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爱华
鄭祎,艺术家兼策展人,推广中国陶瓷艺术文化数十载,在中国及国际艺坛享负盛誉。作为艺术家,郑祎曾在香港蘇富比(2013年)和纽约蘇富比(2015年)举办个展。她的作品被大英博物馆、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三藩市亚洲艺术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收藏,在德国韦斯特瓦尔德陶瓷博物馆(2010年)、法国蒙彼利埃黏土与玻璃电影节(2010年),日本美浓国际陶艺竞赛(2017年)获奖。2014年美国陶瓷艺术教育学会还颁予郑祎“杰出成就奖”。其带领的乐天陶社“城市复兴”专案荣获日本GOOD DESIGN评选的社区发展专案奖(2020年)。郑祎先后在中国香港、上海、景德镇、大理成立乐天陶社。陶社以推广陶瓷艺术教育及促进手工陶瓷艺术作为企业使命。
如何识别有创意的好作品,郑祎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因为见得多,抄袭的作品时常一眼就被她揪出来。若是看着不像,便直接去对方的工作室现场看实物。有一次,有人交来一个作品,郑祎惊呼做得这么好,怎么名不见经传。原来他曾在国内参加比赛,结果评委认可他做得好,但因为年纪太轻就不把奖给他。幸好在郑祎这里,无关年龄,只有创意与否。“我要看到有没有一丝的原创在其中,如果有,我辅助你,等你有了机会,可以慢慢把你的光亮发出来。”
郑祎此次作为“金沙陶瓷计划:无限超越”国际当代陶瓷艺术展的策展人,盛邀全球20多位国际殿堂级和新锐陶艺家及艺术机构作品参展,当中既有传统工艺品,也有不少新派创作。展览主题“无限超越”寓意超越观者对传统陶艺的固有认知,期望为社会带来丰富色彩和正能量,启发无限想象的可能,同时寄意大家走出疫情阴霾,保持乐观的心态展望美好未来。金沙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王英伟博士表示:“金沙中国十分高兴陶瓷艺术家郑祎女士再次为我们担任策展人,配合本届‘艺文荟澳主题‘因创造而美好带来这次‘金沙陶瓷计划–无限超越国际当代陶瓷艺术展。展出的作品丰富多彩、创意新颖,将启发观众无限想象,相信大家在亲临欣赏这场陶艺展时必定眼界大开。”
连续两届担任陶瓷艺术展策展人的郑祎女士表示:“互联网及数码科技开启了新的生活模式,同时也为陶艺创作带来了无限可能。科技让艺术家得以突破以往所不能及的创作境界,使其作品更具独特性。随着AR技术及网上直播功能等先进科技的广泛应用,观众现在已经能够跨越地域界限,实时与作品进行互动交流。我们期望透过这次‘无限超越展览别树一帜的呈现方式,重新汇聚创意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为迎接后疫情时代展现出无比决心及凝聚希望的力量。”这次展品完美融合了科技与陶艺,并以创新的方式呈现;观众也可在参观过程中透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的AR技术与部分作品互动,观众更可以创作属于自己的虚拟作品或以数码形式将展览元素融入到自拍照片中。本届展览其中一个亮点是埃弗森艺术博物馆“无限超越”同名平行展,该博物馆是美国最重要的陶瓷艺术品收藏馆之一。
周门龙 Adam Chau
我致力于探索数位文化及利用数位化技术制造物品。我在反思“自拍”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图像,注意到现代人将手机作为“自拍”工具——在这种现象出现之前,几乎无法想像人们可以自制匿名的自画像。我的瓷砖作品集智能手机、像素和马赛克这三种元素于一身;同时从二维和三维这两种维度解读智能手机和瓷砖相当奇特,二者间的平行关系让我深感沉醉。
