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策略作用效果研究

2021-10-12 09:15陈丽君陈雪萍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制度化高职生理想信念

陈丽君,陈雪萍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65)

一、问题提出

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核心,高职院校要以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为导向,全面贯彻落实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要求。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颁布和学术界对理想信念教育的深入研究,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已成为高职院校实现“三全育人”目标的重要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制度建设高度进一步提出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基础性工程、战略性任务,做到常态化开展、制度化推进。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那么,当前高职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如何呢?在党的政策背景的推动下,如何做好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化和制度化开展呢?这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理想信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理想信念教育是指按照信仰生成的规律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活动[1],目的在于培养和造就具有道德的青年。高职生作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中坚力量,其理想信念的树立与养成对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大量聚焦于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比如关注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困惑和不足,并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生成才就业观、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以及占领网络主阵地等为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塑造提出建议[2]。还有学者认为高职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诚信意识缺失等问题,主要表现为适应能力不强、自理能力较差、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存在差距等[3]。但国内有关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多局限于定性和思辨研究,针对如何通过具体常态化和制度化教育策略提升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的研究非常缺乏。

常态化和制度化教育策略对于促进高职生理想信念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常态化和制度化教育策略主要是国家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引导学校和教师在国家政策顶层设计的基础上通过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采用某种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外部支持等达到教育效果的一种育人形式。目前,对于常态化和制度化教育策略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其影响高职生理想信念形成机制尚不明晰。因此,研究以常态化和制度化教育策略为自变量、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为因变量,探讨教育策略通过哪些具体路径影响高职生各类理想信念的形成,以期帮助高职生树立坚定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

二、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背景

为探究教育策略对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机制,拟先通过分析常态化和制度化教育策略与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相关理论框架,构建常态化和制度化教育策略和高职生理想信念现状调查问卷,首先明确其构成要素,其后研究其影响作用。

(一)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是高职生在日常实践活动形成的,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后可能实现的对自身发展的规划、社会和国家发展的一种愿景和追求。理想既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代表着人们为了实现宏伟目标而形成的美好愿景,体现了高职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和价值追求。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结合体,是人们经过长期身体力行的实践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正确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特征的一个确认过程。坚定意志的形成能够帮助高职生真正做到将信念外化于行、内化于心,达到知行合一。理想信念作为一种影响高职生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的精神状态,对高职生的成长和成才具有重要意义。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指国家、政府、高校按照社会或阶级要求,运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高职生身心发展的理论,对高职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精神教育性活动,目的在于把一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转化为高职生的行动表现。有学者认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上包括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以及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4]。王振(2015)学者从内容上将理想信念教育分为政治理想信念、道德理想信念、生活理想信念以及职业理想信念[5],具体表现为教育理念、方法、内容和工作者四个方面,四者相互融合、互相作用。

政治理想信念是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最高表现形式,主要是高职生自身所具备的政治信念认知知识、政治观念、政治素养与政治立场的复合体。培养高职生良好的政治理想信念是高职院校贯彻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价值也在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道德理想信念体现了高职生的理想人格和理想的社会道德状况,主要指高职生具备良好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道德行动等综合道德素质。关注高职生道德修养的提高,对于引导高职生道德理想信念的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生活理想信念是高职生切身利益的直接体现,指高职生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在物质生活方面,高职生应该树立良好的金钱观和消费观等,帮助高职生端正生活态度,摒弃攀比、炫富等不良作风是高职院校建设良好校风的关键。在精神生活方面,要帮助高职生不断挑战和提升自我,养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生活态度。职业性是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表现。胡琳、朱明明(2016)认为职业理想信念教育要把“中国梦”和个人梦想统一起来,结合个人兴趣爱好、专业技能等作出未来规划,并以实际行动实现[6]。高职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工匠型人才后备军,着力提升高职生职业理想信念是我国培养工匠人才的重要诉求。

基于此,本研究认为,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通过影响高职生价值认同和价值追求,促进其认知、情感、意志与行动相互统一的教育活动,其基本内容包括政治、职业、道德和生活理想信念四个维度。

