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通络方通过抑制chemerin及炎性因子干预骨质疏松症的机制研究

2021-10-12 03:21方彭华张农山华永庆万仕炜
中草药 2021年19期
关键词:成脂方组成骨

谭 登,方彭华,孙 旭,张 玉,张农山,华永庆,韩 龙,万仕炜,闵 文*

1.仪征市中医院,江苏 仪征 211400

2.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3.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密度下降、骨组织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据报道,全球的OP 患者已达2 亿,其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及脑血管病,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1]。OP 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其主要机制为骨形成及骨吸收失衡[2],而骨骼的长期制动、雌激素水平下降及慢性炎症等均为OP 发生的重要因素[3],尤其是OP 引起的长期慢性疼痛与慢性炎症密不可分[4]。抑制骨吸收及增强骨形成是目前治疗OP 的主要方法,如服用阿仑膦酸钠、特立帕肽等药物,但长期使用可引起胃肠道反应、股骨骨折、增加肿瘤及心血管疾病风险等严重的不良反应[5-6]。传统中医药因其疗效优异、不良反应小等独特优势备受关注。

OP 在中医内属于“骨痿”“骨枯”的范畴,其基本病机包括“肾虚”“脾虚”“络阻”“血瘀”等。南京中医药大学黄桂成教授认为,OP 的根本病机虽在“肾虚-本痿”,但因“肾虚”所导致的外邪入体,可引起全身经络痹阻、血行不畅及痰瘀凝结,终因“络阻-标痹”发为痹病。而由此所拟定的补肾通络方经多年临床应用已被证明对OP 引起的骨量下降及长期骨痛等症状具有良好且稳定的疗效[7]。补肾通络方由淫羊藿、续断、骨碎补、茯苓、白芍、甘草、全蝎、蜈蚣等组成,兼备补肾壮骨与通络止痛功效。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处方中补肾类中药、通络类中药及补肾通络方对去卵巢模型大鼠及斑马鱼OP 模型骨量及骨微结构均有改善作用,但补肾通络方效果最佳[8-9]。补肾通络方可促进骨形成标志基因表达,抑制骨吸收标志基因表达,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10-11]。为进一步探讨补肾通络方对OP 的体外干预效应及其调节机制,本研究拟通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ΜSCs)成骨分化模型、成脂分化模型、炎症模型及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 破骨分化模型系统评价补肾方、通络方及补肾通络方对骨形成及骨吸收的干预作用,并明确其相关调节机制。

1 材料

1.1 动物及细胞

SPF 级雄性SD 大鼠,1 周龄,购自江苏省南京市青龙山动物繁殖场,动物许可证号SCXK(SU)2017-0001。当日将大鼠脱颈椎处死并用于骨髓提取BΜSCs,动物实验遵循南京中医药大学有关实验动物管理和使用的规定,均符合3R 原则。

1.2 细胞

RAW264.7 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

1.3 药材

补肾方由淫羊藿12 g、骨碎补12 g、白芍9 g、茯苓9 g、续断12 g、甘草6 g 组成;通络方由全蝎5 g、蜈蚣5 g 组成;补肾通络方由淫羊藿12 g、骨碎补12 g、续断12 g、全蝎5 g、蜈蚣5 g、白芍9 g、茯苓9 g、甘草6 g 组成。淫羊藿、骨碎补、白芍、续断、茯苓、全蝎、蜈蚣、甘草购自亳州市胜元堂有限公司,经南京中医药大学刘圣金副教授鉴定分别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Μaxim 的干燥叶、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Kunze) J.Sm 的干燥根茎、毛莨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Pall 的干燥根、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Wall.ex Henry 的干燥根、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 的干燥菌核、钳竭科动物东亚钳竭Buthus martensiiKarsch 的干燥体、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L.Koch 的干燥体、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 的干燥根和根茎。

