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沂蒙精神创新传播路径选择

2021-10-12 19:03张庆科王启萍
新西部 2021年9期
关键词:沂蒙弘扬红色

张庆科 王启萍

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全过程,是山东人民取得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伟大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新时期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沂蒙精神的传承弘扬和广泛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应通过红色资源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实现沂蒙精神的传播路径创新,进而实现红色基因在互联网条件下的传承和弘扬。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沂蒙精神所具有的历史蕴意和地域特色,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期,沂蒙精神的弘扬和传播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利用好新媒体技术优势,创新沂蒙精神的传播路径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传统模式下沂蒙精神传播的现状及困境

在沂蒙精神形成发展和传承弘扬过程中,山东各级党委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宣传沂蒙精神,讴歌了沂蒙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大义壮举,对于沂蒙精神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报刊传播。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推出了一大批反映老区人民弘扬沂蒙精神,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整山治水、脱贫攻坚的优秀稿件。尤其是近年来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报刊,分别以《伟哉,沂蒙精神》《守护阵地 创作精品 加强教育 突出教育》《沂蒙英雄铸忠魂 革命精神永传承》《一次沂蒙行 一生沂蒙情》等为题,连续刊发专题报道,扩大了沂蒙红色文化在全国的影响。

(二)文艺作品传播。从五四运动到新的历史时期,以沂蒙精神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层出不穷,比如刘知侠的短篇小说《红嫂》《沂蒙山的故事》,大型现代柳琴戏《沂蒙情》,芭蕾舞剧《沂蒙颂》,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影视作品《南征北战》《沂蒙六姐妹》《沂蒙》等,歌曲《永远跟党走》《沂蒙山小调》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为沂蒙精神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

(三)理论研究传播。沂蒙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一个分支,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有着科学的思想体系。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社科理论界围绕沂蒙精神的历史渊源、思想基础、精神实质、时代价值以及现实启示,展开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形成了《沂蒙精神研究》《沂蒙精神学习读本》《沂蒙精神志》《根脉》《根源》等一批丰硕的著作成果,为弘扬和宣传沂蒙精神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红色教育基地传播。2011年以来,山东省在临沂市打造了以弘扬沂蒙精神为主要内容、以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教育为特色的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据统计,近年来党性教育基地累计培训干部30余万人,为沂蒙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红色基因的弘扬传承和沂蒙精神的广泛传播发挥了重要的平台作用。

传统宣传模式为沂蒙精神的传播发挥了行之有效的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随着新媒体走进人们的生活,使得传统的传播载体慢慢被取代和边缘化,人们对新媒体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其已成为当代人们学习生活的新载体和新空间,这给沂蒙精神的传播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有笔者调查研究,84%的学生认为学习沂蒙精神等红色文化很重要。尽管如此,00后大学生并不会主动把时间精力用于沂蒙精神等红色文化的学习。在回答“平时是否浏览沂蒙精神等红色文化网页”问题时,63%的学生选择偶尔看看,还有12%的学生选择从来不看,80%的学生从未看过关于沂蒙精神的书籍。因此,利用新媒体实现沂蒙精神的传播势在必行。

新媒体传播的优势分析

新媒体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突破了传统媒体“一点到多点”的传播状态,实现了“多点到多点”的改变,使得其信息传播受众面更广,传播速度更及时,传播条件更便利。

(一)受众面广。新媒体拥有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优点,数字化的信息可以同时送达几乎无数的人,大众通过手机、电脑或者其他智能终端能够快速发布和及时接收信息,传速及时,受众面广,打破了传统媒体定时传播的规律,将所要传达的信息“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呈现在受众面前。充分利用好新媒体技术进行沂蒙精神的传播,可以突破传统模式下受众面小、信息发布速度慢的特点,使红色精神的受众群体实现爆炸式增长。

(二)交互性强。传统的大众媒介都是单向式传播,但新媒体则突破了单向传播,增强了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互动性。新媒体以其新兴技术特别是互联网,可以连接网上任一用户,实现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使用户之间无障碍沟通交流。通过新媒体对沂蒙精神进行传播,构建传播者与受众同步的思想沟通渠道,获取大众更加真实的内心想法,从而不断改进沂蒙精神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形成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更有吸引力的传播形态。

