纪录片更加形象化与生动化的内容,确保其更易被观众所接受。[8]
为了迎合市场需要和大众审美需求,一些纪录片创作者为了追求情景再现而忽略纪实手法的运用,导致创作误入歧途。纪录片中使用情景再现的表现手法和技巧与剧情片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片与纪录片在演变过程中不再有着明显的虚实界限。虚构与纪实作为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目前仅仅表现出了手段上的差异,却没有了本质的不同,[9]间离感的塑造正面临着巨大危机。
纪录片《外滩》在播出时,就因为使用大量的情景再现,大胆的人物出演引起了学界争议。虽然演员表演和历史影像材料之间无缝连接,但细心的观众仍然对剧情产生了质疑。例如,周璇居所为石库门样式,与真实历史中的洋房有明显出入;赫德穿着松垮,与真实历史中的租界官员制服严重不符。没有服装、道具等各方面细节的考证,《外滩》虽然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却失去了纪录片的真实性。
情景再现旨在对真实历史予以还原与解释,它既不能凭空杜撰历史事件,也不能不顾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随意编造史实。在纪录片娱乐化不断延伸的今天,创作者仍然需要以真实性原则为底线,间离感的塑造仍需被着重强调。
结语
间离感塑造作为纪录片中使用情景再现时的重要原则,是确保纪录片能够最大限度还原真实的有效支撑。在纪录片娱乐化浪潮下,创作者在使用情景再现时,既要顺应大众文化潮流,也要守住真实性底线。只有怀着对历史的尊重,以真实性原则为指导,把握塑造间离感的合适尺度,才能够既实现与市场需求的高度契合,又实现对真实历史的有效揭示。
注释:
[1]郭赫男,刘远军.电视纪录片情景再现之真与失真[J].东南传播,2010(02):61-62.
[2]周才庶.布莱希特间离学说的文学伦理反思[J].外国文学研究,2015(03):135-142.
[3]陈俊.布莱希特间离效果的影视应用[J].电影文学,2011(03):22-23
[4]董健.论间离效果在电视节目中的存在意义及运用技巧[J].学习与探索,2015(08):141-144.
[5][6]马云云.简述电视新闻中的情景再现[D]. 山东大学,2009.
[7]刘晨辉.我国历史文化纪录片故事化影像研究[D].湘潭大学,2016.
[8]杨丽.电视纪录片的娱樂化探析[J].山东视听,2005(02):37-39.
[9]刘洁.纪录片的虚构:一种影像的表意[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10.
(作者:任戌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硕士研究生;杨梦圆,中国传媒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