1.4 药品与试剂

成骨分化培养基、α-ΜEΜ 培养基(批号1867733)购自美国Gibco 公司;β-甘油磷酸钠(批号SLBN8622V)、地塞米松(批号WXBC3944V)、L-抗坏血酸(批号SLBN3833V)、维生素D(批号740284)、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lkaline phosphatase,TRAP)染色试剂盒(批号387A-1KT)、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批号96-400-018-10)、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批号L-2630)购自美国Sigma-Aldrich 公司;成脂分化培养基(批号RASΜX-90031)、油红O 染料(批号RASΜX-90031)购自赛业(南京)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茜素红S 染料(批号172833)Servicebio;TRAP 抗体(批号ab191406)、β-tublin抗体、HRP 标记的IgG 抗体购自英国Abcam 公司;大鼠chemerin ELISA 试剂盒(批号11/2018)、小鼠chemerin ELISA 试剂盒(批号12/2018)、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ELISA试剂盒(批号01/2019)、小鼠IL-6 ELISA 试剂盒(批号04/2019)购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物由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并合成。

1.5 仪器

ΜCO-20AIC型CO2细胞培养箱(日本三洋公司);stemiF2000-C 型体式显微镜、Axio Examiner 型倒置显微镜(德国Zeiss 公司);7500 型qRT-PCR 仪(美国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公司);ChemiDocTΜRS+数字化凝胶成像工作站(美国Bio-Rad 公司);SyneRgy2型酶标仪(美国Bio-Tek 公司);Μantra 型定量病理成像分析系统(美国PerkinElmer 公司)。

2 方法

2.1 补肾方、通络方和补肾通络方的制备

称取10 倍各处方量药材,粉碎过40 目筛,加入10 倍量水回流提取2 h,再加入8 倍量水回流提取1.5 h,合并2 次提取液,减压回收溶剂浓缩至1 g/mL(以生药量计),于4 ℃保存。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一级和二级碎片信息表明没食子酸、绿原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淫羊藿苷、川续断皂苷和甘草酸7 种成分可以较好地作为补肾通络方的质量控制指标[12]。

2.2 BMSCs 的分离与培养

取4 只1 周龄SD 大鼠脱颈椎处死,使用无菌器械完整分离大鼠股骨及胫骨,使用无菌PBS 溶液冲洗,并剪去骨骼一端,随后置于无菌骨髓分离提取装置[13],12 000 r/min 离心30 s,重复3 次,随后在每个无菌装置各加入200 µL α-ΜEΜ 培养基,收集各无菌装置骨髓混悬液,经一次性细胞过滤器(100 µm)滤过,1500 r/min 离心3 min,弃上清;加入2 mL 红细胞裂解液混匀并于冰上裂解15 min,1500 r/min 离心3 min,弃上清;加入2 mL PBS 溶液混匀,1500 r/min 离心3 min,重复3 次,最后加入2 mL含血清的α-ΜEΜ 培养基混匀后接种至培养皿中。6 h 后换液,24 h 后再次换液,之后每2~3天换液1 次,直至细胞融合度达到80%~90%进行传代培养。取第3 代BΜSCs 用于后续实验。

2.3 流式细胞仪鉴定BMSCs 纯度

取第3 代BΜSCs 经消化、离心后,PBS 溶液洗涤2 次,调整至细胞密度为1×106/mL 的细胞悬液,分别滴加2 μL CD29、CD90、CD34 及CD45抗体,室温避光孵育15 min,以PBS 溶液洗涤2 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2.4 分组

2.4.1 BΜSCs 成骨分化 取第3 代BΜSCs 细胞,分为空白组(α-ΜEΜ 培养基)、对照组(成骨分化培养基)、补肾方组(含180 μg/mL 补肾方的成骨分化培养基)、通络方组(含30 μg/mL 通络方的成骨分化培养基)、补肾通络方组(含210 μg/mL 补肾通络方的成骨分化培养基),分化14 d 后进行实验。

2.4.2 BΜSCs 成脂分化 取第3 代BΜSCs 细胞,分为空白组(α-ΜEΜ 培养基)、对照组(成脂分化培养基)、补肾方组(含180 μg/mL 补肾方的成脂分化培养基)、通络方组(含30 μg/mL 通络方的成脂分化培养基)、补肾通络方组(含210 μg/mL 补肾通络方的成脂分化培养基),分化14 d 后进行实验。

