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制度下如何提升高校会计核算工作效率

2021-10-12 22:29汤蓓蓓
管理学家 2021年18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科目核算

汤蓓蓓

[摘 要] 随着高等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张,高校同社会之间的经济活动不断加深,高校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以及要求都在不断增加。文章首先论述了政府会计制度对于高校会计核算提出的新要求,然后通过分析部分高校在开展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提升方案,希望能够被采纳和指正。

[关键词] 会计制度;核算效率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1)18-0046-03

政府会计制度自实施以来对高校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应优化内部核算结构[1],相关高校需要在统一政策的引领下不断完善内部财务监督体系,落实有关方面的监管工作,使学校内部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文章将就新会计制度下提高高校会计核算工作效率提出相关建议[2]。

一、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会计核算工作完善的要求

(一)核算范围上不断扩大,科目逐渐增多

会计明细科目设置的详细程度往往能够从侧面反映出单位财务管理的综合水平,同时通过会计科目所反映的信息能够为后期的管理决策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3]。政府会计制度自实施以来,在预算收入、费用以及预算支出等方面增加了额外的会计要素,需要工作人员设置相应的明细科目[4]。新会计制度同样明确要求综合财务报告需要本级以及下级单位相互确定债权债务和收入费用完成抵消,防止出现虚增的情况。在往来账和收入明细方面,还应该收集除了本部门以外的其他相关信息[5]。最后在填报本年盈余以及预结算差异调节表时,数据信息的精确度往往需要设置额外的明细科目来体现,在双基础核算模式下完成最终的结果验证。相关高校在此次背景下应该合理分配内部单位管理费用以及其他业务活动费用。

(二)核算内容上新要求逐渐增多

核算内容新要求增多使得多个科目的核算工作量增多,例如针对预付款项的核算,新制度预算会计因为使用收付实现核算的方式,处于预算开支范围之内的相关款项需要提前列支,然后按照待处理的科目进行核算,该科目在年底全部结账之前应该全部转入到下一级的明细科目中。原本对于高校固定资产的会计准则规定使用期限不超过一年的资产不会进行定性,并且对于没有达到规定标准的其他同类型物质一并看作固定资产。但是新制度对于高校固定资产的标准提出了新的核算要求,对于那些没有达到规定标准但是已经被纳入固定资产行列的资产,在后期使用中如果还需要继续采购同等类型的资产,没有进行认定的资产则会影响后期同等类型资产盘点的精准度。最后在无形资产核算方面,政府会计规定对于不是大批量购入并且单价低于1000元以下的无形资产能够直接进入到当期费用栏目中。当前大部分高校已经应用了信息化财务系统,但是对于校内财务软件升级改造所需要的费用如何进行无形资产价值判断却没有进一步明确。

(三)核算方法上要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协调发展

在核算方法上,政府会计政府开始由原本的单一记账法逐渐向二元平行核算模式方向发展,强化财务会计的功能性。该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政府会计制度》被分为财务和预算会计两个部分,前者主要负责监督政府会计的运行情况和主体的财务情况,后者工作主要集中于日常的预算收支情况。其次,“双基础”是新会计准则的又一大特点,在原本的核算基础之上,在财务会计中开始实施权责发生制,在预算会计中实施收付实现制度,该项制度的实施能够保證政府会计在核算过程中充分反映资产、负债等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在显示预算收支流量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帮助。最后,在分录设置方面,新制度强调应用“双主体”模式的平行分录,该模式要求相关事业单位在核算同一笔会计事务的过程中需要分情况进行核算,例如对于已经纳入到部门预算管理的相关收支业务,需要同时使用预算会计核算以及财务会计核算两种方式,对于其他类型业务则仅仅需要使用普通财务会计核算方式。新会计制度下的平行分录在计算量方面远远大于传统意义上的双分录,但是不同预算单位能够通过此种核算方式提高对于同一种经济事项会计处理结构的对比可行性。