1987年,我顺利诞下儿子,自那时起我从家族历史中的重大事件、育儿日常挑战,以及自己在美国少数族裔文化环境中长大的童年记忆里汲取创作灵感。我以孩童的肖像作为天真、潜力及脆弱的标识。文化的边缘性与融合性、传统与西化、语言与翻译都是我作品中的关键要素。美食是重要的文化象征,在此次展览的作品中亦有展现这一要素。
我的创作目标是重新构想并重新诠释常用陶瓷器皿。通过分立、改变、运用容器必要组成部分的方式,力求在常用陶瓷产品研发领域拓展出全新的视野。我的研究方向从本质上模糊了工艺、设计、工业及科技之间的界限。通过将CAD软件的生产技术和快速原型技术与手工创作技术相结合,以在数字和粘土之间形成独特的对话,最终为两种制作方式带来互相影响。
我的作品主题涉及对比和关系。我借助两性和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以及随之产生饱含温情与敌对、爱与拒绝、养育与遗弃等情感的故事情节,探索人类各种状态下的对比关系。我将雕塑形体和彩绘纹饰融合在一起,即同时借助二维和三维这两个维度强化作品的动态及互动敍事性。
眼睛流露情感关系,面部和体态彰显个性,虚幻的物体和透视展现动态。当观众围绕作品走动时,他们看到的所有角度和焦点都会在其脑海中衍生出新的章节和故事情节。
《72道工序》是郑祎向景德镇制瓷业的能工巧匠致敬之作。影片从工匠加工、制备生产陶瓷所用的黏土开始。随后记录了搬运、制坯、翻模、彩绘、施釉、烧窑、包装,以及很多紧密相连及鲜为人知的制瓷专业工序。郑祎欣赏静心创作、积累经验,踏踏实实做陶瓷的人。在“金沙陶瓷计划:无限超越”国际当代陶瓷艺术展中,艺术家古月以十年的历程才成就了154 x 95 cm的大型陶瓷作品《瓷人七十二变》。在发掘优秀陶瓷艺术家的同时,如何才能无限超越?以何种方法让自己也共同进步?郑祎信心满满,“我每天都有200个新idea,不愁想不出创新点,每天超越自己”。对于“明日”的态度,郑祎是“每一天都是一个新机会,新东西会发生,新东西可以学习。明天就是昨天的今天。要把握机会。生命没有那么长的。”
同期举行的“明日可及 - 2021 大湾区青年艺术家计划”绘画及摄影竞赛则是展览的另一亮点。在“明日可及- 2021大湾区青年艺术家计划”绘画及摄影比赛中,得奖者将获丰富奖金及证书,鼓励其持续投入艺术创作及交流;其获奖作品也将于澳门伦敦人展出。
同时郑祎也是“祎设计”的联合创始人,该机构目前致力于研究陶瓷废弃物再生技术。在她眼中,“陶瓷材料在大自然里面就找到的。是一个很贴近生活的东西。经过火焰变成一个又结实又好用的东西,非常特别”。但是在制作陶瓷过程中,产生了好多不能降解的垃圾。而且没有人去研究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对郑祎来说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挑战。怎么可以变废为宝。“中国每年产生约超过1800万吨陶瓷废料作为陶瓷行业的副产品,解决陶瓷废物管理的方案急需解决。目前,这些陶瓷废料大部分被非法倾倒或掩埋,并且不可生物降解。大多数陶瓷生产城镇没有相应的陶瓷废物管理政策来负责任地解决这一问题。祎设计的使命是通过为室内设计和建筑行业创造再生环保材料来帮助解决陶瓷废物管理难题。祎设计也即将发布的全系列产品使用超过90%以上的再生陶瓷。”
古月,山东密州人,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2017年开始驻景德镇乐天陶社研习创作,后建立「入林青」工作室,目前为景德镇乐天陶社教育中心的讲师。喜瓷擅绘,探索中国传统陶瓷绘画更多可能性,自创新式青花、五彩、三彩等陶瓷绘画方式。创作系列包括《润芝》、《润声》、《八喜》、《乐》、《朝凤》等。