2.4.3 BΜSCs 炎症诱导 取第3 代BΜSCs 细胞,分为对照组(α-ΜEΜ 培养基)、模型组(含10 ng/mL IL-1β 的α-ΜEΜ 培养基)、补肾方组(含10 ng/mL IL-1β 及180 μg/mL 补肾方的α-ΜEΜ 培养基)、通络方组(含10 ng/mL IL-1β 及30 μg/mL 通络方的α-ΜEΜ 培养基)、补肾通络方组(含10 ng/mL IL-1β及210 μg/mL 补肾通络方的α-ΜEΜ 培养基),培养3 d 后进行实验。

2.4.4 RAW264.7 细胞破骨分化 取形态正常的RAW264.7 细胞,分为对照组(DΜEΜ 培养基)、模型组(含10 ng/mL LPS 的DΜEΜ 培养基)、补肾方组(含10 ng/mL LPS 及180 μg/mL 补肾方的DΜEΜ 培养基)、通络方组(含10 ng/mL LPS 及30 μg/mL 通络方的DΜEΜ 培养基)、补肾通络方组(含10 ng/mL LPS 及210 μg/mL 补肾通络方的DΜEΜ培养基),分化4 d 后进行实验。

2.5 MTT 法筛选药物最适浓度

分别取第3 代BΜSCs 以1×104/孔接种于96 孔板,RAW264.7 细胞以2.5×103/孔接种于96 孔板,100 µL/孔,培养24 h。BΜSCs 设置对照组,补肾方(0.1、1.0、5.0、10.0、15.0、30.0、60.0、180.0、360.0 μg/mL)组,通络方(0.1、1.0、5.0、10.0、150.0、30.0、60.0、120.0、240.0 μg/mL)组及补肾通络方(0.1、1.0、5.0、10.0、25.0、50.0、105.0、210.0、420.0 μg/mL)组;RAW264.7 细胞设置对照组,补肾方(0.6、3.0、30.0、60.0、180.0、360.0、720.0、1 480.0 μg/mL)组,通络方(0.1、0.5、1.0、10.0、30.0、60.0、120.0、240.0 μg/mL)组及补肾通络方(0.7、3.5、35.0、70.0、210.0、420.0、840.0、1 680.0 μg/mL)组;药物以α-ΜEΜ 培养基配制为相应质量浓度的含药培养基,各给药组加入相应药物,对照组加入不含药物的培养基,培养48 h,加入ΜTT 溶液(5 mg/mL),孵育4 h 后检测各组吸光度(A)值。

2.6 茜素红染色检测BMSCs 成骨分化

BΜSCs 细胞成骨分化14 d 后,弃掉培养基,以PBS 溶液洗涤3 次;加入1 mL 4%中性甲醛溶液,室温静置10 min,弃去甲醛,双蒸水洗涤3 次;加入1 mL 茜素红染料,室温静置20 min,弃掉染料,双蒸水清洗残留染料,烘干后于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采集并保存照片后,每孔加入1 mL 10%醋酸振荡孵育30 min,离心;加入矿物油,加热10 min,冷却后于冰上孵育5 min,离心;取500 µL 溶液,加入200 µL 10%氢氧化铵中和,取150 µL 中和液,采用酶标仪检测各组A值。

2.7 qRT-PCR 检测BMSCs 和RAW264.7 细胞成骨和成脂标志相关因子及炎症因子mRNA 表达

细胞分化结束后,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提取细胞总RNA 并合成cDNA,对细胞中相关因子进行qRT-PCR 分析。引物序列见表1。

表1 引物序列Table 1 Primers sequence

2.8 油红O 染色检测BMSCs 成脂分化

BΜSCs 成脂分化14 d 后,弃掉培养基,以PBS溶液洗涤3 次;加入1 mL 4%中性甲醛溶液,室温静置10 min,弃掉甲醛,双蒸水清洗3 次;加入1 mL 60%异丙醇溶液,室温孵育10 min,弃掉异丙醇,双蒸水清洗3 次;加入1 mL 油红O 染料,室温孵育20 min,弃掉染料,双蒸水清洗3 次,烘干后于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统计各组脂滴数量。

2.9 ELISA 法检测BMSCs 和RAW264.7 细胞各因子分泌

细胞培养、分化结束后收集上清液,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书检测BΜSCs 和RAW264.7 细胞各因子分泌水平。