二、高校会计核算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会计科目不完善

部分高校财务人员在设置财务会计科目时视角较为狭窄,无法从全局的角度进行结算分析,也没有从开始制定明确的核算工作详细要求。自从新政策实施出台以来,虽然会计核算的要求不断提升,但是不少高校并没有针对新政策进行充分的思考,也没有在次背景下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会计科目核算不完善的问题会对未来资产的评估以及重新核算产生直接的影响,会计核算结果的精确度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二)资产负债核算不明确

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会出现阶段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旦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往往会演变为历史的遗留性问题,部分学校没有针对这方面的财务问题建立跟踪问责的记录机制,所以到最后无论是自身基础建设还是其他方面支出都无法完成全面核算。因为高校相关负责人会受到调配流动性因素的影响,所以相关负责人无法掌握有效的资金明细账目信息,因此还会对未来的资金流转产生负面作用。最后还存在部分高校仅仅对于收入进行记录但是支出没有建立详细的明细科目,因此学校整体的资产价值没有办法进行全面衡量。

在双一流教育方针的指引下,诸多高校开始纷纷投入到建立中国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中,不断进行内部体制的改革创新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往往需要外界大量的资金支持用于基础建设工作。因为涉及金额较大,科目明细较多,所以资金流出的方式会对会计核算工作产生相应影响。而部分学校由于目前还没有建立相关核算部门,因此会出现账目不准确或者一些潜藏的债务问题无法被发现的问题。也正是因为负债情况不明确,所以整体的负债管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推进。

(三)现有信息化财务系统无法满足管理需求

因为新制度推行实施之后,财务核算工作量大大增加,一些财务系统软件开发商为了能够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通过引入自动化算法提高工作效率。以自动化凭证生成系统为例,该系统在引入之后能够直接降低会计核算工作量以及难度,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但是如果仅仅依靠电脑计算机解决所有凭证的录入问题在现实工作环境下显然是不现实的,其主要原因是高校在运行过程中涉及的经济业务种类多种多样,并且很多业务之间存在交叉联系,目前计算机系统还无法实现自动识别不同种类的经济业务,因此常常会出现预算凭证错误的情况。换言之,正是因为无法保证凭证生成概率,核算人员往往还需要另外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审核凭证生成的正确率,最终导致工作量不降反增。

(四)预算与核算脱节

在高校会计核算系统中,往往都是从预算开始,根据学校预算编制方案最终确定预算项目的相关基本信息,整个过程都不会存在会计项目核算科目,正是因为这种模式导致两个科室之间的信息存在差异性。在后期进行会计核算的工作中,核算人员可能凭借自身的习惯进行判断,使得预算项目的最终支出价格不够精确。从以往的预算管理体系运行方式来看,很多预算经费都会因为现实工作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变化,导致最终的信息出现失真的情况。另外,核算人员往往身兼多职,同时兼任预算执行和监管两个方面的工作任务,可能因为权责不清导致最终的工作效率低下。造成这种后果的主要原因是传统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预算管理的精细化要求,传统会计核算模式同新制度下会计核算模式之间的矛盾急需解决。

三、政府会计制度下提升高校会计核算工作效率的措施

(一)做好内部会计核算制度改革实现新旧制度尽快衔接

在政府会计制度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应尽快做好相关高校内部会计核算制度的革新工作。首先,高等院校应从大局出发做好相关部门的规划工作,保证新旧制度的衔接不会出现大的冲突。同时学校需要提前处理好自身的基本经济业务,在政府会计的相关要求下,在核算科目上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防止在实施改革之后出现科目交叉、重复计算的问题。其次,相关院校也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不断优化会计核算科目,合理设置科目。最后,落实基建财务工作,将其设置为主要财务科目,记录好整个过程中的数据资料,并结合现代存储技术建立备案。

(二)结合现代化科学技术建立财务信息管理平台

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应该充分利用时代优势、校内技术资源做好信息基础平台的搭建,在政府会计的要求下合理设置科目,并随着现代业务的不断发展及时进行平台系统的维护更新。因为实施会计权责发生制的核算方式,因此高校管理层需要就人事部门、资产管理运行以及合同文书等多个系统的协同方面进行规划,防止出现信息孤岛的现象,争取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了提高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需要逐步将核算系统同校园票据管理系统、收费系统以及基础平台进行衔接。校方还可以同校外财务公司达成合作,引入财务管理软件及相关人才,提高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效率。