(二)常态化和制度化教育策略

常态化教育策略指高职院校要促进理想信念教育成为高职生经常化、长期化、日常化、长效化的一项工作,使其成为高职生平常的、正常的、习以为常的行为状态。对于常态化的理解主要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指时间日常化,即把理想信念教育转化为高职院校的经常性工作,做到不间断、不停滞,切实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的长期化开展。第二层是方式生活化,指精神上或理论上的抽象概念,在培育、践行和功能发挥时,必须融入具体工作实践,嵌入学生日常生活,实现生活化和日常化[7]。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指出,要构建职业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引导职业学校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由此可见,要落实高职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培养和统筹工作,必须建立精准化、全程化以及浸入式的教育指导。良好理想信念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深入高职生的日常生活,关注他们的自身发展和实际问题,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了确保高职生理想信念的正确导向,必须落实理想信念的常态化教育策略。

制度化教育策略是指一种规范化、有序化的策略方法。理想信念教育的制度化是将价值理念转化为制度、法律和实践系统的过程[8]。石海兵、王苗(2019)提出推动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要树立制度化理念,国家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以制度化方式规范行为[9]。在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看来,制度影响行为的方式是通过提供行为发生所必不可少的认知模版和意义系统来实现的[10]。W.R.Scott(2008)指出,制度化包括管制性(必须做什么)、规范性(应该做什么)和文化—认知性(知道做什么)三个方面。从国家层面而言,制度化教育策略指国家政府部门通过颁布相关政策文件,对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行为活动作出一定范围内的约束,植根于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协调各方力量,规范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程序与标准,通过合理的制度监督推动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规范化发展。

基于此,本研究中的常态化策略主要是指对理想信念教育时间和方式上的要求,表现为“时间日常化”和“方式生活化”。参照W.R.Scott 的观点,把制度化定义为对理想信念教育规范和保障上的要求,包括管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要推动高职生接受并将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须在制度化策略的保障下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以规章制度推动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形成常态、发挥长效[11]。常态化是制度化的基础和前提,制度化是常态化的依据和保障,深入推进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常态化和制度化有机融合、同步推进。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以广东省内珠三角、粤东西北地区高职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共收回电子版问卷1300 份,剔除答题时间过短以及答案完全一样的问卷共40份,得到有效问卷共1260 份,有效率达96.9%。其中, 男生404 名(32.1%), 女生856 名(67.9%),平均年龄19.74±1.33 岁。

(二)研究工具

基于相关文献和理论研究,设计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的初始项目,通过讨论、请教多位专家之后,合并意义接近或重叠的项目,确定问卷的基本维度。初始问卷包括4 个部分,共43题,其中被试者基本信息10 道题,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24 题,常态化和制度化教育策略问卷共9 题。问卷均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正向计分。随机抽取广东省250 名高职生进行初测,其中男生100 名,女生150 名。项目分析结果显示,所有题目的临界比值均达到统计学标准(p<0.001),对应的t 值均大于3,说明题项鉴别度较高,且各题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均达到0.5 以上,没有需要删除的题项。初测后,问卷所有题项均保留,最终形成包含43 个题项的正式问卷。

1.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参考原黎黎[12](2017)、孙雅格[13](2017)的研究,自编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问卷,包括政治理想信念、道德理想信念、生活理想信念以及职业理想信念四个维度,共24 题。①政治理想信念(6 题),考察高职生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志和政治行为表现,如“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借助网络媒体进行传播和渗透时,不会动摇我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认同”。②道德理想信念(6 题),考察高职生的道德素养水平,如“当我看到网络媒体宣传有人乘坐交通工具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的事迹时,我会在现实生活学习并给他们让座”。③生活理想信念(6 题),关注高职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态度、情感和表现,如“当个人生活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会坚定维护社会利益”。④职业理想信念(6 题),考察高职生的职业态度、职业认同、职业情感以及职业选择等表现,如“伴随网络媒体出现各类微店、电商市场的火爆,这类新兴产业的出现会影响我未来的职业规划,并让我产生自主创业的想法”。题目采用5 点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给予1—5 分,得分越高,代表高职生理想信念越积极。问卷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79,表明有很好的一致性信度。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问卷结构效度指标为:χ2/df=3.241,GFI= 0.904,AGFI=0.876,NFI=0.958,CFI= 0.964,各项指标均达到模型适配标准,说明模型拟合良好,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2.常态化和制度化教育策略问卷

