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大棚豇豆春季制种产量的影响

2021-10-12 09:49徐冬梅黄海涛文静李家慧王治斌古咸杰牛义松
长江蔬菜 2021年18期
关键词:播期粒数豇豆

徐冬梅,黄海涛,文静,李家慧,王治斌,古咸杰,牛义松

(绵阳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621023)

豇豆是我国夏秋季的重要蔬菜,也是长江流域主栽蔬菜作物之一。豇豆制种因投资少、见效快、收益稳定而深受农户欢迎。长江流域受制种技术限制,豇豆种子产量较低,经济效益不高。在豇豆高效制种栽培中,结合当地栽培环境,根据豇豆品种的自身特点,协调好播种时间与栽培密度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而获得高产。前人在大豆、芸豆等作物上开展播期和密度对产量影响的试验,发现播期、密度对产量影响并不是简单的线性递增关系,达到一定量后产量不再增加,相反有所降低[1~3]。因此,在选育出优良长豇豆品种的同时,研究其播种时间和栽培密度等配套制种技术也至关重要。本试验研究不同播种时间、种植密度对大棚豇豆春季制种产量的影响,旨在寻求不同播期条件下豇豆的最佳种植密度,以稳产甚至增产,为长江流域长豇豆种子繁殖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及供试材料

试验在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果蔬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土壤为大棚菜田土,前茬为辣椒。供试材料为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育的绵豇8号。

1.2 试验设计

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播种期,设置4个水平,分别为3月5日(A1)、3月15日(A2)、3月25日(A3)、4月5日(A4);副区为播种密度,4个水平分别 为6000株/667 m2(B1)、7500株/667 m2(B2)、9000株/667 m2(B3)、10500株/667 m2(B4)。共16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10.64 m2,平均行距70 cm,株距根据密度处理调整,重复间设1 m走道,四周设保护行。试验在塑料大棚内进行,双行种植,地膜覆盖,每667 m2施腐熟羊粪肥1000 kg、三元复合肥50 kg作底肥。于苗高20 cm时搭“人”字架。其他田间管理按常规高产管理,追肥采用滴灌方式视生长情况而定,及时中耕除草和防治病虫害。

1.3 调查项目与方法

成熟期收获前取各小区中间1行的连续10株,调查单株结荚数、单荚粒数和百粒质量3个重要性状;收获后分小区实收测产,脱粒、晒干,称量小区干籽粒质量为小区产量,并折合为667 m2产量。

1.4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07和DPS 7.0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LSD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期和密度对豇豆种子产量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不同播期密度处理显著影响早春大棚豇豆种子产量。同一密度下,随播种期的推迟,早春大棚豇豆种子产量呈先升后下降的趋势,适期播种(A2)处理的产量高于其他播期,平均比A1、A3、A4高出30.3%、24.6%和55.2%。可见,在设施大棚内适期播种有利于豇豆制种产量的提高。同一播期不同密度条件下,随着密度的增大,豇豆种子产量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不同播期条件下各密度间的变化规律不一致。早播(A1)、适播(A2)时,密度过高和过低均不利于豇豆种子产量的提高,以B3处理产量最高,显著高于B1处理;适期迟播(A3)以B1处理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迟播(A4),以B3处理产量最高,显著高于B4处理;可见,不同时期播种选择相对最佳种植密度有利于大棚豇豆制种获得较高的产量,A1、A2播期条件下大棚豇豆制种的最佳种植密度为B3,A3播期条件下大棚豇豆制种的最佳种植密度为B1,A4播期条件下大棚豇豆制种的最佳种植密度为B3。播期、密度互作产量以A2B3最高,达154.98 kg/667 m2,比最低的A4B4处理高92.2%,其次为A2B2、A2B4处理。