(三)做好资产以及负债核算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

针对高校会计核算无法真实反映资产和负债的主要问题,有关高校需要仔细研读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内涵,重点优化内部规定资产盘点以及相关负债的核算工作,利用全新核算方式的优势特点做好自身核算模式的改革工作。另一方面,在负债核算的优化改革方面,校方需要进一步加大惩治贪腐的工作力度,保证实际负债情况同真实核算结果的一致性。固定资产的核算是一项长期任务,不仅工作量大,同时还需要结合资产的使用情况做好相应的累计折旧计算,定期做好资产的盘点计算,才能够保证资产数额的准确可靠。

(四)强化会计人员素质培养

在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社会中,任何行业的工作人员都需要适应以计算机发展为主的时代特征,财务人员在未来的工作特质也必然会朝向复合型以及管理型方向发展。核算人员作为会计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不仅需要关注财务风险还需要关注与此相关的业务风险,能够站在学校的角度思考利益关系。为了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工作素质,学校首先需要建立对应的个人综合素养考核机制,促使财务工作人员能够不断学习新的财务规章制度以及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的知识视野;也可以定期同其他公司开展人才交流活动,并结合学校内部财务体系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前沿知识讲座,帮助财务人员突破技术瓶颈。

(五)重塑预算管理思维

强化预算同核算的联动效果,首先需要工作人员能够积极转变以往的预算编制工作思维,建立新时代体系下的预算管理信息化工作系统。学校应该通过提供资金以及技术支持推动核算系统、工资发放系统以及其他收费系统的全面衔接,保证所有信息数据能够在同一个平台中实现共享效果,彻底消除以往信息传播效果差、报表取数复杂等方面的问题,核算人员不再因为这些小问题而去查阅数据凭证以及纠正错误。其次,精细化设置各个核算科目才能保证各项数据的准确无误。预算项目的设置贵在精细,高校应该针对以往经济业务相关度不高的预算项目进行重新分析,优化支出结构;同时还需要细致化设置预算项目,详细规定各项预算的使用标准以及具体范围,保证整个工作体系有结构可循。

(六)调整优化收入核算方式

从当前大部分公办高校的发展历程来看,这些学校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教育部财政补助、科研项目立项以及教育事业等方面。在对这些收入进行核算时,往往都是以款项到账作为收入阶段,将年末前转结的款项调整到本年度的收入确认范畴,然后转接到后一年的财政返还额度中,该方式因为不会受到收付实现制度的影响,因此在新模式中可以适当保留。但是对于学校缴纳核算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新模式下需要按照实际缴纳学费进行确认,欠缴学费应纳入到应收账款明细,以此来表示学校真实的业务收入。在一些科研院校中,因为科研项目获得的成果周期性较长,所以部分款项可以直接纳入到预售管理中,根据每一年科研项目的研发进度及逆行确定。

四、结语

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既给高校会计核算工作体系带来一定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转型方面的挑战。对于高校而言,需要积极在此背景下反思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然后对于会计核算工作方式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做好计账工作、核算方式以及会计科目方面的优化调整,更好地发挥出会计的核算效果。

参考文献:

[1]董瑶. 浅析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部门财务报告编制[J]. 商讯, 2020, 224(34):43-44.

[2]盘莫谊. 浅析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中高校财务管理若干问题[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0, 463(21):59-60.

[3]刘姝. 浅析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会计核算的影响[J]. 新商务周刊, 2020, 000(002):103,105.

[4]樊韩林. 浅谈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的影響[J]. 现代营销旬刊, 2018(07):190.

[5]朱军武. 《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浅析[J]. 会计师, 2020, 333(06):77-78.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科目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我国金融机构投融资业务碳核算研究
如果十二星座是语文老师
政府会计制度与地勘单位会计制度衔接的若干思考
高考“新科目”
今年3季度起实施季度GDP核算改革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重、难点讲解(unit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