参考刘西华[14](2103)、逯国红[15](2017)和王丹瑶[16](2018)的研究,自编高职生常态化和制度化教育策略问卷,包括制度化策略、常态化时间策略以及常态化方式策略等三个维度,共9 题。①制度化策略(3 题),探讨高职生理想信念与个人的信念意志、社会和国家的政治制度以及国家对理想教育环境的管制性是否有关联,如“我的理想信念容易受到政治制度的影响”。②常态化时间策略(3 题),考察高职生是否经常自觉浏览、学习相关的理想信念内容,如“我每天都会观看新闻联播或者网站上的时政消息”。③常态化方式策略(3 题),关注高职生具体通过哪些方式接受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如“我喜欢利用新闻资讯、故事案例等碎片化的网络方式学习理想信念相关内容”。题目采用5 点评分,得分越高,代表常态化和制度化教育策略的作用力越大。问卷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93,表明有很好的一致性信度。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问卷结构效度指标为:χ2/df=2.954,GFI= 0.991,AGFI=0.977,NFI=0.990,CFI= 0.994,各项指标均达到模型适配标准,说明模型拟合良好,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三)研究假设

为了考察常态化和制度化策略对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的影响,研究提出如下假设:(1)常态化时间策略对高职生四个维度的理想信念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为“常态化时间策略→高职生理想信念”;(2)常态化方式策略对高职生四个维度的理想信念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为“常态化方式策略→高职生理想信念”;(3)制度化教育策略对高职生四个维度的理想信念均有显著影响,路径为“制度化教育策略→高职生理想信念”。

四、研究结果

研究从常态化和制度化教育策略对高职生理想信念的整体影响作用以及常态化和制度化教育策略如何具体影响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特定维度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常态化和制度化教育策略对高职生理想信念的影响

研究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教育策略变量的常态化时间策略、常态化方式策略以及制度化策略三因子如何影响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政治理想信念、道德理想信念、生活理想信念以及职业理想信念。

模型建构。基于理论假设,构建常态化时间策略、常态化方式策略、制度化策略与高职生理想信念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图(见图1)。对常态化时间策略、常态化方式策略以及制度化策略和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模型进行结构方程分析,并对误差项进行优化修正后模型拟合情况为:χ2/df=2.898,GFI=0.992,AGFI=0.982,NFI=0.996,CFI=0.997,RMR=0.011,RMSEA=0.039。这说明模型拟合情况较佳,理论假设模型与实际数据之间契合度较高。

由图1 可知,常态化和制度化教育策略对高职生的理想信念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73,说明运用常态化和制度化教育策略的程度越高,对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程度越大。在教育策略的三个维度中,“制度化策略”的影响路径系数最大,为0.83,其次是“常态化方式策略”,为0.80,常态化时间策略的影响路径系数最低,为0.79。由此观之,为了更好地提升高职生的理想信念水平,需要从制度上、方式上以及时间上采取措施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图1 教育策略与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结构方程模型图

(二)教育策略的具体维度对高职生理想信念的影响研究

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检验常态化和制度化教育策略对高职生理想信念四个维度的具体预测作用,结果见表1(只显示了回归显著的项目)。

表1 教育策略各维度与高职生理想信念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摘要表

由回归模型可以看出,制度化策略和常态化时间策略对四类信念均有显著影响,常态化方式策略只对生活和职业理想信念有显著影响。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果显示,常态化时间策略、常态化方式策略和制度化策略均对高职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可以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强化和落实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一)全过程嵌入常态化时间策略,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长效性

树立和坚定高职生理想信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种循序渐进经历了生命经验到情感倾向、理性知觉到直观认知、价值形成到内心信仰的不断跃升和转化的过程[17]。常态化意味着坚持不懈、持续有效地抓好理想信念教育,重在指向理想信念教育的长效性、时效性与全面性[18]45。研究结果显示,常态化时间策略对高职生的各类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积极的正向预测作用,这表明把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活动转化为经常性的教育实践,在实践养成环节中全过程嵌入常态化时间策略,能有效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长效性。

