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宗斌,李思光
(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25)
我国众多学者对卸压增透措施进行了很多研究,探索出开采保护层、深孔预裂爆破、水力压裂、水力冲孔和水力割缝等卸压增透措施。石必明等[1]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提出了卸压区煤层水平变形呈现拉抻和挤压状态,使得保护层开采后煤体的裂隙发育更为充分;戴广龙等[2]研究指出,由于产生“O~X”型破坏,使得处于保护层保护范围的邻近层瓦斯涌入工作面;赵新涛等[3]研究了深孔预裂爆破中,爆破产生的压力对封孔物质的作用,根据裂纹发育所需的时间,得到了最佳封孔长度的理论模型。李志宏[4]针对爆破作用下裂隙之间的相互作用难以分析这一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研究爆破产生的气体对裂隙发育的作用。吴飞鹏等[5]研究了预制裂隙对水力压裂裂缝开裂应力的影响,发现增加预制裂缝会使得新裂缝的开裂压力降低;多裂缝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得裂缝网络更为发育。李耀谦等[6]对水力压裂和水力割缝共同作用下煤体的裂隙发育进行研究,通过水力割缝使得裂隙的发育更具有方向性,解决了钻孔周围的应力集中问题。刘志伟等[7]现场采用水力割缝技术,对煤体的透气性进行提升,确定了水力割缝时的割缝压力以及割缝半径等参数,在巷道掘进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邹永洺[8]为了提高单一水力割缝的效果,将水力割缝技术和二氧化碳相变致裂技术组合使用,现场试验表明,应用该组合技术后的煤体抽采效率大幅提高。基于上述学者的研究,本文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设立试验组和对照组,将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抽采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卸压区域煤层瓦斯含量及煤层的抽采半径。
在某矿9号煤层的1904运输巷布置两个测试点,由于 1904运输巷上帮采用卸压增透措施,下帮9号煤层为原始区,因此在1904工作面的上帮(1号测试点)设置试验组,下帮(2号测试点)设置对照组。
1号测试点布置在距巷道开口115 m处,从距开口较近的位置依次布置3个抽采孔,分别为1-3,1-2,1-1号抽采孔,在抽采孔两侧分别以不同的距离布置观测孔。2号测试点布置在距巷道开口215 m处,钻孔布置见图1。
图1 测试点钻孔布置
每个测试点各设计布置9个顺层钻孔,包括3个瓦斯抽采钻孔和6个观测孔。上帮的钻孔采用聚氨酯封口,下帮的钻孔在尾管端部焊接一个挡板并且缠上一定的棉纱,随后将钻孔注满水泥浆封孔。
在抽采钻孔施工过程中,现场取样测试煤层瓦斯含量,试验组(1号测试点)取样钻孔为1-2号和1-3号抽采孔,对照组(2号测试点)取样钻孔为2-1号、2-2号和2-3号抽采孔,在井下进行现场瓦斯解吸,根据煤样瓦斯解吸规律推算取样过程中煤样损失的瓦斯量,然后在实验室测定煤样的残存瓦斯量,最后得到1号测试点9号煤层实测最大瓦斯含量为4.05 m3/t,已降低至8 m3/t以下;2号测试点9号煤层实测最大原始瓦斯含量为9.49 m3/t。由此可见,通过卸压增透措施,卸压区域煤体中的大量瓦斯得到释放,卸压区域瓦斯含量降低了57.3%。
本次在试验组、对照组(2个测点)共施工了12个观测孔,观测孔施工结束后,在各个观测孔中注入0.2 MPa的气体,之后将抽采孔联网抽采。随着抽采时间的加长,各个钻孔的压力均有所降低,以瓦斯压力降低 10%或钻孔压力降低为负压作为影响半径的判断依据,拟合分析见图 2、图 3,卸压增透区煤层的瓦斯抽采影响半径与预抽时间的函数关系为:
图2 卸压区瓦斯抽采影响半径曲线
图3 原始煤体瓦斯抽采影响半径曲线
由式(1)可以得出,卸压增透区煤层的极限影响半径为7.0 m。
原始煤体区的瓦斯抽采影响半径与预抽时间的函数关系为:
由式(2)可以得出,原始媒体区极限影响半径为6.1 m。
相比两个测试点的极限影响半径,试验组的极限影响半径相较于对照组的极限影响半径提高了14.8%。由此可见,卸压增透措施对煤层透气性有显著提高。
对试验组、对照组(2个测试点)的所有抽采钻孔进行联抽,用CJZ70瓦斯参数综合测定仪测试单孔孔口负压、抽采浓度和抽采流量。将一个月观测到的2个测点总的抽采浓度和抽采流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绘制了图4、图5。
图4 试验组平均抽采流量
图5 对照组平均抽采流量
对图4和图5中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抽采纯流量进行拟合,得到试验组的抽采纯量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为:
对照组的抽采纯量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为:
式中,qs、qd分别为抽采时间t下试验组、对照组的平均瓦斯抽采纯量,m3/min;t为钻孔的瓦斯抽采时间,d。
根据瓦斯抽采纯流量与抽采时间的负指数关系式,两边对时间积分,可以得到任意时间t天内钻孔瓦斯抽采总量Qct为:
式中,qc0为有效钻孔长度条件下钻孔初始瓦斯抽采量,m3/min;β为钻孔瓦斯抽采量衰减系数,d-1。
根据煤层原始瓦斯含量、煤层厚度、煤的容重、抽采钻孔有效长度、试验点长度等已知条件,即可计算预抽时间t时的瓦斯抽采的预抽率:
式中,W为煤层瓦斯含量,m3/ t;r为抽采半径长度,m;η为抽采率,%;h为煤层厚度,m;L为抽采钻孔长度,m;γ为原煤容重,t/ m3。试验点煤层参数见表1。将表1中数据代入式(6),按抽采一个月的抽采量得出试验组的抽采率是9.4%,抽采后试验组残存瓦斯含量为3.67 m3/t,而对照组的抽采率是20.7%,抽采后残存瓦斯含量为7.62 m3/t。虽然试验组的抽采率低于对照组,但对比无烟煤的不可解吸瓦斯含量,试验组卸压增透后的抽采残存瓦斯接近煤的不可解吸瓦斯含量。
表1 试验点煤层参数
(1)卸压增透措施后,煤层瓦斯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逸散,通过现场实测,卸压区瓦斯含量是原始煤体区瓦斯含量的42.7%。
(2)采用压降法对抽采孔抽采影响范围进行测定,卸压增透区的抽采影响半径的函数关系式为r=0.2334t/(1+0.0329t),原始煤体区的函数关系式为r=0.2374/(1+0.0387t),相比2个测试点抽采3个月的影响半径,试验组的极限影响半径比对照组的极限影响半径大14.7%。
(3)用 2个测点的抽采纯流量计算各自的抽采率,发现卸压增透区域煤的残存瓦斯含量接近于煤的不可解吸瓦斯含量。
(4)采取卸压增透措施的煤体,在瓦斯逸散以及抽采过程中,都有明显的提升,因此,采取卸压增透措施时,配合瓦斯抽采,达到了“可抽尽抽”的目的,可促进矿山绿色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