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声玉振 千古佳音

2021-10-12 07:13张静
理财·收藏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编钟礼乐形体

张静

中国素有“礼乐之邦”之美誉,礼乐文化始于夏商,成于西周。作为礼乐文化的核心,礼乐制度是西周时期周公在“封邦建国”的基础上,总结继承前朝社会制度、道德规范和社会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旨在以“礼”来区别宗法等级秩序,以“乐”来融合修饰等级秩序,礼乐相辅相成,以此规范社会的政风民心。《礼记·乐记》载:“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

中国古代的乐器根据乐器的材料不同,可分为金、石、木、丝、匏、革、竹、陶8种,其中金是指金属乐器,多由铜或铜锡混合制成。金属乐器因其声音清脆,音色悠扬,又多被称为青铜乐器。商周是青铜器发展鼎盛时期,青铜乐器应运而生。作为古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青铜乐器主要用于祭祀、宴会、举行典礼时使用和行军作战时使用;按种类可分铙、钲、句、铎、铃、钟和鼓等7类。

虢国,西周时期的一个姬姓诸侯国,作为周王室的股肱之臣,严格恪守西周的礼乐制度。虢国墓地出土的钟、磬、钲等大型乐器,不仅再现了虢人祭祀宴享时“钟鸣鼎食”的奢华场景,也反映了虢人对礼乐制度的尊崇。

钟,西周中期开始盛行的一种打击乐器,由商代的铙或铃发展而来,使用时按照音调高低次序排列,悬挂于钟架上,用木槌和长形的木棒敲打演奏。商时期的编钟数量较少,一般5至7枚一组。西周时期为8或9枚一组。春秋时期增至30多枚一组,战国时期达到60多枚一组。在西周时期,由于礼乐制度的意义重大,气势恢宏,钟已不再是诸侯们娱乐宴飨的乐器,逐渐演变为权力的象征。钟的基本形制为两侧尖锐的扁体共鸣箱上部的平面上,有一个可用于悬挂的柄。依据悬挂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甬钟和钮钟。其名称根据其平面“舞部”之上立有“甬柱”,钮钟“舞部”上设有悬钮而得名。按照钟的大小依次成组悬挂,组成编钟,常与石质的编磬配合,为贵族祭祀和宴享时演奏之用。

窃曲纹甬编钟(图1)

这组窃曲纹甬编钟共8件。总重75.28千克。出土于虢仲墓。形制、纹样基本相同,大小依次递减。钟身呈合瓦形,上有长甬,中空,与钟腔相通,除个别外,绝大多数内实范土。衡端平齐,甬部下端有旋,状如箍形,旋上部正面有斜方形环钮。平舞。钲部两侧的篆间各设3排9个柱状枚。钟腔内壁锉磨有数量不等的纵向调音槽,最少有2道,最多有8道。钟身正背面纹样大致相同,旋上饰一周C形凸目窃曲纹,舞部饰S形无目窃曲纹,篆带饰斜角S形平目无目窃曲纹,枚、篆、钲、鼓之间隔以凸起的界格栏线,正鼓部饰一组对称的C形无目窃曲纹。除其中2枚钟外,其余6枚钟正面右鼓部均铸有用以标记侧鼓音的凤鸟纹。依各钟之间形体大小的递减幅度,可将这8件钟分为A、B两组。A组4件为低音钟组,形体较大,大小相次,最大一枚通高49.9厘米,舞部饰双线S形无目窃曲纹,正鼓部饰一组对称的双线C形无目窃曲纹。B组4件为高音钟组,形体较小,大小相次,最大一枚通高30.5厘米。舞部饰单阴线S形无目窃曲纹,正鼓部饰一组对称的单阴线C形无目窃曲纹,正面右鼓部皆铸有侧鼓音标记符号的小鸟纹。

虢仲钮编钟(图2)