高职院校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场域,需要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从入学教育、教学过程,到教育管理、教育评估,再到就业升学,形成一个完整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时间体系链。同时,要统筹好社会、家庭以及高职生自身的力量,将理想信念教育时刻与高职生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相融合。首先,在入学教育上,高职院校要结合“三全育人”的具体要求,通过开设政治理论宣传讲座、组织观看党政影视纪录片以及开展新生入学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等方式来强化学生对自身理想信念的树立,激发高职生建立理想信念的内在驱动力。其次,在教学过程上,要结合高职生的个性特征和实际情况,对理想信念教育内容进行创新和改造,关注高职生的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情感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以增强理想信念教学的特色性。再次,在教育管理和评估上,高职院校应着重对高职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进行测评和鉴定。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单独为每一位学生建立理想信念教育档案,实施“一生一策、全程追踪”的理想信念培养时间链。最后,在就业升学上,政府和高职院校应联合建立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质量的持续追踪和反馈机制,利用信息化技术全程追踪和更新高职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动态过程,有效提升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长效性。

(二)多层次运用常态化方式策略,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生活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19]”。经实证研究调查发现,常态化方式策略只对高职生的生活和职业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预测作用,且路径系数为0.80,表明了理想信念教育的培养工作必须融入高职生的日常生活和职业培训当中,实现生活化和日常化。多层次运用常态化方式策略,重视实践的引导作用,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生活性。

在理论教育层面上,高职教师应综合运用不同的理想信念课堂教学方式策略,着力打造“一体化设计、专业化运行、协同化育人”[19]的高职课堂理想信念常态化教学。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指出要抓好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着力抓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构建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和主策略。在思政课和专业课中要以不同的方法形式来渗透理想信念教育,促进高职生将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行合一。在实践教育环节上,高职院校应鼓励和组织高职生参与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助力高职生在实践教学实践活动中笃实自身的生活和职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调查实践,才能出真知。高职生作为我国工匠人才的储备军,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人才力量,因此,强调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培养工作必须扎根于高职生的生活和职业实践。高职院校应积极走进高职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对高职生进行日常化的关注,并建立高职生到企业实习实践的职业培养渠道,联合企业对高职生开展理想信念强化工作。

(三)完善制度化策略体系系统,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科学性

韩丽颖(2020)指出,没有制度化,常态化将无从谈起,理想信念教育就可能陷入随意而无序的境地,以制度化的方式将理想信念教育的职责与权力、任务与内容、方式与渠道固定下来可以有效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效力[18]45。研究显示,制度化策略对高职生的各类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积极的正向预测作用,且在三类教育策略中影响路径系数最高,这充分说明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培育工作需要进行系统化的制度设计、标准化的模式管理。因此,完善制度化策略体系系统,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科学性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首先,政府部门应完善政策资源体系,加强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顶层设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必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以加快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政府部门要从制度化策略的高度出发,在政策文件中提升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政策目标的层次性和可操作性,优化政策体系的整体内容,拓展理想信念教育政策资源。制度理论认为文化是一种非正式制度,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制度化是文化领域中具体制度的一种,因此,政府部门应将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上升为明确的法律条文,明确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在文化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领属地位。其次,社会团体应积极构建“理想信念教育”支撑保障体系,形成全社会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风尚,保障思政教育资源共建共享。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以及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社会团体机构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文件号召,将制度性意识形态内容转化为有效运转的制度化实践系统,助力“理想信念铸魂”工程的实施开展。再次,高职院校应整合组织资源体系,对高职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引导、整合和动员。高职院校各大党委部门、社团组织以及班级团体等要明确建立制度规章,规范学校组织内部结构,动员学校组织资源力量来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文件中的制度成文规则,从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层面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制度化高职生理想信念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感恩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生感恩教育中的实证研究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东周时期男尊女卑制度化的生物考古证据
当代女高职生婚恋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推动以案促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关于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化与人性化的探讨
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学习中央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指示精神