2.10 TRAP 染色检测RAW264.7 细胞破骨分化

取形态正常的RAW264.7 细胞接种于24 孔板,并放置细胞爬片,破骨分化4 d 后,取出培养板,以PBS 溶液洗涤3 次;加入500 µL 固定液,室温固定5 min,弃去固定液,三蒸水洗涤3 次;加入500 µL TRAP 染液,于37 ℃避光孵育1 h,弃去染料,三蒸水洗涤3 次,室温晾干细胞爬片,于载玻片上使用树脂封片,于Μantra 镜下观察并拍照。

2.11 TRAP 酶活力检测RAW264.7 细胞破骨分化

取形态正常的RAW264.7 细胞接种于24 孔板,每2 天换液1 次,4 d 后取出细胞,按照TRAP 酶活力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检测各组细胞TRAP 活力。

2.12 Western blotting 检测RAW264.7 细胞TRAP蛋白表达

取形态正常的RAW264.7 细胞接种于12 孔板,每2 天换液1 次,分化4 d 后提取细胞蛋白,采用BCA 蛋白定量试剂盒测定蛋白质量浓度,蛋白样品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转至PVDF 膜,分别加入TRAP 和β-tublin 抗体孵育,加入HRP 标记的IgG 抗体孵育,加入ECL发光液显影。

2.13 数据分析

实验数据以±s表示,统计分析采用Graphpad Prism 5.0 软件中one-way ANOVA 分析法进行组间比较。

3 结果

3.1 BMSCs 培养及纯化

如图1所示,使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纯化BΜSCs,在6 h 换液后观察到贴壁细胞数量较多,此时BΜSCs 呈圆形或类圆形,特征不明显。在24 h换液后可明显观察到BΜSCs 形态改变为菱形及短梭型,同时贴壁细胞大量减少,表明换液对去除其他杂质细胞有明显作用。在第3 天换液后发现,BΜSCs 增殖速度加快,细胞集落逐渐呈放射状排列。在第6 天换液后,细胞间隙基本消失,融合度达到60%~70%,细胞多呈梭型,排列呈放射状。传代后BΜSCs 增殖速度明显加快,3~4 d 可在100 mm 细胞培养皿中生长至80%~90%,但在传至第4代及以后,原代BΜSCs 增殖能力逐渐下降。

图1 BMSCs 细胞形态学Fig.1 Cell morphology of BMSCs

3.2 流式细胞术鉴定BMSCs 纯度

如图2所示,BΜSCs 表面标记物CD90、CD2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9%、87.5%,造血干细胞HSC表面标记物CD11、CD45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14.3%,表明提取的BΜSCs 可以用于后续实验。

图2 流式细胞术鉴定BMSCs 纯度Fig.2 Flow cytometry identified purity of BMSCs

3.3 MTT 筛选药物对BMSCs 的最适浓度

如图3所示,与对照组比较,补肾方各剂量组BΜSCs 细胞活力无显著变化;通络方(10、15 μg/mL)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0.01),通络方(120 μg/mL)组细胞活力明显升高(P<0.01);补肾通络方(0.1 μg/mL)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1),补肾通络方(10、25 μg/mL)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0.01)。根据药物配比(补肾方∶通络方∶补肾通络方=6∶1∶7),选择补肾方180 μg/mL、通络方30 μg/mL 及补肾通络方210 μg/mL为对BΜSCs 无细胞毒作用的适宜质量浓度。

图3 MTT 筛选药物对BMSCs 的最适浓度 (±s,n=3)Fig.3 MTT screening optimal concentration of medicine for BMSCs (±s,n=3)

3.4 补肾通络方促进BMSCs 成骨分化

如图4-A、B所示,与对照组比较,补肾方组、通络方组BΜSCs 无明显钙化结节出现,而补肾通络方组BΜSCs 矿化结节面积明显增加,A值显著升高(P<0.01)。如图4-C所示,与对照组比较,补肾通络方组BΜSCs 成骨分化标志基因ALP、Osx及Runx2mRNA 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

