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2009~2019年150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21-10-12 08:30:06邓志清罗忠勇贺少仕禹琦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过敏史溶媒注射剂

邓志清 罗忠勇 贺少仕 禹琦

作者单位:湖南省娄底市中心医院药剂科,湖南 娄底 417000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Seri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s,SADR)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导致死亡,危及生命,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1]。2018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SADR报告14.9 万份,SADR 报告占同期报告总数的10.00%,SADR 报告比例持续增加[2],提示医务人员需要重点关注SADR 高发的药品,一旦出现SADR需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本研究对我院2009年1月~2019年12月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150 例SADR 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SADR发生的相关因素,了解 SADR 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9年12月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SADR 报告150 例,其中男80 例(53.33%),女70 例(46.67%),男性和女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数据处理参考标准年龄划分以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年龄划分为标准;药品名称以2014年《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国家药典委员会办公室)为标准;药品不良反应(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以《WHO 不良反应术语集》、《常见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技术评价规范及标准》为标准,回顾性统计分析SADR 患者的性别、年龄、药品种类、SADR 累及器官/系统的主要临床表现及主要涉及药品,以及处理措施和转归等信息。

2 结果

2.1 SADR 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生SADR,其中18~65 岁年龄段的患者发生SADR 比例最高(58.67%)。各年龄段患者病例数及构成比见表1。

表1 各年龄段患者病例数及构成比(n)

2.2 SADR 患者的既往过敏史情况在150 例SADR 患者中,有明确既往药物不良反应史8 例(占5.33%),不详者9 例(占6.00%),无明确既往药物不良反应史133 例(占88.67%),药物过敏以磺胺类、头孢类和青霉素类为主。

2.3 发生SADR 涉及的药品种类及其构成比150例SADR 涉及药品81 种,其中注射剂76 种,口服制剂5 种;药品种类前3 位为中药注射剂涉及15 个品种(18.52%),SADR 例数为27 例(18.00%);抗感染用药涉及16 个品种(19.75%),SADR 例数为26 例(17.33%);电解质、酸碱平衡和营养用药涉及10 个品种(12.35%),SADR 例数为25 例(16.67%)。引起SADR 的药品种类、药品名称及占比见表2。

表2 引起SADR 的药品种类、药品名称及占比

2.4 发生SADR 涉及的药物品种及其构成比150例SADR 涉及药品81 种,药品品种前3 位分别为细辛脑(注射液、粉针)11 例(7.33%)、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Ⅰ)7 例(4.67%)、注射用甘露聚糖肽7例(4.67%)。SADR 发生率前10 位的药品见表3。

表3 SADR 发生率前10 位的药品

2.5 SADR 累及器官/系统的临床表现同一患者或同一药品引发的SADR 可以在不同器官/系统表现出不同症状。150 例SADR 患者中,累及的器官/系统主要是全身性损害(137 例次,45.36%),其次是呼吸系统损害(65 例次,21.52%)和心血管系统损害(44 例次,14.57%)。SADR 累及器官/系统的临床表现见表4。

表4 SADR 累及系统/器官的临床表现

2.6 SADR 涉及药品的临床表现、相应处理方案及转归150 例SADR 报告中,患者用药出现的SADR经停药或对症治疗均好转或痊愈,无死亡报告。其中,好转27 例(18.00%),痊愈123 例(82.00%)。SADR 涉及药品的临床表现、相应处理方案及转归见表5(仅列出发生例次前10 位的药品)。

表5 SADR 涉及的药品及相关信息

3 讨论

3.1 SADR 累及器官/系统的临床表现及主要涉及药品种类中药注射剂、抗感染用药、电解质、酸碱平衡和营养用药SADR 的发生率较高。SADR 累及器官/系统主要是全身性损害,其次是呼吸系统损害和心血管系统损害。其临床表现主要以过敏样反应、过敏性休克、紫绀、呼吸急促、心动过速等为主。提示上述3 类药物的临床使用风险较高,在输液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重点关注,尤其是前30min,一旦发生SADR 需要及时采取抢救措施。研究表明[3~5],辨证施治、仔细询问病史和既往过敏史、合理使用溶媒和滴速、建立配液标准操作流程、对症实施抢救措施是临床用药的最根本原则,也是减少和处理严重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