图1 不同播期下不同种植密度豇豆种子的产量

2.2 播期和密度对豇豆种子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播期对豇豆单荚粒数有显著影响,对豇豆单株荚数和百粒质量有极显著影响;密度对豇豆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均有极显著影响,对豇豆百粒质量无显著影响;播期与密度对豇豆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和百粒质量互作效应不显著。同一密度下,各播期间的豇豆单株荚数A2>A3>A1>A4,豇豆单荚粒数和百粒质量均为A2>A1>A3>A4。同一播期条件下,随密度增加,豇豆单株荚数先增加后减少;各播期条件下,B2处理单株荚数最多,且与B4处理差异显著。同一播期条件下,随密度增加,豇豆单荚粒数先增加后减少;各播期下,B3处理单荚粒数最多,且与B1处理差异显著。同一播期条件下(除A4外),各密度间的豇豆百粒质量变化规律一致,均随密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但各播期下,不同密度间豇豆百粒质量差异不显著。

表1 播期和密度对豇豆种子产量构成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3.1 播期和密度对大棚豇豆种子产量的影响

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是豇豆种子产量提高的重要栽培措施。播种期是影响豇豆种子产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4]。黄艳等[5]试验表明,播期对菜豆产量的影响大于密度。王洪皓等[6]研究表明,播期和密度对辽地豇2号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且播期和密度单因素对辽地豇2号籽粒产量的影响呈抛物线型分布。祖艳侠等[7]研究表明,播期和密度对红豇豆小区产量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孙信成等[8]研究表明,豇豆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之后达到一个极值,当密度继续增加时,产量就会下降。本试验结果表明,长豇豆种子产量随播期的推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密度的增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同。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播期过早或过迟皆不利于大棚豇豆种子产量的提高;受群体和个体间竞争的协调,光照和空间等资源的制约,种植密度过高或过低同样不利于大棚豇豆种子产量的提高。

3.2 播期和密度对大棚豇豆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种子产量构成因子与播期关系密切,早播或过迟播均不利于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和百粒质量的提高。在本试验中,随播期的推迟,产量构成因子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和百粒质量均先增后减。此结果与杨加银等[1]在大豆上、王乐政等[9]在小豆上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豇豆的植株形态会发生变化,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大,单株间对于水分、养分和空间等的竞争加剧,限制了植株的横向发育,密度小,有利于增加豇豆的单株结荚数、单荚粒数[6]。本试验中,长豇豆产量构成因子单株荚数、单荚粒数亦随密度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处理间差异显著,而百粒质量差异不显著,百粒质量作为品种固有的特性,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大,但营养生长过旺会对其产生负面影响。这与王洪皓等[6]的研究结果不太一致,可能与作物品种特性、气候特点、栽培方式等因素有关。

3.3 不同播期下大棚豇豆种植密度的选择

同一品种在相同生态区不同播种期,可以通过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来获得高产。不同播期条件下豇豆的适宜种植密度,可以通过各播期下不同密度的平均产量得出[10]。本试验中,大棚豇豆在3月5日、3月15日、4月5日播种时,均以B3(9000株/667 m2)处理产量最高,该播期条件下大棚豇豆的最佳种植密度是9000株/667 m2;3月25日播种时,以B1(6000株/667 m2)处理产量最高,则该播期的最佳种植密度为6000株/667 m2。

综上所述,适期播种,合理密植,以播期定密度,协调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形成较高的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及百粒质量,是实现大棚豇豆种子高产的有效途径。本试验以A2B3(3月15日播种,密度为9000株/667 m2)处理组合表现优异。

猜你喜欢
播期粒数豇豆
抽吸参数对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数和粒径的影响
黄淮海北部地区夏玉米稳产高产的播期优选
小麦穗顶部和基部小穗结实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Informations pratiques Recettes chinoises
“艾玛土豆1号”在日喀则市的播期试验研究
豇豆先生变魔术
甘蓝型高角粒油菜不同部位角粒数差异研究
清淡豇豆
略阳县冬播马铃薯适宜播期研究
播期和包衣对“藏青2000”产量形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