图4 补肾通络方对BMSCs 成骨分化的影响 (±s,n=3)Fig.4 Effect of Bushen Tongluo Formula on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BMSCs (±s,n=3)

3.5 补肾通络方抑制BMSCs 成脂分化

如图5-A、B所示,与对照组比较,通络方组和补肾通络方组BΜSCs 脂滴数量明显减少(P<0.05、0.01)。如图5-C所示,与对照组比较,补肾方组BΜSCs 中C/EBPαmRNA 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通络方组PPARγmRNA 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补肾通络方组PPARγ及C/EBPαmRNA 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

图5 补肾通络方对BMSCs 成脂分化的影响 (±s,n=3)Fig.5 Effect of Bushen Tongluo Formula on adip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BMSCs (±s,n=3)

3.6 补肾通络方抑制BMSCs 成骨及成脂分化中chemerin mRNA 表达及分泌

如图6-A、B所示,在BΜSCs 成骨分化中,随着时间增加,chemerinmRNA表达及分泌逐渐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补肾通络方组chemerin 分泌在分化第3 天显著降低(P<0.01),补肾方组、通络方组及补肾通络方组chemerinmRNA 表达水平在分化第3 天显著降低(P<0.05、0.01)。如图6-C、D 所示,在BΜSCs 成脂分化中,随着时间增加,chemerinmRNA 表达及分泌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补肾通络方组chemerinmRNA 表达及分泌在分化第3、6 天均显著降低(P<0.05、0.01)。

图6 BMSCs 成骨分化 (A、B) 及成脂分化 (C、D) 中chemerin 分泌及mRNA 表达 (±s,n=3)Fig.6 Chemerin secretion and mRNA expression in BMSCs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A,B) and adipogenic differentiation(C,D) (±s,n=3)

3.7 补肾通络方对BMSCs 炎性模型chemerin mRNA 表达及分泌的影响

如图7-A所示,对照组BΜSCs 细胞外chemerin水平显著高于细胞内(P<0.05),模型组BΜSCs细胞外chemerin 水平显著也高于细胞内(P<0.01),表明BΜSCs 主要通过将chemerin 分泌到细胞外发挥相应生理及病理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内外chemerin 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0.01),表明炎症因子可促进chemerin 分泌。如图7-B、C所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hemerinmRNA 表达及分泌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通络方组chemerinmRNA 表达及分泌均显著降低(P<0.01),补肾方组和通络方组chemerin 分泌明显下降(P<0.05)。

图7 BMSCs 炎症模型中chemerin mRNA 表达及分泌 (±s,n=3)Fig.7 Chemerin mRNA expression and secretion in BMSCs inflammation model (±s,n=3)

3.8 MTT 筛选药物对RAW264.7 细胞的最适浓度

如图8所示,与对照组比较,补肾方(360、720、1480 μg/mL)组RAW264.7 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01),通络方(60、120、240 μg/mL)组细胞活力明显升高(P<0.001),补肾通络方(840、1680 μg/mL)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01)。根据药物配比(补肾方∶通络方∶补肾通络方6∶1∶7),故选择补肾方180 μg/mL、通络方30 μg/mL 及补肾通络方210 μg/mL 为对RAW264.7 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的适宜质量浓度。

图8 MTT 筛选药物对RAW264.7 细胞的最适质量浓度 (±s,n=3)Fig.8 MTT screening optimal concentration of medicine for RAW264.7 cells (±s,n=3)

3.9 补肾通络方抑制RAW264.7 细胞破骨分化

如图9-A、B所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RAW264.7 细胞TRAP 阳性细胞数量和TRAP 活力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方组、通络方组及补肾通络方组TRAP 阳性细胞数量和TRAP 活力均明显降低(P<0.01),其中补肾通络方组最为显著。如图9-C所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RAP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TRAP 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且呈剂量相关性,其中补肾通络方组抑制作用更强。

图9 补肾通络方对RAW264.7 细胞破骨分化的影响 (±s,n=3)Fig.9 Effect of Bushen Tongluo Formula on 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n of RAW264.7 cells (±s,n=3)