本研究中SADR 共涉及81 个药物品种,发生率居前3 位的为细辛脑(注射液、粉针)、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Ⅰ)、注射用甘露聚糖肽。临床表现以过敏样反应、寒战、高热、紫绀、呼吸急促、胸闷等全身性损害为主,与该3 个品种SADR 的相关文献报道[6~9]基本一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Ⅰ)主要在我院儿科使用,由于儿童身体器官发育尚不成熟,更易发生SADR,因此,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剂量、溶媒、滴速等规定使用。

3.2 年龄和性别对SADR 的影响由表1 可知,150 例SADR 中男女患者比为1.14∶1,男性略多于女性。18 岁以下患者占10.00%,65 岁以上患者占31.33%。与2018年国家ADR 监测年度报告中65岁以上患者的严重不良反应占32.2%基本一致。本研究发现1 例75 岁的老年患者在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时发生了严重的精神异常,表现为兴奋、烦躁、多语、不能安静、入睡困难,停用该组药物后症状消失。提示老年患者受慢性基础疾病较多,机体代谢水平较差以及用药情况复杂等因素影响,发生SADR 的风险更大,因此应持续关注老年人群用药安全[10]。

3.3 过敏史对SADR 的影响王惠霞[11]研究发现过敏史与药物导致SADR 显著相关,且为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发现8 例患者有既往过敏史(占5.33%),其中有2 例患者分别使用细辛脑注射液、复方骨肽注射液发生了严重过敏性休克,通过采取停药,吸氧,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肾上腺素注射液、葡萄酸钙注射液等措施后,患者痊愈。因此,对于既往有过敏史的患者,医师要明确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相关辅料,谨慎选药,输液过程中密切关注,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停止输液,给予吸氧并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及地塞米松等。

3.4 联合用药对SADR 的影响相关文献报道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联合应用时发生重度不良反应的比率最高,可达29.0%[12]。可能原因有药物化学成分相互作用、pH 的改变导致盐析或者不溶性微粒超标等[13]。本研究发现临床医生倾向于在中药注射剂参麦注射液、丹红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等输液中联合配伍10%氯化钾注射液。张伟等[14]对1 065 份含有氯化钾注射液医嘱分析发现,与中药注射剂配伍占不合理医嘱的8.00%。由于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与强电解质氯化钾注射液配伍后,可能出现澄明度的变化、盐析或不溶性微粒超标等,容易导致局部血管堵塞,供血不足,产生静脉炎和水肿、肉芽肿、过敏反应、热原样反应等。因此,不建议在中药注射剂输液中配伍10%氯化钾注射液。

3.5 溶媒对SADR 的影响研究表明,SADR 的发生与溶媒的不合理使用密切相关[15,16]。本研究发现1 例患者注射用血塞通采用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作为溶媒,导致血尿。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为复方制剂,含有果糖、葡萄糖、乳酸钠、氯化钾、氯化镁、磷酸二氢钠等。相关文献表明[17,18],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与中药注射剂配伍会产生浑浊现象、絮状物、微粒超标等,因此,中药注射剂不宜与转化糖电解质溶液配伍使用。

猜你喜欢
过敏史溶媒注射剂
过敏史减弱呼出气一氧化氮对慢性咳嗽患者痰嗜酸性粒细胞的预测作用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2:58:30
附带溶媒药品有效期的风险防控管理
新癀片外用制剂镇痛模型的溶媒筛选及研究
沉默
扬子江(2020年4期)2020-08-04 09:43:38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中成药(2018年2期)2018-05-09 07:20:11
中药注射剂树脂检查方法的改进
中成药(2016年8期)2016-05-17 06:08:44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与过敏问题临床探讨
临床药师干预前后中药注射剂溶媒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
中国药业(2014年12期)2014-06-06 02: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