这组钮编钟共8件。总重22.55千克。出土于虢仲墓。形制、纹样基本相同,大小依次递减。钟身呈合瓦形,横断面呈梭形。上有扁方体钮,钮下有小孔与钟腔相通,平舞,于口上拱,铣部下阔。在于口内唇沿上锉磨有4道纵向调音槽,或在侧鼓部内壁铸有较短的音梁。钟身正、背两面纹饰大致相同,舞部饰勾云纹,钲部两侧的篆间各饰一组S形人龙合纹,上端为长鼻龙首,下端为人首侧面,人面有蚕眉,臣字目,高鼻,云纹大耳,篆、钲、鼓之间隔以凸起的界格栏线,正鼓部饰一组相背对称的长鼻曲体龙纹,除其中2枚钟外,其余6枚钟正面右鼓部均铸有用以标记侧鼓音的小鸟纹。在钟的正面均铸有铭文,也有的在钟背面铸有铭文,均记作器者为虢仲,是虢仲的自作用器,自称“宝铃钟”。依各钟之间形体大小的递减幅度,可将这8枚钟分为A、B两组。A组4件形体较大,为低音钟组。舞部饰勾云纹。铭文铸于正面的钲部、左铣部与左鼓部,内容、字数各不相同,皆5行竖款排列。B组4件,形体较小,为低音钟组。舞部饰勾云纹,正面右鼓部皆铸有用侧鼓音标记符号的小鸟纹。在钟正面的钲部与左鼓部均铸有铭文,还有的在钟的正面铣部或背面右铣部鑄有铭文,内容、字数各不相同,皆竖款排列。

钲,青铜打击乐器之一,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口向上以物击之而鸣,在行军时敲打,又称为大铙。《说文解字》曰:“钲,铙也,似铃,柄中上下通。”又曰:“铙,小钲也。”韦昭注:“丁宁,谓钲也。”

兽面纹钲(图3)

西周。残高25.8厘米,铣间13.4厘米,鼓间9.4厘米,柄残长9厘米。重2.71千克。出土于虢仲墓。柄部下端残损,且裸露范土。器身呈合瓦形,器口于部下凹呈内弧形,内壁有4个两两相对的近方形小凹坑,或用于调音。器有长柄,柄下端有圆形銎与舞顶部相贯通,可安装木柄。器身正背两面各饰一组相同的半浮雕状兽面纹,其角、眉、目、耳、鼻、獠牙等多凸出器表,其中獠牙向内弯曲。

磬,我国出现较早的打击乐器之一,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发展成熟,商代后期出现编磬。《诗经·商颂·那》载:“鞉鼓渊渊,嘒嘒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磬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石制劳动工具,其形状多像曲尺,质地可分石质、玉质或铜质等。磬片一般由大到小、由低音到高音编排,悬挂在木架上,用木槌敲击。单个的特磬作为信号乐器,在远古时用于氏族“鸣以聚众”,编磬则用于宗庙祭祀、宗族盛宴等大典时与编钟一起合奏。磬音典雅清越,曾有钟“似天,鼓如地,磬如水”的形容。

石编磬(图4)

这组编磬出土于虢太子墓,一组共有9件。是太子墓中出土的两套编磬之一。整体为素面,形制相似,大小相次。磬质地为石灰岩质,磬身部分侵蚀严重,表面呈灰白色。最大件底边长36厘米,最小件底边长20厘米。鼓上角与股上角多小于90度。倨句最小129度,最大146度。

《礼器》载“先王制礼以节事,修乐以道志”,可知“乐”是国家政治生活重要的一部分。虢国博物馆藏乐器铸工精细,纹饰优美,不仅展现了虢人的聪明才智和文化理念,对探究西周时期音乐文化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责任编辑:朱慧敏)

猜你喜欢
编钟礼乐形体
编钟
情繫桑梓 积极捐赠防疫物资
语文教学中礼乐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千古绝唱
编钟、音阶、和声与数学之美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