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筱莉
学习写作,最苦恼的莫过于素材的积累与精准使用。然而“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积累素材的首要任务是立足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有了丰富的素材,然后将素材分类,吃透素材,让素材成为自己灵魂的一部分,运用起来自然游刃有余。
一、立足生活,巧解素材积累难题
1.细心观察,发现素材
在平时的写作中,学生写不出来东西,通常会归结于没有灵感,那么,灵感从何而来呢?灵感源于平时对生活的细心观察。春天的花,夏天的风,秋天的叶,冬天的雪,路边的草木,校园的凉亭,晨读的学子,等等,通过细心观察和用心体味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教师要培养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特别是在班级集体活动时,更是很好的机会。如春季踏青时,可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路途中所见的情景:柔柔的清风、朵朵的白云、汩汩的泉流、清脆的鸟鸣,桃花清淡,梨花芬芳……近距离感受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的春天。冬季下雪时,让学生观察窗外纷纷扬扬的雪,引导学生由眼前的雪景回顾所学的诗词中有关描写雪的句子,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情感和阐述的人生哲理,并引导学生将诗词中的哲理变成自己的社会经验,进而加深作文的深度。
2.利用媒体,积累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应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自觉意识,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以及身边的各种资源和机会。”为了拓宽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深度与广度,可以充分利用每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观看《新闻周刊》,盘点一周的新闻,汲取这些材料中丰富的思想、生活经验和写作经验。这些内容是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能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社会并思考一些现实问题,在跨媒介的语文实践中开阔视野,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积累素材的兴趣。
二、立足书本,挖掘活用素材
1.立足书本,挖掘素材
初高中的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诗词歌赋,教师在讲解这些经典篇目时,应多注重让学生体味诗词语言的美,感受这些精炼的语言所营造的意境及表达的情感。随着学生对所学诗词歌赋理解的加深,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领会如何运用语言营造画面和表情达意。在感悟的过程中,学生背诵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如果能把这些诗词歌赋恰当地引用或化用在作文中,文章也会因此增光添彩。
如学生在写“天涯浪迹,共怀爱国之心”题材时,可以写:生命的意义如此厚重,我们的责任便是站在时代的浪尖上,引领国家的强盛。古往今来,多少爱国志士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如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般忠心耿耿;如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那般壮志凌云。无论时间怎样流逝,爱国之心永不磨灭。引用诗歌阐明自己的观点,既具有代表性,又能让语言典雅深刻。
再如“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重任在肩头”“忆往昔峥嵘岁月,请长缨不负正青春”这样的句子,是化用了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借用前人的句子,并经过自己的艺术改造,化为己用,浑然天成,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学有所用,学而会用。培养学生在学习诗词歌赋时,归类所学内容,明白运用的范围,在写作时有意识地引用、化用诗词句,乃至创造诗句,久而久之就不怕文章没有文采了。
2.多维审视,活用素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则好的素材大多是立体的、多元的,审视的角度不同,得出的观点就不同。只要善于捕捉,勤于思考,纵向挖掘,多项联系。一则素材也可以多次使用,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手头的资料高效地利用起来,盘活手头的每一则素材。
苏武,西汉名臣,汉武帝时出使匈奴,被扣留,流放北海,受尽屈辱,持汉节牧羊十九年,终返汉朝。那么这则素材可以运用在“坚贞不屈,忠君爱国”的主题上,也可以用在“坚忍不拔,意志坚定”的主题上,还可以运用在“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吃苦耐劳的民族精神”方面。
烛之武,郑国大夫,满腹经纶、智勇双全,却不被重用,在国家危难之际,不计个人得失,临危受命,只身一人深入虎狼之穴的秦国,最终以三寸不烂之舌智退秦师。这则素材可用在“深明大义,顾全大局”“不卑不亢,机智善变”“逆境中奋起”“为大家,舍小我”“逆境中的坚持”等主题的写作中。
在写作过程中,训练学生掌握一材多用的方法,不仅可以解决学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还可以提升学生一个问题多个角度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文成于思,思源于识。有了丰富的作文素材就可以让写作者拥有丰富的活水,活水积久则成海,学生遨游于知识之海,自然会成为一个思想丰富的人,他的写作自然也会与众不同,所以教者無需手把手教学生写作,而是让他在学习、生活中常得素材,妙用素材,写作自然会成为一件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