在古月看来,中国传统陶瓷绘画有很多精彩部分,如民窰青花、红绿彩、素三彩等,民俗性形式多样,且极大部分散落偏远民间,鲜为人知。古代工匠对自然界的万物有着独特的审美和绘画表现力,作品在处理形态与色彩的关系时既严谨又有趣。虽然在今天的人眼中这些表达方式被认为是“传统的”,但他相信这些技巧和工艺并没有新旧之分,它值得被更多人理解。受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启发,古月创造了一个空间讲述这些古代工匠的故事,他们歌颂瓷器,而古月歌颂他们:“在这里他们可以欢声笑语,可以聚精会神,可以小心翼翼,可以灵活得像一只兔子,可以善良而又优雅,总之他们会把最好的瞬间,把毕生所学留在了瓷器上。从一块泥变成器的过程,不仅是泥的变化,更是工匠的变化。我将这件作品命名为《瓷人七十二变》。”
“掰瞎话”趣味碎片回忆
我是山东人,小时候经常听村里大人讲一些小故事,山东话叫做“掰瞎话”,特别有意思。哪条河怎么样,哪片树里有什么,各种人各种动物天上地下的故事。但所有的故事都在劝人向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当然那些记忆是小时候听到的,他没有文字记载,全靠口口相传,我不知道这些东西能不能称之为“文学”,但我相信这些东西是文学的底子和素材。当在课堂上第一次读到蒲松龄先生的《狼三则》,深深的被吸引。比如“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像极了在家里听到的故事。他们都可以做到用一个故事来告诉你一个道理,但又不明说结果,似乎每到一个年龄,都可以让人去思考。这是我特别敬重的。
再者就是可以看到他们的想像力——文字空间。比如《西游记-猴王出世》那一节,在傲来国,有座什么山,山上有什么奇花异草,山上有块多么神奇的石头等,说的如同可以画出来一样。比如《镜花缘》中描绘了各种花师,各种才女,“君子国”“女儿国”“无肠国”等等各种国家,各种生活方式,各种价值观穿插。比如《庄子》写鲲鹏写野马尘埃,对于空间视角极大极小的转换。一切都熟悉,熟悉的是他们得多么的了解自己的环境,得感知多少草木之心。一切都陌生,那分陌生是留给我们的想像思考。
太多的东西要去学了。古代文学,一点也不古,因为我不了解他们的年代,也不知道他们每天在干嘛,他们的知识和态度对我来说全都是新的,特别新鲜,当新知识学习吧。就像回到家,碰到村里的一位爷爷,不妨过去毕恭毕敬的称呼一声,或许他会告诉我一些很旧很新,很熟悉很陌生的东西。
和你聊,聊斋中的《酒虫》
巧了,这个故事发生在山东。说有个人嗜酒如命,自己跟自己喝都能喝一瓮,家境非常了得,三百亩良田,只种一半粮食,也是没办法,就是富,所以花天酒地不耽误。
有这么一天他正在购物,不小心撞到一个人,此人并非凡夫俗子,乃是西域得道高僧。高僧上下打量说“施主是不是得了什么怪病?”他想,长这么大从来没人敢在大庭广众下如此羞辱自己,骂道“好小气的和尚”,随后两人便动起手来,一来二去打得不可开交,紧急关头高僧大喊“你是不是人送外号千杯不醉?”他说“承让,何止不醉,喝起酒来连自己都害怕”。高僧说“你肚中有虫,叫酒虫”。富商这才害怕,忙求高僧帮助。高僧言“此事说也简单,无需吃药打针,依我所言便可。”烈日之下,绑住手脚,离头半尺放一盆好酒。无论如何不能动。