(三)跨时空性。新媒体利用通信卫星和互联网进行传输数据,完全打破了有线网络的限制和国家等行政区划和地理区域的限制,可以将地球上的任何角落和世界相连,几乎不受任何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这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高度。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可以实现沂蒙精神在全国甚至更广范围内传播,而且这种传播区域覆盖面更广,速度更快,更有利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新媒体下沂蒙精神传播路径选择

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为沂蒙精神的传播路径研究提供了更廣阔的平台,笔者及团队在工作实践中以临沂市的沂蒙精神传播为例进行了探索。

(一)创建红色党性教育微信公众号,打造移动微课堂。依托临沂各党性教育基地,创建微信公众号15个,推送沂蒙精神相关内容1100余条,为阅读、浏览人员了解沂蒙精神、感悟红色沂蒙提供便利条件。以各党性教育基地教学资源为重点,将所有红色资源进行分类整合,打造沂蒙精神“微课堂”,通过网络课堂广大受众群体可以足不出户,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一次生动的红色教育。目前,微信公众平台关注人数已达到15000余人,点击量突破11万人次。

(二)在西瓜视频、抖音等平台开设自媒体账号,抢占网红平台阵地。笔者及团队在西瓜视频、抖音、快手等受社会大众欢迎的视频播放平台注册并开设“沂蒙精神说”“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等自媒体账号,尝试以短视频形式进行沂蒙精神宣讲。自开通账号以来,累计制作发布短视频200余条,累计播放量50余万次、累计播放时长110余万分钟。其中,吕宝兰、祖秀莲等革命故事在西瓜视频播放平台累计播放量都超过5万次,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三)开创《讲解员日志——疫情下的我们》等系列宣讲专题,实现宣传渠道多元化。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在党性教育基地公众号推出《讲解员日记——疫情下的“我们”》有声系列作品,以教育基地讲解员的视角讲述疫情期间的感人故事,用特有的方式致敬时代;推出《讲述文物故事 守好红色记忆》系列视频作品,通过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唤醒文物承载的红色记忆。两个系列作品均被“学习强国”转载发布,其中《讲述文物故事 守好红色记忆》视频系列被山东省“灯塔党建在线”转载,为沂蒙精神的传播弘扬丰富了形式和方法。

(四)充分利用VR数字化技术,打造虚拟网上展馆。山东省在“灯塔-党建在线”平台,建设了30多个“山东省党性教育基地”线上展览馆,利用VR数字化技术对实体展馆内容进行线上展示,参观者通过“灯塔-党建在线”网站和手机APP进入VR展厅,通过语音讲解自行观展,解决疫情期间造成的展馆参观的不便,使参观者能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直观立体地参观红色紀念馆。

(五)开展“沂蒙小小讲解员”活动,启动青少年红色基因传承工程。临沂市以首届“沂蒙小小讲解员”风采展示活动为契机,积极动员青少年参加风采展示评选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打造“花漾校园”抖音直播间,讲述沂蒙红色故事、感悟优秀精神力量,在青少年心中根植红色基因的种子,培养新时代弘扬沂蒙精神的接班人。该项活动,在家长和校园中引起高度重视和极大热情,全市共计有3000余名参加活动的海选,为沂蒙精神在新时代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承和弘扬创新了方式方法。

结 语

进入新时期,积极探索沂蒙精神传播途径,将优秀民族文化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体系中,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社会大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充分研究文化传播的特点,推进新旧媒体的优势互补与融合发展,搭建一个沂蒙精神的新型立体传播空间,让沂蒙精神在华夏大地赓续延绵,绽放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

参考文献

[1]刘家义.弘扬沂蒙精神 践行初心使命谱写新时代党群关系新篇章[N].学习时报,2018年11月28日第1版.

[2]陈颖.自媒体、新媒体、融媒体,都要做有责任担当的媒体[J].党报研究,2020年9月.

[3]牛光夏.沂蒙精神在艺术呈现中的探索与创造性转化[N].中国艺术报,2020年1月20日第三版.

[4]李勇.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体系的建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年02期.

[5]林晨,程亚静.新媒体助推红色教育创新探究[J].新闻前哨,2020年第8期.

作者简介

张庆科 山东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沂蒙干部学院讲师

王启萍 山东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沂蒙干部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沂蒙弘扬红色
建党百年视域下沂蒙精神的当代价值
红色在哪里?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弘扬国学文化 畅游艺术天地
追忆红色浪漫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