3.10 补肾通络方抑制RAW264.7 细胞破骨分化中炎症因子表达及分泌

如图10所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RAW264.7细胞破骨分化中chemerin、IL-6 及TNF-α 分泌明显增加(P<0.05、0.01),IL-6及TNF-αmRNA 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通络方组及补肾通络方组IL-6 及TNF-α 分泌明显降低(P<0.01),IL-6及TNF-αmRNA 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补肾方组TNF-α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

图10 RAW264.7 细胞破骨分化中chemerin、IL-6、TNF-α 分泌及mRNA 表达 (±s,n=3)Fig.10 Chemerin,IL-6,TNF-α secretion and mRNA expressions in 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n of RAW264.7 cells (±s,n=3)

4 讨论

Chemerin 是一种分泌型蛋白,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发挥相应生理作用,其主要分泌组织包括脂肪组织、肝脏及骨组织等。Chemerin 可通过与其受体牛卵泡趋化因子样受体1(chemokine-like receptor 1,CΜKLR1)结合抑制BΜSCs 中β-catenin 表达,从而影响BΜSCs 成骨分化[14]。Μuruganandan 等[15]通过分析chemerin基因序列发现其中含有与PPARγ 同样的反应原件,而PPARγ 又是脂肪细胞生长的关键调节因子;BΜSCs 成脂分化中chemerin分泌显著升高,表明chemerin 对改变BΜSCs 分化方向从而影响骨形成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通过诱导BΜSCs 成骨及成脂分化发现,随着BΜSCs 成骨分化,chemerin 表达及分泌逐渐减少;而随着BΜSCs 成脂分化,chemerin 表达及分泌逐渐升高;补肾通络方可显著抑制BΜSCs 成骨及成脂分化早期chemerin 表达及分泌,表明补肾通络方可能通过抑制chemerin 表达及分泌促进BΜSCs 成骨分化,并抑制其成脂分化,从而逆转其分化方向,促进骨形成。

Chemerin 还是一种趋化素,可趋化巨噬细胞及树突细胞,升高炎症水平[16]。研究显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外周血IL-1β、IL-6、TNF-α 及chemerin水平均明显升高,表明chemerin 与炎症水平呈正相关[17]。本研究通过BΜSCs 炎症模型同样观察到chemerin 表达及分泌随炎症水平增加而升高,而补肾通络方可显著抑制炎性环境下chemerin表达及分泌,表明补肾通络方对炎性环境下 BΜSCs 中chemerin 的高度表达及大量分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破骨细胞在分化成熟过程中会分泌大量炎性因子,升高骨髓微环境中炎症水平,而这些炎性因子以及chemerin 又可进一步促进破骨分化,表明炎性因子与破骨分化存在密切联系[18-19]。本研究通过RAW264.7 细胞破骨分化模型发现,模型组成熟破骨细胞数量、活性及标志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炎性因子IL-6、TNF-α 表达及分泌明显升高。经补肾通络方干预后,成熟破骨细胞数量、活性及标志蛋白表达显著降低,IL-6、TNF-α 表达及分泌明显降低,表明补肾通络方可显著抑制破骨细胞分化成熟,并且抑制相关炎性因子的产生。

综上,本研究通过成骨、成脂、破骨分化及炎症模型证实了补肾通络方不仅对OP 模型大鼠及斑马鱼骨量与骨微结构具有显著改善作用,还可通过抑制炎性因子及chemerin 的产生来调节BΜSCs 成骨、成脂分化及破骨分化,从而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改善OP 症状,为中医药治疗OP 提供了新的思路。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成脂方组成骨
经典Wnt信号通路与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
门纯德临证思维浅析——从时间医学角度探究“联合方组”作用机制
祛痰、化瘀和祛痰化瘀方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凋亡功能的影响❋
左、右归丸对去卵巢大鼠BMSCs成骨、成脂分化后Caspase-3/Bcl-2的影响
糖尿病大鼠Nfic与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及成骨成脂分化能力染色鉴定
活血益气方及其拆方对大鼠心肌梗死边缘区Spred1及血管新生的影响
猪BMSCs成脂分化中细胞膜钙离子通道、钙敏感受体及成脂定向相关基因表达研究
液晶/聚氨酯复合基底影响rBMSCs成骨分化的研究
30例Ⅰ型成骨不全患者股骨干骨折术后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