那天正午,富商将信将疑,还是照做。半小时左右,他感觉口干舌燥,非常想喝酒,眼看著头下一盆好酒,苦不能饮,突然感觉喉咙发痒,吐出一个东西,刚刚落在酒盆中。富商惊讶不已。让人解开手足,凑近观看,“一条粉带三寸长,口眼悉备游鱼样”。这才相信高僧所言,重金酬谢,不料高僧婉拒言“不要金银,却要那酒中之物。”富商不解,高僧又言“此酒中之精,瓮中盛水,入虫搅拌,便成佳酿,此乃神物”。富商忙叫人试,果成真。從此富商再也没有碰过酒,身体消瘦,家道中落。故事讲完了。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还写了一段话。异史氏曰:“日尽一石,无损其富,不饮一斗,适以亦贫:岂饮啄固有数呼?”难道人的饮食是有定数的吗?或“虫是之福,非之病”是那个高僧为了得到酒虫而骗了他,是这样吗?不是这样吗?有时候我在想,或许每个人都有好多虫,好的坏的,可能是“乐不思蜀虫”可能是“骄傲的将军虫”也可能是“星星之火虫”“书山有路虫”……
在瓷器上与在平面上绘画的区别
彩跟器是陶瓷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件器物应该怎样去绘制它,跟这件器物本身的造型色调密切相关,并且陶瓷受温度因素影响很大,就是说器物是有变量的,所以在绘制之前要预想其成瓷效果,思考方式可能就有些差异跟平面相比。陶瓷的造型是三维的,他是一个有明显空间的物体,所以画面和器型在结合的时候会有一定的磨合期,没有丑的器物,也没有丑的画面,只有画面不协调器物本身,或者器物撑不住画面的情况出现时,才会使人觉得一件陶瓷作品不舒适。比如相声,捧逗之间要相互配合,才是一台好戏,只不过这里的捧逗扮演者全在创作者身上,他要知道什么时候画面要强调,而这个时候器物刚好可以利用自己的造型让画面更好,什么时候应该弥补造型的缺陷,再次达到统一,等等思维方式。陶瓷的观赏方式也决定了他的绘画方式。因为他是立体的,可以旋转观看,甚至里外上下的观看,导致他有一些独特的绘画方式,例如“通景通体”“面面成幅”等。
化解在创作过程中的未知数
最大的困难就是我没有画过这么大的东西,怎么克服自己的好奇心,只有画完才知道。其次是稿子,没法打草稿,很多的时候需要随机应变,临场发挥是经常的事,因为是通景式绘画形式,分层处理,很多时候画面是扭曲的,需要全部调整,之前准备了很多的手稿,但实际操作时,基本靠随机。七十二工序,工种不同,为明确他们的动作表情眼神,很多时候需要自己示范。再就是怎样旋转协调画面色彩的问题,体量越大,越不容易整体观察他们,这是一个大麻烦,看不全。最难的工艺是工艺之心本身。一件《瓷人七十二变》作品的绘制时间大概是四个月。来到景德镇,学习陶瓷,看到各种工序,熟悉各种方法,记住师傅们的眼神,其实用了十年,画的就是他们,现在想起依然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和汗水,很多故事不需要杜撰,真实的他们比画的更精彩。每一门技艺他们可能用一辈子去练习,他们为了这门技艺所花费的时间比我长太多,而我只是把他们画出来而已。
2015年开始有机会近距离的跟郑老师交流,中间的故事我们留在心里,老师确实给我很大的影响,展览的这两件作品也是她陪着我完成的,我也可以看到她的创作状态,看到她的喜怒哀乐,有很多品格可以从她身上看到,很多东西不需要语言,就像陶瓷,工艺是辅助,也是可以通过刻苦练习学习到的,最难学的却是创作者要胸怀一颗什么样的心,心里住一个什么“虫”,但我知道她一直在教我。一位长者,一位老师,一个榜样。
做自己的悟空
我希望当有人看到他们的时候,更多的去观察一下画面的内容,去感受一下那段历史,有些工艺可能在慢慢地消失,或者被取代,可以当著孩子的面告诉他们,这是中国传统制瓷,叫做“七十二道工序”,和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是一样的,他们都是一块石头,都要过许多年才能学会那一身武艺,都要火炼,都要许多磨练才能灵活变换。我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把陶瓷收藏在自己的心中,那份历史和匠心在生活中一定可以用得到,做自己的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